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韜
摘 要: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展,采礦工程越來越受到企業技術施工單位的重視,本文從支護質量與頂板動態監測技術談起,解讀了采面支護質量與頂板監測的制度,論述了監測數據收集、分析、處理的制度,最后以設備的維護結尾。
關鍵詞:采礦工程;支護質量;監測技術
1 支護質量與頂板動態監測技術
1.1 制定礦壓觀測、支護質量監測所用儀器儀表、設備配備數量和維修檢測資金計劃。
1.2 組織實施采、掘工作面礦壓觀測與支護質量監測,對監測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并監督實施。
1.3 對特殊地點進行專項研究。對采煤和掘進工作面過斷層、富水區、破碎帶、孤島開采、大斷面切眼、交叉點、沿空巷道,編寫專題觀測方案,進行礦山壓力專項研究,對觀測進行分析總結,對特殊地點的頂板控制提出超前預防措施,嚴防重大冒頂事故的發生。
1.4 對錨網回采巷道的支護產品質量進行監督檢驗;對礦壓、安全監測儀器儀表,嚴格按照國家計量器具管理制度進行強檢。杜絕各類不合格品的使用。
1.5 對相關的礦壓觀測、支護質量監測技術資料、總結報告和監測數據等進行存檔管理。
1.6 嚴格管理資料文件,做好數據登錄,及時總結,監測數據、報告資料安全存檔。
2 采面支護質量與頂板監測
2.1 綜采工作面日常支護、頂板動態監測要求做到支撐牢固,站正完好,必須讓圍巖得到安全的控制,最大程度地降低冒頂事故,使得綜采功效提升,讓生產安全高效。
2.2 支護質量監測標準:主要監測指標分為支護監測指標、圍巖狀態指標和兩巷超前支護質量指標。支護質量監測指標主要是初撐力(主動支撐力),較大的初撐力能使支柱較快達到工作阻力,降低頂板下沉量,防止頂板早期離層破碎;端面距輔助指標包括支架工作阻力以及支架工作空間幾何狀態。
2.3 液壓系統工況(泵站壓力、液壓管路和密封件完好狀況)。
2.4 采高、綜采工作面圍巖狀態,冒區長度,端面頂板冒高、冒寬,煤壁片幫深度,片幫區長度。兩巷超前支護質量指標:煤壁超前20m范圍內支護完整,巷高不小于1.8m,有0.7m行人通道。按照作業規程規定加強端頭及超前支護。
2.5 特殊時期的支護質量與頂板動態監測:主要包括初采、末采撤面、工作面頂板初次垮落和初次來壓,該階段對每臺支架均要進行動態監測,其初撐力必須符合規定。
2.6 綜采工作面日常礦壓觀測方法:
2.6.1 支架阻力觀測 在測站支架的左、右立柱下腔、平衡千斤頂下腔設直讀式表測定阻力。
2.6.2 頂板動態觀測 在各測線處對頂板狀態作統計觀測,記錄采高、端面距、片幫深度等。
2.6.3 支架幾何參數觀測 采用目測普查,超標明顯處用工具進行測記,包括頂梁走向角及傾角、頂梁錯差。
2.6.4 兩巷超前支護質量監測 測量單體液壓支柱的初撐力或工作阻力。
3 監測數據收集、分析、處理制度
3.1 在礦井工作現場,進行支護工作,收集動態監測數據,隨時更新,在原始登記表報認真記錄所測量的數據,制作記錄表,添寫內容具體全面。根據工作要求和制度。
3.2 工區內,支護質量負責進行,動態監測數據收集完備,每班驗收,人員更替,認真交接,填寫記錄數據準確詳備,內容全面,按實際情況填寫,實事求是,一絲不茍。
3.3 現場驗收員每班記錄原始數據,認真填寫,監測記錄呈交礦壓組,礦壓組將監測數據統一處理,入檔保存。
3.4 經過計算機處理,完整的監測數據打印成表,逐一日報。日報表的評價就有了重大的參考意義,煤巖穩定性,工作面支護的質量一覽無余,存在著的問題,整改措施、提出來的建議,由分管領導簽署意見,存檔備查。
3.5 工作面安裝、撤面必須對液壓支架初撐力進行動態監測,對液壓系統完好情況進行統計觀測,并將監測記錄保存。
4 提高支護質量的對策
4.1 建立一套合理的錨桿劫掠設計方法。隨著新奧法、收劍約束法在國際上的流行,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都采用了“地質力學評估-計算機數值模擬進行初始設計-現場施工、監測-信息反饋、修改完善設計”的設計方法。
4.2 選擇合理的錨噴支護結構。由于井下地質條件復雜,巖體結構多變,在應用錨噴支護技術時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分析,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錨噴支護結構。開發推廣適用性強的錨噴聯合劫掠形式,如錨噴網支護、錨噴網加型鋼聯合支護等。
4.3 進一步研究錨噴支護機理,完善劫掠工藝。研究高強度噴射混凝土及高強度的錨桿、錨索等支護材料,以解決深部巷道錨噴支護問題。
4.4 完善錨噴支護的監測工作。錨噴支護是一種隱蔽性很強的工程,只有完善錨噴支護的監測工作才能確保巷道的安全可靠性。
目前來看,我國雖然煤礦資源比較豐富,分布在國內的各個地區,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隨便浪費這一資源,如果我國的礦產開采的技術不先進,那么煤礦的開采率會導致下降,如果這樣下去就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的現象。所以,我們應該積極的學習外國的先進開采技術。
總之,采礦工程需要嚴謹的工作態度,煤礦井下設備維護保養的工作必須嚴格遵守制度,及時清除設備故障,保證安全生產,為單位、為祖國的發展盡應有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史貴棟.現代化采礦工藝技術在采礦工程中的應用[J].科技展望,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