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利
摘要:中國經濟的新常態是順應國內和國際的發展潮流提出的對我國經濟的宏觀掌控模式,它所要求的經濟從高速化向中高速化方向轉變、經濟結構的優化和對創新能力的看重對企業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在此情況下,作為公司組織和業務轉型支撐的財務管理也需要做出改變。財務轉型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包括預算管理體系、風險控制體系等等,以及建立搞笑的優秀管理隊伍。本文將對這些方面分別闡述。
關鍵詞:中國經濟;新常態;財務轉型
1.引言
新常態是在2013年的時候又習總書記提出的,它的提出背景主要是以下三點:第一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階段。我國的GDP水平位于中上等收入經濟體,也就意味著我國面臨著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這是由于發展中國家起步階段,往往一味追求經濟快速發展,而對創新技術、優化結構的認識不足,就容易導致各種城鄉、地區等結構失衡的情況,造成經濟停滯不前甚至下滑,也就是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第二是順應國際和國內發展需求造成我國經濟正處于三期-快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融合階段。第三是由于國際格局的調整,發達國家開始調整經濟發展模式,力圖在經濟增長變慢的大環境下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由此,強國意圖重新劃分貿易版圖,進行對我國的反制。在這種環境下,我國的外需萎縮可能會維持較長一段時間。根據以上背景,新常態具有以下特征:①經濟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②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城鄉差距日漸縮小,第三產業、消費需求逐步成為主體,發展成果更加能夠惠及更廣大民眾。③注重創新能力,實現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在這種環境下,傳統的財務模式已經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要求,因此,財務轉型迫在眉睫。
2.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企業所面臨的現狀
經濟新常態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首先,經濟增長速度的減慢會導致國家信貸環境的將更加嚴峻,企業的產能問題較為突出。其次,新常態經濟提出企業進行結構轉型的要求,新興產業、服務業在經濟增長中占據的模式日益增加,需要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實現業務轉型。然后,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產品的競爭追根究底是科技創新能力的競爭,對企業的各個層面進行創新,包括設計、制作、營銷模式、市場推廣等都提出了要求。此外,企業轉型還面臨著各種成本包括勞動力、土地成本、創新成本等在內的上升,阻礙的企業的快速發展。這些方面都是企業發展所需要攻克的難關。要想進一步取得發展,企業的轉型是必然。通過大量科技投入、轉變經濟結構,進而實現企業的長期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作為組織和業務重要支撐的財務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在新的經濟形態和市場發展模式下,財務管理也需要與時俱進。
3.財務轉型的原因和必要性
如上所述,財務轉型作為企業的業務和組織轉型的重要支撐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往往以記錄賬單為主,處于企業發展鏈的末端,缺乏對決策的引導。而新環境下的預算管理、風險控制等財務管理的精髓對企業發展是至關重要的。通過財務管理,主要是為了發揮兩大功能。第一,讓財務成為企業的價值管理者。傳統的財務管理注重財務核算,而這不涉及預算、預測、投資等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的方面。轉型的財務需要從此方面入手,豐富這些活動,讓財務更好為企業服務。第二,將財務和業務緊密結合,對業務的盈利與否有明確的數據支持,為下一步決策提供理論基礎。
4.財務轉型的策略探究
如何實現財務的成功轉型,以下將大致從建立預算體系、完善管理體系和建立搞笑的人才隊伍三個方面分別闡述。
4.1 未雨綢繆,進行有效預算管理
預算管理是財務管理的根基,對企業價值的最大化有重要作用。建立全面的基于價值管理導向的預算管理體系能對企業的業務進行預測,有利于決策的正確制作。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根據預算模式進行合理地資源調配,實現商品的快速流通,為企業順利運轉提供支撐。有效的預算管理需要將價值導向貫穿到預算管理的每一流程,包括執行、分析以及預算控制、資源調配等等。可以嘗試細分價值管理的目標,將之與各業務環節相結合,并輔以業績評價機制,可以促進預算管理的完成度和精確性。
4.2統籌調控,完善財務管理體系
財務轉型其中一個目標是為了實現財務創造價值活動的能力,而非僅僅是發展鏈末端的賬單核算。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在夯實原有的工作同時,將財務工作的重心轉移到決策支持、預算管理、投資統籌等方面來,使得轉型之后的財務部門置身企業核心管理層,為企業的戰略、經營決策進行分析,為價值創造活動提供支撐。有研究表明,一般的企業用于業務的時間大于60%,不足10%的時間用于財務,而相對地,發達企業中用于財務的時間大于二分之一,這一點值得我們深思,通過完善財務的管理體系,能更好地輔助創造價值的活動,進而提升企業的發展水平。
4.3角色轉換,建立高效人才隊伍
從一味的核算記賬的財務形象轉變成置身于公司核心管理的重要部分,不僅財務人員,企業管理者和公司的全體員工更是要轉變觀念,意識到并承認財務管理對企業運營的重要性,對財務管理抱有期待和希望,遇到問題主動尋求財務部門支持。此外,針對財務管理的轉型,財務人員要一改以往的工作方式,通過培訓、交流以及開展各種研究課題等方式豐富自我的知識結構體系,提升其對財務預算管理、風險控制等等的認識,進而提升其財務管理能力。同時,通過建立與財務管理高度融合的、開放的現代財務管控信息系統,提高管理效率。
5.結語
財務轉型是企業為適應經濟新形態的大背景而做出的改變,將財務在企業發展鏈上的位置前移且多元化,不再是以往的單一的財務核算,而是包含預算預測、風險管控等多種創造企業價值地活動在內的新型財務管理模式。它需要建立基于價值管理導向的全面的預算管理體系、除預算外的其他各種財務管理體系以及轉換員工對財務的認識,利用信息技術等工具完善管理途徑,并要求財務管理人員提升自我知識體系,提高財務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魏春紅.中國經濟新常態下財務轉型探討[J].中國總會計師,2015,05:36-37.
[2]“一帶一路”:機遇與挑戰(專題討論)[J].學習與探索,2015,06:89.
[3]劉洋,?紀玉山.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中國模式”的轉型升級[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5(5):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