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輝
摘 要:近年來日益復雜的危險化學品災害事故形勢給多年來以滅火救援為主業的公安消防部隊人員素質、裝備、組織指揮、技戰術素養、戰勤保障等作戰的各個方面帶來更加嚴峻的考驗,稍有疏忽或處置不當就會造成不必要的裝備損失、人員傷亡、災情擴大和負面輿情。
關鍵詞:危險化學品;監管;災害事故;應急處置
1 加強危險化學品行業監管的思考
①加強危險化學品行業的調查摸底,從源頭掌握行業發展特點;②加強危險化學品行業培訓,全面提升安全技能水平;③ 加強危險化學品應急預案建設,最大限度減少事故損失;④加強聯合執法,提高職能部門監管效率。
2 加強危險化學品災害事故應急處置的思考
2.1 技戰準備應充實充分
一是立足實際研判。結合轄區實際,針對不同危險化學品類別、不同險情類型開展情況想定、危險評估、專家論證、處置研討、預案推演等對策研究,做到全面掌握、精確打擊。二是強化輔助決策。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通過各類數字化終端查詢輔助決策信息;應用“云服務”的理念,將理化性質、處置對策、注意問題由指揮中心推送至前方指揮員;采取網上指揮、視頻指揮等方式,由有經驗的指揮員實行點對點或可視化指揮。三是加強實戰演練。應立足轄區最大、最難、最不利情況設置災情,聯合當地政府、企業專職消防隊和相關單位部門,開展以指揮流程、戰斗編成、設施應用、遠程供水、泡沫輸轉、協同作戰為主要內容的訓練演練活動。
2.2 力量調度要合理
一是屬地用兵。接到報警后,指揮中心要按照管轄區域,第一時間調派轄區消防力量到場,發揮其情況熟、距離近、到場快的優勢,快速實施處置。二是就近用兵。迅速調派距離災害現場最近的力量趕赴現場,縮短到場時間,特別是當屬地現役中隊不是最近中隊,或者有更近的企業專職隊、政府專職隊時,一定要遵循就近用兵的原則。三是專業用兵。危險化學品事故處置過程中出現的爆炸、燃燒、噴濺、流淌、中毒等危害,處置技術性高,安全要求高,所以在力量調度時,應發揮特勤隊的專業化優勢,同時調派有經驗的專業隊伍,如石化企業專職隊,有些特殊危險化學品事故,還要根據情況考慮調度防化部隊到場。四是足量用兵。按照“一點報警、多點調度、多線出擊”原則,針對災害事故類型,第一時間調集足夠的人員、車輛、裝備、藥劑、物資等到場,確保力量與災情對稱,滿足滅火救援現場需要。
2.3 警戒偵檢要靈活
一要強化預先警戒。應第一時間通過GPS定位系統估算火場距離,實施預先警戒,設置隊伍集結點后,再派精干力量深入偵查。二要開展詢情偵查。開展偵察檢測活動,指揮員不要盲目派員深入一線,要“問、查、觀、走”了解情況,即迅速詢問報警人、單位負責人、技術人員、先期處置力量等知情人;查驗貨物存放單、進出登記表、危險物品標識等;觀察煙氣顏色、氣味、燃燒程度、閃爆特征、蔓延方向情況,同時要對周邊毗鄰情況了解,做到整體掌控。三要選派精干力量。在準確研判的前提下,組織精干力量,攜帶先進偵檢儀器深入,按照“先氣體、再液體、后固體”的順序偵檢。要盡量安排熟悉內部情況的單位人員參與引導,加強個人防護,偵檢人員應著重型防化服,后續的戰斗員要著防化服、隔熱服等防護服裝,佩戴空氣呼吸器及內置式無線通信;要組織第二梯隊,確保發生意外險情后能及時救出偵檢人員;盡量使用無人機、消防機器人、遙控偵檢機器人搭載無線復合氣體探測儀、圖像偵察及影音傳輸等智能設備偵檢,減少危險區域人員。
2.4 處置方法要實用
一是遠程打擊滅火,充分使用搖擺炮、車載炮遠程打擊滅火。二是機器深入滅火,利用無人機、無人駕駛消防車、滅火機器人抵近滅火。三是空中噴灑滅火,利用直升機懸停拋投水泥、泡沫、干粉、沙土,精準打擊火災核心區。四是主動燃爆滅火,當危險化學品大量泄漏有可能爆炸時,經評估后可主動排空點燃消除危險;當未泄漏儲罐已很不穩定、隨時有可能爆炸、不能派員抵近處置時,可以人工催爆引爆。五是圍而不殲滅火,對于液體火災,筑堤、筑壩圍堵,圍而不殲、圍而不滅,讓其燃盡,避免造成二次災害、污染;對于泄漏氣體火災,可以使用大量水幕水帶、搖擺炮設置環形水幕,形成穩定燃燒,防止爆炸。
2.5 通信互聯融合
一是危重區域與一般區域相結合。針對當前部分通信設備防爆級別達不到要求的實際,劃分通信防爆區和一般區,前沿指揮部應集中所有防爆通信設備,統一配給防爆區域人員,常規通信器材調配在一般區域使用。二是公網通訊與專網通訊相結合。危險化學品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的公網通信或中斷或擁塞,滅火救援初期應以專網無線通信、衛星通信等作為主要通信手段,后待公網設施完善后可做進一步調整。三是層級指揮與扁平指揮相結合。一般大型火場均按層級實施無線語音通信以保障通信秩序,但危險化學品災害事故現場情況變化快,危險因素多,對扁平化指揮的需求程度高,應倡導使用單兵智能群呼通訊系統。
2.6 戰保機制集約
一是自我遂行保障。按照便攜高效的遂行保障原則,優化自我保障物資種類與數量,提高裝備的便攜性、實戰性,確保單兵72小時自我保障物資。二是軍地融合保障。按照軍地、平戰結合的要求,采取消防部隊自備、單位聯儲、戰時征調等形式,推動縣級以上城市建立應急物資保障體系。三是戰區協作保障。改變部隊現行條塊分割的物資保障模式,突破建制限制,依托地域戰區,建立“精干、聯合、高效”的區域性綜合應急專用物資保障庫,明確保障任務、職責、措施,建立區域物資保障方案,統一購置、調配專用,相互依托、共建共享,走區域聯保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