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佩旋
廣州松田職業學院
試論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
洪佩旋
廣州松田職業學院
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關系到學校的長遠發展,所以本文主要從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出發進行了分析,并提出改進的對策,對于學生管理工作和高職院校的整體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問題及策略
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需要樹立正確工作意識,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原則,從學生的角度著手,尊重學生在工作中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自我管理工作中,同時加強制度方面的建設工作,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結合學生實際需求,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效率。
伴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結構性變化,技能型的人才需求缺口逐步擴大。為適應社會需求,我國的高等職業院校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然而,由于我國多數高職院校學校建校的歷史不長,有不少是由中專學校合并而成,在師資力量、教學水平等方面存在明顯短板,且與西方發達的職業教育相比,我國的高職教育理念已顯落后,教育管理等理念急需提升。
(一)管理者缺乏有效的管理理念
許多高職院校將學校的主要精力投入在招生和就業方面,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將課堂與學生管理工作緊密結合, 未形成“全員參與教育” 的理念,僅僅將學生管理工作歸于學工處、 團委以及輔導員等職能部門及人員身上。與此同時,部分高職院校仍秉持傳統的學生管理理念,在日常管理中偏重于單向引導,強制執行的管理方式,工作方法單一落后。這種管理固然有其高效率的優勢,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的學生更有主見,其思想也更加復雜化,逆反心理更加嚴重,這種強制性、機械化的管理方式雖然對一部分學生的不良行為有一定的約束力,但是忽視了對學生個體的培養,脫離了教育本身的意義和目的,可能導致效果與預期相差甚遠。
(二) 學生管理工作成效不高
大多數高職院校的管理方法還停留在傳統形式上。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不高。學生管理工作基層工作人員是輔導員和班主任,他們直接與學生接觸,行政性事物多爾繁雜,疲于應付,缺乏與學生的深入交流,沒能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只是以強制手段來對學校制定的行為規章制度的簡單執行和監督。
(三) 學生缺乏自我約束的意識與能力
很多高職院校學生的類型多而復雜,有高職單招的學生,有自主招生的學生,有普招的高中畢業生,有注冊入學的學生。學生在思想、 閱歷等多個方面各不相同,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存在較大難度。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部分是在高考中失利的學生,進行學習的時候難免出現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對于自己的要求放松,約束力差,行為習慣不佳,有的學生甚至出現曠課、迷戀游戲等問題。有的缺乏學習動力,放任自己,對學校的規章制度不配合。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加上高職學生有一定的自我選擇和金錢的掌握能力,很容易受到來自社會以及周邊環境的誘惑。這一系列都可能使學生缺乏責任感。學生的多樣性之中也存在共性問題,自我約束力缺乏是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要面對的共性問題。如何開展不同類型學生共性問題的教育,是一個新的課題。這也就要求我們的高職院校管理者發揮作用,幫助學生建立自我約束的意識和能力。
(一) 轉變傳統管理思想,立新型管理意識
好的學生管理理念有利于促進工作實踐的有序開展,而差的學生管理理念則會導致工作實踐無法正常運行。高職院校應當采用人性化的學生管理,按照學生特點,整合教育資源,開展特色的教育,關注學生學習和身心成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同時,開展德育教育,發揚本民族優秀文化,增加信仰教育、感恩教育,開展特色德育活動寓教于樂,融教育于活動中; 引入世界優秀文化,培養學生的國際意識。關注學生全方位的發展,不僅讓學生在理論學習與技能實訓中收獲技能與知識,還要在社團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
(二)利用信息化手段,引進科學管理方法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學生對于信息化的了解和接觸也日漸加深,多媒體社交平臺的普及,需要學生管理工作者利用信息化手段,與時俱進,引入科學管理方法參與學生管理工作。應該結合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建立新的宣傳教育平臺,更加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 拓寬管理工作空間,渠道和手段。開展網絡心理咨詢服務,吸引學生主動與老師、管理者進行討論和交流心得。同時,把評獎評優、宿舍管理、 創業管理等等都進行網絡化管理,提高效率。實時掌握學生動態,深化學生管理工作。老師、管理人員在網絡上與學生進行交流,布置工作召開網絡會議,讓師生對話更加平等自由,增進師生互動。
(三) 堅持以人為本,引導學生自我管理
學校在進行學生管理工作的時候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態度,給予學生自主管理的權利。在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以人為本”就是“以學生為本”,而貫徹“以生為本”就需要在學生管理工作時既要按章辦事,也要關愛學生。同時,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來教育和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樹立意識,增強學生參與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學生管理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決策權,對學生反饋的問題,學生管理工作者應當認真研究作出回應,增強學生參與的積極主動性。
(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由于高職院校學生的文化基礎、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相對落后于本科學生,并常常伴有自卑等負性情緒體驗需要進行心理干預,高職院校應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和專門的心理健康咨詢機構,加強對學生心理問題的干預,為全校師生的心理健康制定工作規劃,研究部署工作任務,保障工作經費,促進學校平安、穩定、和諧。
綜上所述,由于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人員在管理學生方式上比較落后,缺乏創新理念以及互聯網對學生帶來的不良影響,使得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困難重重,相關學生管理工作人員應當適當改變學生管理模式,將現代化的素質教育理念融入到學生管理共作中來,努力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從而促進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1]程慶紅,張穎.微信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船舶職業教育,2015,06:37-39.
[2]王大偉.以人為本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探討[J].現代交際,2015,10: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