陳璇
摘 要:當下,醫院看病排隊現象非常普遍。兒童是特殊群體,更需要舒適的看病條件。目前國內物聯網技術已在醫療領域得到了有效應用,為解決大連市患兒看病難的問題,文章介紹了物聯網的相關知識,結合物聯網在醫院各方面的應用,闡述了如何解決大連市患兒在醫院排隊看病難的問題,為患兒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RFID;醫院信息化;智慧醫療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302(2017)08-00-02
0 引 言
兒童看病像打仗,掛號如春運。孩子患病讓家長心疼,而帶孩子去醫院看病卻讓家長頭疼。目前兒童掛號難、看病難、住院難已成為家長的一塊“心病”。在兒童醫院可以看到,門診大廳擁擠不堪;候診區坐滿了患兒和家長,儼如春運時的火車站候車室;兒科專家門診室外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一些家長懷揣病歷、檢查單,抱著患兒,焦急等待著專家的“傳喚”。
1 物聯網概念
“物聯網概念”是在“互聯網概念”的基礎上,將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的一種網絡概念。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概念。
物聯網應用廣泛,如智能安防,可以監測非法入侵;自動控制,可以無線控制空調、窗簾等;人臉識別系統,可以記錄單位員工考勤等。這一系列應用表明,我們將會生活在更加智能化的社會中。
1.1 RFID技術
RFID技術即射頻識別,是一種無線通信技術,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它由標簽、解讀器和數據傳輸與處理系統組成。其工作原理是標簽進入磁場后,接收解讀器發出的射頻信號,憑借感應電流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芯片中的產品信息,或者由標簽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解讀器讀取信息并解碼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統進行處理。
1.2 RFID技術在醫療中的應用
RFID技術在醫療業中的應用比較廣泛,它可以改善醫療作業流程并提高醫療品質,保障病患安全,減少醫療糾紛,避免醫護人員錯誤診斷、錯誤用藥及醫療作業管理失當等問題出現,避免人為疏忽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可大大提高醫院管理的智能化,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FID核心功能主要有三方面,即跟蹤功能,如移動查房;存儲功能,如實驗室樣本管理、醫療廢棄物管理;定位功能,如病人管理、工作人員管理等。
2 物聯網技術在醫院應用的幾點建議
大連市兒童醫院目前仍采用傳統的排隊掛號看病方式,人滿為患。很多患兒不能及時看病,同時,在醫院停留時間過長,不僅全家受累,患兒更容易發生細菌交叉感染。
2.1 “一卡通”就診卡
2008年,國家出臺了《衛生系統十一五IC卡應用發展規劃》,提出加強醫療行業與銀行等相關部門、行業的聯合,推進醫療領域的“一卡通”產品應用,擴大IC卡的醫療服務范圍,建立RFID醫療衛生監督與追溯體系,推進醫療信息系統建設,加快推進IC卡與RFID電子標簽的應用試點與推廣工作。
目前,在大連婦產醫院已經實現“一卡通”看病,患者就診時先辦理一張實名就診卡,在醫生接診時刷卡交納掛號費、診察費等基本費用后,其余檢查項目既可以持就診卡到相關科室刷卡扣費檢查,等到診療結束后,再到收款處辦理轉換手續,也可以在每次檢查前持醫保卡到收款處交款后,再到相應的科室做檢查。所有的消費記錄都可以通過自動查詢機查詢。而大連兒童醫院完全可以采用“一卡通”方式,省去患者排隊掛號時間,方便患兒就診。
2.2 無紙化診療
采用移動門診輸液系統(PDA系統)。醫院護士手持智能掌上電腦,以保障病人輸液安全。
醫生開出輸液單后,病人輸液信息便會同步傳輸到藥房、配藥室。護士只需掃描輸液袋和病人手中輸液單據上的條碼,即可顯示病人姓名、年齡、病情及用藥清單等信息。若病人信息與輸液信息不符,電腦還會自動報警。
同時,PDA系統會自動提醒護士拔針換藥、病人是否呼叫,減少病人跑路和等候時間,方便患兒家長。
對于需要住院治療的患兒,每個患兒手腕均佩戴塑料腕帶,上面有患兒專屬的條形碼,通過無線WiFi網絡和醫生、護士手中的掌上電腦連接。
醫生配備的掌上電腦儲存了患兒的所有信息,包括醫囑、手術安排、會診單、體溫單、繳費記錄等,醫生查房時,只需在屏幕上輕輕一點,就能在病床邊輕松調閱所需信息,還可以隨時根據患兒的病情變化下達新的醫囑。同時,每個護士胸前還掛有一只掃描槍,通過掃描腕帶來準確鎖定患兒身份。
2.3 智慧醫療
智慧醫療(WIT120)是最近興起的專有醫療名詞,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實現信息化。在不久的將來,醫療行業將融入更多人工智慧、傳感技術等高科技,使醫療服務走向真正意義的智能化,推動醫療事業的繁榮發展。在中國新醫改的大背景下,智慧醫療正走進尋常百姓的生活。基于物聯網的“智慧醫療”實施后,看病也會變得更輕松,甚至足不出戶就能讓專家遠程會診,給出診療建議。
當患兒身體不適時,只需取出手機,點擊進入其中的智慧醫療程序,并將便攜式心電監測儀貼在胸前,采集的心電檢測數據會自動通過藍牙傳輸到手機上,再由手機自動傳輸到醫療后臺專家服務系統。醫院的專家在對數據進行分析后,給出的診療建議就會以短信方式發送至用戶手機。
“智慧醫療”系統還具備與醫院電子病歷聯網的功能,市民可以通過二代身份證登錄查詢自己的電子病歷。
同時,利用“智慧醫療”系統使用一鍵求助功能,預置的三個親友手機號碼會同時收到報警短信,通過對便攜監護儀的位置進行準確定位,救護車便可快速到達。
3 結 語
物聯網作為一項新興的前沿技術,目前在國內外還沒有大規模應用的先例,同時在其發展中也出現了頻率標準不統一、標簽識別準確率不高及應用成本較高等一些問題,因此當前在我國醫療實際的應用中也必然面臨許多困難。但迫切的需求以及廣闊的應用前景是這項技術發展的最大動力。
兒童是特殊群體,需要更加舒適的看病條件,孩子是社會的未來,保障兒童健康成長需要全社會各階層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彭曉珊.關于物聯網技術發展及應用前景的研究[J].汕頭科技,2010(1):25-30.
[2]李劼,周鳴,董立渡,等.物聯網行業中的智能醫療應用[J].移動通信,2011,35(15):22-25.
[3]楊國斌,馬錫坤.物聯網時代的醫療信息化及展望[J].中國數字醫學,2010,5(8):37-38.
[4]邢丹,姚俊明.面向醫療行業物聯網:概念、架構及關鍵技術研究[J].物聯網技術,2014,4(11):49-52.
[5]曹燦,王玉鋒.基于物聯網的醫院信息化核心技術分析[J].物聯網技術,2014,4(9):91-92.
[6]徐靈敏,徐章鋆,楊燕飛.物聯網技術在兒童醫療與健康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6,44(9):14-16.
[7]葛丕,范從海,文成.物聯網技術在醫療衛生行業中的應用淺議[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2,23(2):85.
[8]胡亞瓊,丁儉,姚品,等.物聯網助力現代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2,19(1):79-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