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婭
【摘要】數學內容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因素,表現出科學性、知識性和思想性的統一,教學教育不僅具有巨大的智力價值,還具有極大的道德價值。德育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具有諸多渠道,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注重滲透的反復性,通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德育 滲透
一、利用數學的學科特點,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
數學這一學科本身具有很強的嚴謹性,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自身必須要有嚴謹、認真的治學精神。在對數學中的概念進行講解時,要盡量運用專業的數學語言進行準確描述;對數學公式的具體作用,要進行確切的講解;板書的書寫要有一定的條理,推理一定準確。一定要給小學生們做好嚴謹認真的帶頭作用。其次,在小學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進行啟發式教學,在教師的啟發下是學生自己得出新的知識,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對數學的熱愛。從而,還能進一步培養學生不懼困難、追求真理,勇于開拓的創新精神。
二、教師的人格素質是德育滲透的關鍵
德育過程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自身的形象和教師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今年暑假,有幸又一次聆聽了著名教育家魏書生的講座,他說過,教師要教好學生首先要做到的是自強,魏老師要求學生每天寫日記,他就堅持自己每天寫日記;班級里協商每天跑5000米,他自己也堅持同學生一起跑5000米。教師的言行、教師的儀表都可以無形中給學生美的感染,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比如,要上好一堂數學課,課前,老師要做好大量的準備,備好課,上課時,教師著裝要樸素大方,講普通話,語言要清楚、明白、有邏輯性;板書要整齊,書寫要規范。在教學過程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再加上慈愛的目光,慈祥的笑容鼓勵他們,溫柔的話語感染他們。課后輔導“后進生”要耐心、細致。這樣學生不僅對學數學產生愉悅感,而且在心里還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愛之情,并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一種對教學的責任感,這樣對他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三、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
教師示范講解,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教育。數學課上,教師和學生的示范作用以及教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主要方法。教師的示范作用體現在:教師要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感染學生,以自己嚴謹的教學風格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影響學生。例如上課時,教師著裝要樸素大方,講普通話,語言要清楚、明白、有邏輯性。板書要整齊,書寫要規范,輔導“后進生”要耐心、細致,使學生在教師的表率作用下,潛移默化地受到有意的熏陶和教育。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缺點和錯誤,但是有進步的愿望。作為教師,要給學生創造一個改正的契機,用發展的眼光對待他們,一成不變的漠視批評只會讓他們自卑與消極。一些有這樣那樣毛病的學生消除了精神負擔,看到了重新塑造自己的機會,他們會克服困難,逐步改掉缺點,做受人尊重的好學生。學生的示范作用體現在:課上教師要注意發現有突出表現的學生,激勵其他學生。例如對上課認真聽講,學習認真刻苦,作業正確、整潔,思考問題機智靈活的學生,教師要及時表揚,為其他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教學時,教師要針對所教班級學生的特點,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例如要求低年級學生在聽課、寫字時有正確的姿勢,回答問題要說完整話,寫作業時,字、運算符號要寫工整,計算要正確等。
中年級要求學生聽課要專心,分析題意時重點字、句要用筆畫出來,作業要干凈、正確,要求驗算的要列式驗算等。高年級不僅要求學生聽課專心,而且要手腦并用做好筆記,解應用題時要借助線段圖分析題意、理解數量關系,計算時要選擇簡便方法,要自覺檢驗等。總之,不論是師、生的示范還是教師的要求,教師都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認真、嚴格刻苦的學習態度;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計算仔細、書寫工整以及自覺檢驗的良好學習習慣。
四、善于聯系生活實際,攝取有關信息,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數學是一門聯系性極強的學科,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攝取有關德育信息,及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教學“時、分”的認識時,我們可以這樣引入課題:演示舉世矚目的中國“神舟十號”成功升空的畫面,讓學生說出“神舟十號”發射時間是幾時幾分?結束時,再演示“神舟十號”成功返回的畫面,讓學生說出“神舟五號”返回的時間是幾時幾分?教師通過聯系生活中出現的振奮人心的大喜事來引出課題和收尾,這樣既能及時讓學生了解一些外界的信息,又能及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勵學生奮發向上。當然,教學“時、分”的認識過程當中,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養成按時、準時以及惜時的意識和良好的道德品質。
五、利用數學課后的其他方式進行德育教育
德育滲透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應向課下延伸。作為一名普通的小學數學任課教師,與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畢竟非常少,一直非常向往一種比較理想化的課堂,課堂上撒滿快樂的陽光,師生親切的交談,氣氛民主而又和諧,而這一切必須構件在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之上。根據我的任課情況于是我決定從作業批改做起。讓作業成為聯系我與孩子們情感的橋梁和紐帶。經過一年的實踐,我的作業批改由開始時的評定對錯,畫符號,由簡單的評語“加油”“你真一定棒”“好孩子”逐漸轉化為數學日記的形式,成為我與孩子們傾心交流談心的園地。在這里,孩子們可以向我敞開心扉,在我們精心的呵護下我們的園地五彩繽紛,生機勃勃。有的學生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教學能為新世紀培養合格的人才服務。當然,德育需要采用與學科教育不同的方法,這種方法不是教,而是化,德育是一個化育的過程。它不能只依靠定條條、設框框,而應把握教學中的各種機會加以引導、啟發和培育,這樣才能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