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百花戲劇藝術團、大廠評劇歌舞團聯合演出的新編反腐題材大型現代京劇《腳印》3月13日晚在北京長安大戲院演出。該劇取材“新中國反貪第一大案”,以河北廊坊大城縣樊桂蘭(化名蘩惠蘭)為主人公,深度挖掘一個特殊女人的人生歷程,再現了腐敗不僅給社會造成惡劣影響,給家人所帶來的是無法彌補的磨難。
該劇一開場直接進入高潮劇情——蘩蕙蘭正月十五和兒子盼丈夫劉敬山回家過年,卻等來一個驚天消息,劉敬山因貪污罪被綁赴刑場。她和兒子趕到時,只看到鋪天蓋地的雪地上一行腳印……
由國家一級演員、中央戲劇學院京劇系教授張笠媛領銜扮演女主人公。她把蘩蕙蘭初聞丈夫因貪污罪被綁赴刑場的震驚,而后陷于迷茫、苦悶、彷徨,一個人帶孩子的艱辛、對丈夫又氣又恨以及自責的復雜心態表現得淋漓盡致。之后蘩蕙蘭決心堅強起來走出痛苦、最后重返工作崗位,兩個兒子也經過百般周折有了自己的工作。但那段刻骨銘心的傷痛與磨難卻在她心靈深處揮不去抹不掉……
該劇最大特色是在真實題材基礎上,從人性的角度塑造劇中人物,創造性、藝術地再現歷史。作為反腐題材,該劇沒有直接描寫貪腐者劣跡,摒棄了司空見慣的高聲教化,而是另辟蹊徑,著重刻畫了貪腐分子給家庭、親人帶來的巨大痛苦與長久磨難,劇情催人淚下、感人至深,更能引發觀眾的思索,思考之余觸動警醒那些行為上、意念中走向貪腐的人,挽救自我的人生。


同時,該劇采用了倒敘、插敘的結構,時空轉換靈動,從劉敬山伏法,跳轉到他與蘩蕙蘭相戀結婚的幸福生活,再到蘩蕙蘭獨自艱難生活的場景。閃回的空間和現實空間的自由轉換,使得劇情和人物產生巨大的反差,矛盾沖突的激烈,人物內心的跌宕起伏,給二度創作空間提供了豐富的舞臺動作性以及強烈的戲劇張力。
這一手筆出自編劇和制作人蘭萬玲。作為一名曾榮獲“文華劇作獎”的劇作家,她坦言對《腳印》傾注了巨大心血,“創作《腳印》我做了5年的思考,罪犯的妻子除了刻骨銘心的記憶,還要承受常人難以承受的一切,在內心情感的把握和表達上是極大的挑戰。”在蘭萬玲看來,“人生即‘腳印’。在一串串腳印中,能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和往昔的崢嶸歲月以及今天的現實生活。因此走好人生每一步,不要讓人生之路布滿悔恨、愧疚、遺憾至關重要!”
此外,整部戲雖以廊坊本地演職人員為班底,堅持自主原創的原則,但為了保證藝術質量,主創團隊特邀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地重點戲曲院團、院校、藝術研究機構的名家新秀加盟,邀請了優秀京劇演員張笠媛、王越、武廣江、姜志軍、張曉宇等聯袂主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