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東升++張一飛
【摘 要】中國古典舞是蘊含了中國古典韻味和中華民族審美標準的舞蹈,體現了中國悠久的文化內蘊和審美風范。細細研究中國古典舞身韻不難發現其中最基本的四個要素“氣質形態、內涵神韻、剛柔并濟、律動優美”,這四項內容準確完整地描述了中國古典舞身韻精髓所在。本文將對中國古典舞身韻的藝術特征、身韻的基本要素、身韻中的藝術呼吸做出淺談綜述。
【關鍵詞】中國古典舞身韻;內涵;民族審美觀
中圖分類號:J72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3-0165-01
一、身韻自身的藝術特征
首先從其字面上理解“身韻”可以說是“身法”和“韻律”的結合體,身指的是身法,是對表演者的形體動作的基本要求,其中神似是主要的身法要求和具體表現,中國古典舞追求對傳統戲曲舞蹈的動作程式化模式的突破。所以“身法”主要指外部身體的表現技法。而所講的“韻律”則指舞蹈的內涵韻味。只有達到這兩者的完美結合和互相滲透,才能夠達到真正表現中國古典舞的風貌特征及其審美的風范。最關鍵的一點是融合點,指身法和韻律的結合點要落在“看似變形實則在表現神”上,主要目的是達到突破傳統舞蹈的做、打模式創造新的方式,給人煥然一新的視覺效果。中國古典舞身韻其實非常在意人體曲線美的體現,以及表演者的那種堅毅挺拔或溫婉柔美的氣質美的表達。身韻還強調表演者在處理動與靜、點和線上要格外注意,每一處地方都要融合形與神結合的韻味,讓中國古典舞身韻的精髓貫穿始終。
二、身韻中的基本要素“形態、神韻、勁柔、律動”
(一)氣質形態。氣質形態是任何一種舞蹈的舞魂所在,它是一種內涵在其中而表現在其外的品質,我們可以從許多的舞蹈藝術作品中發現,不同的舞蹈會有不同的氣質形態美。氣質形態美要求表演者深入的體會舞蹈的內涵,然后將其內化于自身,通過自己的理解和切身體會表現出來,中國古典舞身韻中的氣質形態要求表演者在基礎的舞蹈藝術形態上加以自己的理解,從而表達其中的韻味所在,氣質形態是舞蹈的舞魂所在,在舞蹈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內涵神韻。無論什么藝術若無神韻,也就可以說無靈魂。但究竟何為“韻”呢?古人說韻是一種“沒有痕跡可以尋求,空靈通透,像山谷中的回音,水中月,鏡中花,雖能體會透徹卻無法清楚表達出來”的感覺。還有人說“韻和神龍一樣,有一種見頭不見尾的感覺,或者有時首尾都見不到”。難道韻真的如此讓人可望而不可即嗎?其實我們可以這樣說中國古典舞身韻中的神韻并不是飄忽不定不可言說的,仔細體會其中的韻味只有你把握住了其中的神,就會抓住舞蹈的本質,體會到了神韻所在就會發現舞蹈會引起感情上的共鳴和對民族的認同。神韻的理解會營造出一種高遠幽靜、清新俊逸的氛圍。
(三)剛柔并濟。這里所講的“剛柔并濟”不僅僅要貫穿于整個動作的始終,最重要的是終結動作的處理。無論戲曲還是武術套路都特別重視動作結束前的處理,中國古典舞更是如此。中國古典舞身韻不會亂用技法技巧,不過分的渲染,它時而如同李白的飛流直下、時而如同暴雨如注,時而如同雨后天晴,這些形式變換之美,令欣賞之人通過舞者身體那快慢相宜、剛柔并濟、錯落有致的表演如處幻境一般,其實中國古典舞有如下幾種典型的亮相剛勁之處:一寸間發力打造短而有型的造型這是講的寸勁,在出場之前將角度、位置選擇規劃好。還有一個力是在原來的力上加上一個力,達到強調和突出的作用這是反襯力。一種形雖停止但神還在進行,用神作延伸之感,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這便是神勁。這一切都能足以展示中國古典舞身韻中的優美和迷人之處,中國古典舞身韻讓人們在欣賞中體會中華民族文化的無窮魅力。
三、身韻中的藝術呼吸
區別于日常生活中的呼吸,身韻中的呼吸主要講求的是換氣和運氣,在表演過程中通過換氣和運氣來延長表演。這樣的藝術呼吸不僅表現在舞蹈中在國粹京劇和武術中都有運用。離開了“呼吸”任何的藝術作品都無法得到較好的表現,除了編導的精心編制以外,加上較好的“呼吸”運用才能打造一個完好的藝術作品。由此可見“呼吸”在中國古典舞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性。“呼吸”在舞蹈中可以延長表演,使表演者表演起來相對容易,“呼吸”像是舞蹈動作之間的粘合劑一樣,使舞蹈動作更加連貫優美。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為中國古典舞打造了深厚的文化基礎。使中國古典舞身韻的韻味由內而外地流露,“身韻”由于傳承了較強的民族精神由此在發展上占有非常大的空間,同時,中國古典舞的發展也為中華民族文化提供了發揚的途徑。
參考文獻:
[1]胡愛婷.淺談中國古典舞身韻審美與訓練[J].黃河之聲,2014,(13):106-107.
[2]趙晨.淺談中國古典舞身韻的審美意義[J].黃河之聲,2013,(16):68-69.
[3]陳楠.淺談中國古典舞身韻及其對戲曲的借鑒吸收[J].音樂時空,2012,(11):104-105.
[4]陳闖.淺談中國古典舞身韻與基訓的關系[J].文學界(理論版),2012,(07):254+256.
[5]劉瑩.淺談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法的重要意義[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4):169-170.
[6]鐘曉紅.淺談中國古典舞身韻中的“圓”[J].大眾文藝,2011,(14):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