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軍
濱海縣公路管理站
堅持與時俱進 創新方式方法 著力增強公路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
——對新形勢下公路部門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思考
袁 軍
濱海縣公路管理站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使命,我們公路部門面對如此歷史重大轉折時期的重任可說是義不容辭。因為公路行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軍,面對時代呼喚,必須找準實現“中國夢”的立足點與著力點,而加強公路行業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則是促進公路事業跨越式發展,實現公路事業現代化目標的政治保證
事業現代化;黨建工作;思考
加強公路行業基層黨組織建設是加強公路行業黨的先進性建設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當前,公路事業已進入了一個向現代化建設全面邁進的全新階段,面臨著許多新問題、新要求,公路發展中的很多難題需要破解。只有增強公路行業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公路事業才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發展,這也是我們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
加強公路行業基層黨組織建設,是推動公路行業改革的迫切需要。為提高養護質量和水平,公路管養體制和養護運行機制將向縱深推進,公路養護已全面走向市場。在深化行業改革特別是即將實行的事業單位改革過程中,將引入競爭機制,職工身份置換,利益的調整,都需要基層黨組織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勇躍投身改革、參與改革,以確保為公路體制改革的順利實施。
加強公路行業基層黨組織建設,是增強公路行業黨組織先進性的迫切需要。當前受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公路行業黨員隊伍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有的黨員理想信念不堅定,甚至存在“信仰危機”,有的黨員忘記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有的黨員組織紀律觀念淡薄。這些問題如不認真加以解決,將妨礙公路行業基層黨組織先進性的發揮,削弱公路行業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建設和養護管理”是公路部門的重要主體職責,這些工作都與社會息息相通。在推進公路事業現代化進程中,公路行業的黨員干部職工肩負重大責任,而圍繞中心工作推動公路行業黨的建設,則始終是公路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公路是社會的重要窗口,廣大黨員干部職工服務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廣大群眾對黨的認識、對黨的感受、對黨的客觀評價。本職崗位是廣大黨員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基本舞臺,因此,公路系統的黨員干部職工要把先進性體現在愛崗敬業上,只有這樣,我們黨才能在人民群眾中有崇高的威信,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近年來我們鹽城公路系統在黨建工作中采取了很多創新舉措,如市處黨委連續近二十年開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活動與最近開展的“清風公路”活動。射陽公路站黨總支多年來開展的職工“文化節”活動,濱海公路站黨總支開展的“5.10”思廉議廉與創建廉政路政活動,響水收費站黨支部開展的“學習型班組”創建活動,都是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很好方式與方法。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組織發揮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基礎。當前我們公路系統的各級黨組織要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拓寬領域、強化管理的要求,全面加強行業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做到以人為本,創新工作思路,通過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富教于樂的學教活動,充分發揮公路行業基層黨組織的堡壘作用。
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提高決策和駕馭全局能力。發揮表率作用,是公路黨建工作的根本保證。“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這是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一以貫之的方針。公路部門各級班子是黨的組織核心。加強基層黨組織班子建設,要嚴格按照《黨章》規定,堅持民主集中制,充分發揚黨內民主,活躍黨內生活,實現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切實保障黨員的民主權利。黨組織班子成員要不斷學習新知識,研究新情況,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著力解決基層黨組織與自身存在的問題,提高科學判斷和應對公路改革復雜局面的能力。
提高黨員素質,加強黨員隊伍的管理是加強公路黨建的關鍵。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基礎。公路部門點多線長,面廣量大,大部分的職工工作在一線,這就要求公路黨組織要聯系基層實際,因地制宜地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的管理。
創新是公路黨建的活力和源泉。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與實現“中國夢”的偉大戰略構想,交通部提出“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人展群眾安全便捷出行”的“三個服務”要求與建設“四個交通”的新戰略,這對公路行業來說,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現實意義。公路部門要加強黨組織建設,必須在變中求新,不斷探索適應時代需求和公路發展需要的公路黨建工作的新機制,從而使公路事業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探索工作新思路。觀念一變天地闊。在指導思想上,要從以前就黨建抓黨建轉變為緊扣中心抓服務,要“虛”功“實”做,重點圍繞黨委(支部)的中心工作、圍繞公路部門的業務工作,為公路建設和養護管理搞好全方位的服務,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在黨員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從“傳統”走向“現代”,利用現代網絡開展黨員教育,走進修、培訓的路子,變“理論灌輸”為“雙向學教、共振互動”,變“突擊學習”為“日常學習”,要把經常性的學習重點轉移時事政治、黨的重大方針政策和業務知識上來,全面提高黨員隊伍素質。
2、創新工作新載體。只有創新工作載體,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才能思路清、方向明、辦法多,工作就會有活力。黨員干部作風要實行“包片駐點制”,“一線工作制”,工作業績要實行“群眾評議制”,如黨組織班子成員每人可都掛靠到各養護工區、路政中隊、建設工地等,規定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時間“沉”在一線等。
[1]吳小燕,關于國企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 2015年05期
[2]孫玉娟,關于新形勢下加強農村基層干部作風建設的思考[J].農民致富之友 2012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