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災過后,吉林市農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立即啟動農業抗災搶險應急預案,組織精干力量,迅速趕赴一線,調查核實災情,組織農業經營主體開展抗災自救,指導群眾對受災農作物采取有效措施,全力組織打贏全市農業抗災救災攻堅戰。
迅速開展災情核查和技術指導工作。7月13日晚,吉林市農委聞汛情而動,迅速成立了農業專家組,并于7月14日清晨趕赴各縣(市、區)開展現場勘察。14日晚進行專家會商后,連夜制定了《主要農作物抗災保產技術指導意見》和《蔬菜生產抗災保產技術指導意見》,7月15日上午下發到各縣(市、區)和開發區,全力組織各地開展農業抗災和農業生產恢復。7月16日,市農委會同永吉縣農業局,組織12名農業專家成立永吉災情核查和災后農業生產工作組,對永吉縣所屬9個鄉(鎮)和中新食品區岔路河鎮進行了核災,并指導他們抗災自救。
全力幫扶搶救重點設施農業園區。7月15日、16日正值周末,也是農業救災的黃金時間,市農委組織帶領專家組赴永吉、豐滿兩地的農業產業園、重點企業和大戶,踏查災情,核查損失。同時,及時購置了7萬余元的發電機、軟管、鐵鍬等救災急需物資,并組建市農委搶險突擊隊,深入包保的金豐村金豐、慶豐樂等示范農業園區支援抗災救災工作。市農委還邀請了省果樹專家到受災園區踏查調研,會商研究了一整套抗災技術指導意見。從7月17日起,市農委組織機關和事業單位全體黨員干部130余人,進駐金豐、慶豐樂等園區,幫助清淤泥、搶救果樹,助力恢復生產。洪水第二次襲擊前二道鄉農業園區后,7月21日晨,市農委迅速組織由80多名干部職工組成的突擊隊,繞道趕赴前二道鄉馳援救災,為園區搶救果樹、恢復生產贏得了寶貴時間。7月22日、23日,市農委干部發揚連續作戰精神,組織100多名干部職工持續幫助兩個園區抗災救災。
采取超常規措施強力推動救災行動。一是徹底詳查核實農業受災情況。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從7月22日開始,組織20多名農業專家開展新一輪核災指導工作,逐個對受災鄉鎮、村屯和重點地塊進行核查,根據具體受災情況提出抗災救災指導意見。二是組織開展無人機植保飛防作業。市農委積極爭取上級農業部門支持,爭取到植保飛防項目,結合抗災救災實際和氣象條件,于7月22日在豐滿區前二道鄉實施無人機防治水稻稻瘟病及促進水稻生長項目,對該鄉4500畝水田進行飛防作業,提高了抗災的工作效率和效果。三是積極發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投入救災行動中。目前,在吉林市農委的積極倡導和組織下,已有20多戶愛心農業企業投入到抗災救災行列中來。
積極爭取農業保險機構查勘定損。災害發生后,吉林市農委立即協調農業保險部門加大工作力度,認真做好受災情況的核查工作,確保得出的數據真實、客觀、準確。抓緊落實有利于抗災理賠政策,做好及時理賠工作。引導農業保險機構著眼長遠發展,要求各農業保險公司積極向上爭取政策支持,本著調動農民參保積極性原則,把最大利益讓給受災群眾,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在全力做好農業生產自救的同時,市農委主動向省農委匯報救災進展和抗災項目建設等情況,積極爭取上級在農業生產救災減災補貼資金等方面多向我市受災嚴重縣(市、區)的傾斜,支持我市農業盡快恢復生產。
此外,吉林市農委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率先組織委系統干部職工向災區捐款,共籌集善款98500元,現已交付市慈善總會統一撥付災區。
(來源:江城日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