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乃申 張旭杰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監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提高市政道路施工監理控制水平的措施,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市政道路;施工監理;存在問題;對策
1 市政道路工程監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1低估監理的作用
包括業主在內,忽視或低估監理的作用,業主現場代表甚至插手監理的工作。比如第一次工地會議制定的三方聯檢制度,本是一種很好的質量控制手段,但業主代表不管該部位或工序重要與否,全都實行三方聯檢,使得監理檢查后還必須經由他們再檢查,最后能否進入下道工序都要由他們決定。當監理發現給出的檢查結果無效后,便慢慢地不再抽檢。承包人也逐漸發現監理并沒有實際權力、地位,更不重視監理,致使許多事情承包人直接越過監理找業主,使監理的地位每況愈下,也加劇了監理在現場管理的難度。
1.2監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監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導致監理工作存在漏洞該工程對監理的要求比較高,然而,派駐的監理尤其是現場監理人員整體素質不一,復合型人才缺乏,導致施工監理過程中出現漏洞,影響了監理效率。主要表現在:一是監理部為了節約成本,部分采用外聘人員,這些人員很少會考慮到監理公司的聲譽和影響,容易滋生敷衍了事等行為,同時給施工單位偷工減料以可乘之機,使他們更加不重視監理工作。二是少數監理人員經驗少,沒有自己的立場和主見,對于設計變更的審核缺乏自己的意見,多是“同意上報”;對其申報的不合理之處也沒有核檢;對其報價也沒有自己的分析。對施工企業出現的問題,監理不果斷,督促處理整改不徹底、不到位;不善于發現問題,業主等上級部門發現問題后,監理反應不迅速,甚至持觀望態度。三是部分監理人員事中、事前控制的能力偏差。到施工現場隱蔽抽檢、巡查時,經常可聽到現場監理人員的回答“施工單位還沒有報驗”或在監理驗收抽檢時才發現問題。四是提前介入、事前預控做的不夠。不少監理人員由于經驗不足,開工前技術交底不到位,監理要求不明確,非要等到施工完畢后才對照規范進行檢查,完全是一個事后監理。這樣做導致工程返工量大、落實執行也困難,影響監理與承包人之間的關系,使他們產生誤解。
2 提高市政道路施工監理控制水平的措施
針對上述監理工作問題,在該工程項目施工中,我們監理單位應采取相應的對策措施,結果取得了較好監理效果。
2.1加強溝通協調力度
加強與業主和其他上級部門的溝通協調力度,最大限度地發揮監理的作用和權限。通過召開與業主的工作協調會,我們重申和進一步明確了監理的職責和權限,使業主和其他管理部門認識到監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們把該給監理的權力還給了監理,分清各自的職責權限,充分發揮監理的作用。另外,在檢查中,主動引導上級部門除繼續注重實體質量的檢測、數據分析和試驗資料的抽查外,還應加強施工過程的控制檢查,如對施工中出現的問題是如何發現的、如何分析的、又是如何處理的以及監理做了哪些工作,使監理的評價體系進一步優化改善,使之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
2.2加大監管力度
加大對工程監理人員的監管力度,確保工程監理公正、客觀、科學。建立各級崗位責任制以及相應的考核獎罰制度,杜絕監理工作中的敷衍行事和弄虛作假行為。對那些利用監理職權,工作不負責任、不能勝任監理工作的監理人員,堅決予以清退,并計入誠信檔案。加強對執業人員的培訓,提高業務素質。監理人員的素質是企業形象的窗口,對此我們進一步加強了對所屬人員的培訓。結合施工現場情況,我們主要抓好以下幾個環節的工作:一是及時、適時做好施工圖的熟悉、審閱工作。在收到全套施工圖紙后,我們馬上組織各專業監理工程師認真審閱圖紙,領會設計意圖,熟悉圖紙細節,明確工程監理的關鍵部位,對控制目標進行分解,編制分項工程、關鍵部位監理旁站規劃及實施細則。二是適時做好從業人員的不定期培訓。該工程工期相對較長,所有監理人員不但要應對常規性的工程技術問題,還要時刻注意與國家出臺新的法規、政策的結合。對此我們經常就工程質量通病,國家對新材料的使用、推廣應用新操作技術,對規范、圖集作較大調整時,適時對從業人員進行短期強化培訓,從而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2.3 加強內部管理
一是落實旁站制度,保證關鍵部位、關鍵工序的工程質量。監理工作的重點要放在事前控制,這是監理職能的要求。關鍵部位、關鍵工序的隱蔽、施工,監理人員要實行旁站、巡視或平行檢查,不能等到即成事實,待施工質檢報驗后才“秋后算賬”。因為關鍵部位、關鍵工序一旦形成,輕則做返工處理(如鋼筋尚未隱蔽),影響工期,重則違反強制性條文,留下工程質量隱患或永久缺陷。一旦出現需要采取事后補救的情況,即使主要責任在施工方,但也從側面反映了監理的業務水平、監理的深度、事前控制等方面能力的不足。所以,要制訂針對性強、符合所監工程特點的監理旁站計劃,并在實際監理活動中予以落實,更好地體現監理企業綜合水平和現場監理人員的良好素質。二是加強管理,嚴格驗收程序。監理是受項目業主的委托,對工程建設項目進行監督管理的社會組織。無論從隸屬關系還是從合同關系上,監理都不應為施工單位承擔質檢工作。不能讓施工企業的自檢流于只作資料的形式。監理每次驗收時,只要發現其不合格分項超出抽檢允許數量,就不要繼續往下進行驗收,必須要求其先進行整改。整改合格后再次驗收,監理除對驗收首次發現不合格項進行整改外,對所報驗收段也要重新全面抽驗。以此類推,直到抽驗合格為止。這樣才可以避免施工單位只改正監理提出部位,而對其他部位不予檢驗及整改的弊病,從而督促其質檢員認真驗收。
參考文獻:
[1] 李海,顧得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現場監理[M].北京:中國道路工業出版社,2010,(05).
[2] 馬洪民.最新市政道路工程監理規章制度全集[M].合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