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云
摘 要:本文筆者主要分析研究現階段在西部成品油的管道順序輸送過程中的混有控制體系,同時分析混油運輸的控制原理以及與混油濃度、輸送距離之間的關系。在西部成品油的管道順序運輸過程中,往往需要克服各種自然條件因素,地勢起伏、環境溫度等,因此在運輸的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保證油品的運輸質量以及運輸效率。
關鍵詞:成品油;管道順序運輸;混油控制
現階段,我國西部成品油長距離管道運輸大多數都是通過順序輸送的方式進行,順序運輸方式的原理主要是根據在同一管道上按照相應的順序來輸送多種不同的油品。在西南部地區的成品油長距離運輸過程中,采用0號油、航空油、93號油和97號油運輸是較為常見的順序運輸方式。但是在順序運輸的過程中往往由于成品油密度等特點上的不同會導致混油層的出現,導致相應的指標降低而不符合國家的指標,因此在順序油運輸的過程中需要控制混油問題。
1 成品油管道順序輸送的優化設計
成品油在進行順序輸送的過程中,應當根據管道的運輸特性等來確定成品油輸送的種類。在成品油的順序運輸過程中,由于管道內層表面的粘度以及密度會根據成品油運輸種類發生定期的變化,因此管道系統自身工作點也會出現變化。在考慮成品油管道順序輸送的優化設計過程中,應當根據兩種極端情況來調整。一方面當全面最低溫度的階段下,所輸送的油品種類以及具體的順序;另一方面在全面高溫環境下輸送種類。根據環境特性確定同一個階段下輸送同一粘度的油品能夠顯著的提升油品的運輸效率。
2 西部成品油順序輸送混油量的控制
西部成品油在順序運輸過程中,往往前后兩個批次的油品運輸之間會產生一定數量的混油,而這部分混油在自身的特性、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上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大大影響到實際油品的質量。
出現混油的另一方面原因是由于前后所運輸的兩個批次的油品粘度相近,就會產生混油現象。在油品的運輸過程中,影響實際管道混油量的因素為油品的運輸速度以及不同油品運輸的切換時間。
3 混油產生的機理以及混油量和輸送距離的關系
一般來說,混油現象在西南部的順序油品運輸過程中是非常常見的,產生的原理也分為以下兩種不同的形式:流傳遞以及擴散傳遞。在實際的成品油運輸過程中,往往速度會出現不均勻變化,混油軸向發展就會產生對流傳遞。擴散傳遞在混油產生過程中分為軸向擴散以及徑向擴散兩種形式。在成品油的順序運輸過程中,主要產生混油現象的原因是擴散現象造成的。
在兩種粘度相似的油品運輸順序運輸過程中,兩種油品的接觸表面會形成S形狀,通過實際的數據指標分析來看,混油產生與距離之間的關系隨著運輸距離的增加逐漸的降低。當在400km以內時,混油中的70%在這一階段產生。距離逐漸增加到400到700km時,這一階段的混有產生大大降低,只有不到25%。當距離超過700km時,混油產生大概占到整個管道運輸距離的10%。
4 降低西部成品油順序輸送混油量的措施分析
在進行成品油運輸的過程中,混油量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能夠通過有效的方式以及對策來降低在整個運輸過程中所產生的混油總量。
首先,在進行西部成品油的順序運輸過程中,應當對整個油品的運輸數據指標參數進行詳細的控制和分析,對油品運輸過程中的混油頭、混油末端的具體位置進行一定的確認和定位,通過對混油產生的起始位置和結束位置的分析能夠大大降低混油量的產生。第二應當合理的規劃好管道沿途的不同環境、溫度特點,通過對不同油品的性質、化學特點等進行利用也能夠大大降低在整個成品油運輸過程中所產生的混油量。
減壓系統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主要的設計原則是為了保證成品油在順序運輸過程中的輸送壓力。在西部成品油運輸過程中,往往由于地形上的自然因素影響,會嚴重影響到成品油運輸的效率,為了能夠有效的避免由于自然地形上的落差因素,就需要通過減壓系統來實現對管道動力上的控制。一般來說通過降低管道運輸的口徑能夠有效的降低管道內動壓力。同時也可以在實際順序運輸過程中,先輸送粘度較低的成品油,然后輸送粘度較高的成品油。在同一種油品的運輸過程中大大增加輸送的頻率以及輸送的集中性。通過上述方式來有效的降低成品油的混油量。
5 總結
綜合上文所述,本文筆者主要從現階段西部成品油的管道運輸混油量的控制因素以及控制對策入手進行分析和探究。從全文來看,在現階段的西部成品油順序運輸過程中,往往混油量是嚴重制約并影響到油品運輸效率的一個因素,而影響混油量產生的因素是多元化,需要在成品油運輸過程中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并且結合管道自身的特點和自然環境的性質來實現對混油量的優化設計。
在當前東部地區對于油品需求的不斷增加,更加需要西部成品油的順序運輸能夠做到合理的優化油品資源,實現混油下載方案的設計,兼顧在油品運輸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不可控因素,將西部的豐富自然資源能夠真正的發揮到極致。
參考文獻:
[1]郭新偉.淺析西部成品油的管道順序輸送混油控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3,33(14):255+246.
[2]蔣連生,王帥,張志軍,郭祎,許玉磊.成品油管道混油拖尾對切割濃度的影響[J].油氣儲運,2014,33(08):848-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