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召蒙
摘 要:《深圳經濟特區水土保持條例》已于近期修訂完成,自2017年5月16日公布實施。文章通過介紹新條例修訂背景、新條例修訂主要內容,對新形勢下深圳市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工作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土保持條例;修訂;工作思考
中圖分類號:S15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24-0131-02
前言
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法定職責和重要職能。多年來,深圳市的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在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減少自然災害和泥沙危害,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新形勢下,全面建設生態文明要求嚴格控制人為水土流失,全面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求大力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低影響開發、海綿城市建設以及水土資源節約循環利用對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為順應新形勢要求,《深圳經濟特區水土保持條例》已于近期修訂完成,自2017年5月16日公布實施,新條例在發揮行業主管部門監管作用、注重“三同時”制度落實、增大水土流失違法成本等方面進行了細化和明確,為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法規保障。
1 新水保條例修訂背景
1997年2月26日深圳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第13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深圳經濟特區水土保持條例》(以下簡稱《特區條例》)。這部法規的實施,對我市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減少自然災害和泥沙危害,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隨著我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開發建設速度和程度都不斷加大,水保工作早已不限于傳統水保的工作范疇,城市水保的特點日益突出,水土流失人為性的屬性決定了城市水保工作的重點由自然流失治理向社會管理功能轉變,尤其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海綿城市建設以及我市治水提質工作的大背景下,原條例中的內容已經不能不能有效地為城市生態水土保持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依據,對城市水保的現代化發展沒有給予應有的指導。
2 新水保條例修訂主要內容
2.1 充分發揮各生產建設行業主管部門水土保持監管的積極作用。新條例將水土流失的防治責任前移,規定“市、區政府的發展和改革、規劃和國土、交通、環境保護、城市管理、住房和建設、農林漁業(海洋)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各行業主管部門應當負責主管行業內的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工作。”充分發揮各生產建設行業主管部門水土保持監管的積極作用。形成以水行政主管部門為主導,各行業主管部門共同參與,齊抓共管的大水保監管格局。
2.2 注重“三同時”責任落到實處。新條例依靠其他有關部門在初步設計報告和施工圖審批中進行審查把關,規定生產建設項目的行政主管部門對生產建設項目進行監督檢查時,應當同時檢查生產建設單位采取的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措施,發現問題應當要求建設單位進行整改,并及時通報水行政主管部門。生產建設單位應當根據批準的水土保持方案和有關技術標準開展水土保持初步設計,工程的初步設計應有水土保持篇章。施工圖階段應當進行水土保持施工圖設計。有關部門在審查和審批初步設計和施工圖時,應當一并審查其水土保持內容。生產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應當將水土保持設施建設納入工程建設計劃,與主體工程同時施工;生產建設項目主體工程組織驗收時,驗收部門應當同時驗收水土保持設施,并通知水行政主管部門參加驗收;生產建設項目分期建設、分期投產使用的,其水土保持設施應當分期驗收。從制度設計上解決“三同時”制度無法落實問題,將“三同時”制度切實落到實處。
2.3 工作重心向“輕審批、重監管”轉移。新條例規定除部分必須申報水土保持方案的生產建設項目外,其他項目可免于辦理水土保持方案審批,由建設單位自行將水保方案落實到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中,并予以實施。水行政主管部門做好監督檢查工作。而監督檢查的重點體現在是否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以及是否造成水土流失危害或者存在水土流失隱患,從而使監管更具實效性。
2.4 增加水土保持度汛方案制度。汛期是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危害集中發生時段,由于水保方案處于可研階段,大部分水保方案的內容未納入主體設計當中,經費得不到落實,部分項目建設時間與水保方案設計時間存在差異,施工現場與方案設計時相比產生了較大變化,水保方案措施不適用當前施工現場,影響了水保方案的落實。新條例以法律形式要求落實水土保持度汛方案制度,彌補了部分水土保持方案操作性不強的弱點,有利于控制汛期水土流失。
2.5 增加海綿城市建設、低影響開發相關規定。低影響開發和加強雨洪蓄滯是今后水土資源利用的一個趨勢,也是今后水土保持工作的新領域。新條例規定城市建設其他規劃,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擾動地表、損毀植被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其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在規劃中提出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的對策和措施,體現低影響開發、海綿城市建設以及水土資源節約循環利用要求,新建、改建、擴建生產建設項目應當減少對地表的擾動,盡量維持原有自然形態,通過優化設計增強土石方綜合利用等要求,并提出新建建設工程應當配建雨水調蓄設施。綠地下凹率、調蓄模數以及透水鋪裝率等指標應當符合水土保持規劃要求。生產建設項目開發過程中及建成后不得增加建設區域內雨水徑流量和外排水總量。
2.6 減少行政執法成本,增大違法成本。執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一直是水土保持案件頻發的重要因素之一。新條例通過罰款及其他對生產建設單位產生切實影響的手段提高違法成本,以便有效引導生產建設主體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自覺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3 新時期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工作的思考
3.1 加強宣傳,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法制意識。近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廣東省水土保持條例》、《深圳經濟特區水土保持條例》等法律法規均進行了修訂,尤其是《深圳經濟特區水土保持條例》修訂及新增的內容較多,涉及的部門及范圍較廣,必須擴大城市水土保持的宣傳范圍、拓寬宣傳途徑,才能提高城市建設單位和普通居民的城市水土保持意識。首先,要實現水土保持宣傳形式的多樣化,通過網絡、電視、報刊等宣傳媒介,宣傳城市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其次,要實現宣傳對象的多元化,宣傳對象不僅限于開發建設項目參建單位,還要面對各行業主管部門、廣大市民朋友。endprint
3.2 充實基層水保工作人員,提高人員素質。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輕審批、重監管”等政府職能轉變背景下,對基層水保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目前仍有部分地區存在基層水保工作人員數量不足、素質不高等情況,要加強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工作,就必須充實基層水保工作人員,調高專業素養。
3.3 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提高水土保持監管工作效率。社會信息化已經成為管理系統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和手段,同時也是加強管理監督的一項重要決策和內容。但目前從總體上來看我市在水土保持監督管理上的信息化建設還是比較落后,因此,在今后的管理中應該把加快信息化建設作為一項長期的基本內容,從根本上解決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效率低的問題。首先,建設一個專業化、系統化的水土保持監督管理的平臺,對全市的各種水土保持資源進行整合,對開發建設項目進行建檔立卡,全程跟蹤,從而能夠實現資料共享,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其次,把網絡方便、快捷的優勢應用到具體的工作中,建立宣傳陣地,從而能夠有效的實現宣傳途徑的拓寬,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最后,充分利用網絡能夠及時溝通、交流的特點,增加工作人員之間的溝通,推動水土保持監督管理的穩步發展。
3.4 強化監督檢查,提高法律法規威懾力。監督檢查部門要加大監測頻次,特別是汛期,要對重點項目、重點部位檢查到位,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水政執法部門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深圳經濟特區水土保持條例》要求,對不落實水土保持措施、造成較大水土流失危害、不開展水土保持驗收等違法行為嚴格執法,做到違法必懲、犯法必究、執法必嚴,提高法律法規威懾力。
4 結束語
為順應新形勢下水土保持工作要求,水土保持法律法規相繼修訂出臺,為水土保持監管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要強化水土保持監管工作,還必須從加強宣傳、提高人員素質、加快信息化建設及強化執法檢查等方面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璐,王秀茹.城市水土保持與可持續發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188-190.
[2]王金建.關于城市水土保持的思考[J].山東水利,2002(3):28.
[3]深圳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深圳經濟特區水土保持條例[Z].2017-05-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