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雪成
摘要:有了安全保障,車間的生產和工作人員的生命才不會受到威脅,才能安心積極地工作,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因此,車間的安全管理是車間各種管理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它是為了保護生產人員的安全和健康而采取的各種措施。目的是為了改善工作環境,消除危害和保證有序生產。根據本人的現場工作實踐,發現車間的安全生產方面還存在工作人員安全意識薄弱,責任心差和專業知識不強等問題,結合工作經驗就車間管理目標、強化安全培訓等方面談談車間的安全與生產管理。
關鍵詞:車間;安全管理;工作要點
對于生產企業,安全環保是最基本的生存底線。做好安全管理,實現安全受控的關鍵點在現場生產及作業過程的管控,如何做好現場安全管理工作,作者通過深入分析基層車間當前的安全管理現狀,結合實際管理經驗,從作業風險管控做到”勤”、制度執行力提升重在“嚴”、安全意識培養要靠“帶”、激勵作用發揮要有“度”是確保基層車間安全受控的有效方法。
1 車間作業的安全重要性
車間作業相對來說危險系數較高,工作環境危險,一般都是在高溫高壓有毒易腐蝕的條件下工作,操作程序復雜,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并且對于操作員在各方面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必須掌握一定的相關專業知識,否則操作失誤也會是很大的安全隱患。可是在生產過程中,長期從事生產的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總是抱著僥幸心理,認為只要做到差不多就可以了。主要表現在:管理人員沒有認真落實安全管理制度,確切地說是,執行力差,忽視了制度的落實程度,很少采用現代的科學儀器進行安全管理和檢測,大多時候憑借個人經驗進行判斷,最后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安全漏洞,沒有把車間實際生產情況與安全制度相融合,需要在發現問題時能及時修改和補充,進一步完善制度;機械設備老化,維護保養不到位,運行周期過長,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員工的整體素質不高,崗前培訓和崗位定期培訓工作做得不夠扎實,尤其是特殊崗位的操作人員,導致工作人員責任心差,安全意識薄弱,專業技能水平低下,并且忽視車間制度要求,沒有佩戴和做好安全防護等。
2 完善車間安全管理工作
2.1 健全責任體系,完善車間安全管理職責
圍繞落實安全管理規范化、現場作業標準化、檢查整治常態化的要求,緊密結合安全生產實際,堅持從管理入手,以實施安全管理新機制為載體,進一步健全安全責任體系,修訂完善安全崗位職責。一是對車間管理進行合理分工,均衡工作任務。原則上,車間主任負責車間安全管理、生產任務、計劃安排、班組建設等、教育培訓及思想政治工作;車間副主任、技術員人員也進行了合理、均衡地劃分工作量。通過職責界定、分工明確,形成了人人有責任,個個有指標、事事有標準,過程全覆蓋,消除了管理盲區和短板,避免了安全管理由車間主任“唱獨角戲”的現象,車間管理人員齊抓共干、形成合力。二是明確車間各崗位安全職責,健全安全責任體系。
2.2 做好安全教育
在生產工人上崗之前,車間要強化安全教育,明確車間工作的態度、責任以及價值,提升工人的安全意識,掌握基本的安全技能。要制定明確的目標和計劃。安全教育目標就是采用豐富多樣的安全教育方式,最大限度提升員工的安全意識和能力的,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積極調動員工的安全生產積極性,在實際工作中不斷規范自己的行為的,集中自己生產安全注意力。安全教育計劃就是為了保證安全教育的效果,在進行安全教育過程中,不斷完善安全教育標準,結合員工實際的工作狀態和機械設備運行狀態以及車間周圍的環境,采用多種方式,不斷向員工滲透車間作業安全技術知識,潛移默化的提升員工自我安全保護意識,建立良好的安全生產文化氛圍,創造穩定的安全環境。另外,在進行員工安全技術知識培訓教育過程中,要豐富安全教育形式,通過真實的案例給員工警示,做到警鐘長鳴。
2.3 優化安全隱患排查
從人、機、物、法、環五大方面,加大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力度。重點查人員是否存在“三違”行為,分析“三違”產生的原因,制訂整改措施;查物(機)的不安全狀態,現場設備安全防護設施是否齊全完好;查制度規程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制訂的制度和規程應符合法律法規要求,要結合現場生產實際,可操作性要強;查現場作業環境,安全通道是否暢通、物料擺放是否整齊、燈光通風等是否良好、平臺欄桿是否符合要求等。對于發現的隱患,車間應督促落實整改,建立強化車間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
2.4 提高對突發事件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能力
車間的現場管理非常重要,它能夠對安全生產起到促進作用,及時解決管理失誤,把安全事故扼殺在萌芽狀態。如果出現了新的安全問題,應及時制定糾正防范措施,進行針對性的事故演練,能夠有效預防發生更大的安全事故,降低車間生產的風險。反復強化演練的過程中還可以發現應急預案中的不完善之處,然后進行修改細化,提高預案的預防質量,還能鍛煉生產人員的應急處事能力,以至于真的出現不測時不會手忙腳亂。
綜上所述,通過安全管理規范化的實施,要求車間在安全管理方面由被動型、執行型管理向主動型、創新型管理轉變;由“等、靠、要”向“自我加壓、務實奉獻”轉變,從“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由單一型管理向綜合型管理轉變,切實提升車間安全管理能力,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魯耀峰. 工務車間安全管理的評價及研究[D]. 清華大學,2012.
[2]賈小磊. 機車檢修車間安全管理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學,2014.
[3]董曉婧. 提高鐵路車間安全管理科學化水平的思考[J]. 理論學習與探索,2012,0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