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希遠
摘要:伴隨我國宏觀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企業的實力也在不斷增強,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成為必然要求。2008年以來,中國企業“走出去”開始提速,特別是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國家對企業進行境外投資放寬管制,2015年中國企業對外投資金額首度超過吸引外資金額。截止2016年年底,對外直接投資累計金額達到1.2萬元美元,境外企業資產總額超過5萬億美元。對外投資流量連續10年持續增長,現已高居世界第二位,存量居世界第八位。目前,海外中國企業已達3萬多家,分布在全球188個國家和地區。本文將探討我國企業推進國際化發展戰略的必要性和相關舉措。
關鍵詞:中國企業;國際化;措施
1企業推進國際化戰略的必要性
1.1促進企業持續長遠發展
國際化可促進企業的持續長遠發展。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生產能力的提高,在國內市場日趨飽和,發展潛力有限的情況下,專注于國內市場將限制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企業為了尋求更廣闊的市場與發展空間需要走向國際市場,以此尋求更多的發展機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得不同國家的消費者在需求偏好和消費習慣上有趨同的傾向,這為企業通過國際化將產品和服務推向全球市場提供了基礎。從產品國際化營銷,逐步走向品牌的國際化,這是企業走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1.2形成規模經濟
國際化可以促進企業形成規模經濟。由于面向全球市場生產,隨著產量的增加,在一定的產量范圍內,固定成本的變化不大,新增產品可以分擔更多的固定成本,從而使單位產品的成本不斷降低,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單位產品利潤增加,加上總產量擴大,將獲取巨大的利潤,形成規模經濟效應。規模經濟效應是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的利器,由于背靠巨大的中國市場,企業本身已形成一定的規模經濟效應,加上原材料和勞動力價格較低,產品價格相對國際市場價格有比較競爭優勢,在不斷拓展國際市場時,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規模經濟效應得到進一步發揮。因此國際化有利于中國企業發揮規模經濟效應,提升經濟效益。
1.3降低企業成本
國際化可以使企業降低成本,使企業獲取更多利潤。企業可發揮全球配置資源的能力,在海外市場尋找更優質和更低廉的資源,包括原材料、勞動力和技術等,以降低生產成本,獲得低成本優勢。另外,通過國際化戰略,建立國際化品牌也可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比如可口可樂就通過品牌國際化在二十年里節省下近億美元的營銷成本。
2企業走向國際化的措施
2.1樹立國際化發展意識
企業要發展壯大就必須放眼于全球市場,樹立國際化、全球化的意識是企業走向國際化的前提條件。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也在不斷加強,各國經濟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更加密切,中國經濟越來越緊密的與世界經濟融為一體。企業樹立國際化的意識,就是要發揮全球配置生產資源的優勢,融入國際化分工,走向國際市場,不斷拓展國際化經營的深度和廣度。在當前中國經濟產業轉型升級,結構調整的新階段,樹立國際化意識更顯重要。企業要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通過海外新設分支機構或投資并購的途徑,獲取新市場、新技術。企業要把握全球經濟發展的趨勢,抓住資本、技術、市場格局變化的機遇,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加快企業國際化經營步伐,促進企業持續發展。
2.2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國際化經營能力
企業國際化之路必然充滿挑戰,國際市場的競爭也更加激烈,中國企業需要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國際化經營能力,才能應對各項挑戰和競爭。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面臨的經營環境更加復雜多變,對科學決策的要求更高,因此需要有一套提高決策水平的體制機制。企業需要在董事會的運作、總經理的經營管理授權上進一步規范和優化,加強風險管理,規避經營風險。特別是在重要投資項目決策上,要有專業、科學的評估和決策制度,確保投資能獲得合理回報。
為了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需要加強國際化人才培養。企業需要加快培養具有國際化知識結構和技能的復合型人才,特別是熟悉海外經營所在地語言、法律、社會和經濟環境、文化風俗習慣等方面的人才。另外,在國際化項目的管理,包括人員的派駐管理、本地化人員的聘用、考核激勵、后勤保障等方面,都需要進行精心合理的設計。
2.3加強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
國際化必然面臨更廣泛的技術和品牌競爭。當前各國應對全球競爭,都提出了自己的技術革新計劃,比如德國率先提出和推動的工業4.0革命,目的就是確保其工業制造能力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維護其工業產品的技術和品牌形象。中國企業在技術和品牌上處于后發優勢,更需要加強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追趕行業領先企業。中國企業要樹立全球競爭的理念,逐步建立全球的研發體系,實現企業發展由成本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由依靠傳統比較優勢向創造新的競爭優勢轉變,改變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低端地位和形象,培育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知名品牌。
2.4積極履行好社會責任
中國企業走出去要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西方國家大多對就業和環境保護非常重視,中國企業在人員聘用上要兼顧本地化人員比例,創造就業機會,在生產活動中注意職工勞動保護,維護職工權益;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還要始終做好環境保護,如果可能多使用節能環保設施,同時在這兩個方面也可多做宣傳,贏得當地的認可,提升企業形象,這都將有助于企業生產活動的順利開展。中國企業要識別國內與國外相互之間的文化差異,除了遵守法律規定,還要尊重當地的宗教、習俗,加強文化交流。中國企業還要積極參與當地社區建設,努力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為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3結語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有了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持,中國企業國際化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但與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相比,中國企業的國際化仍處于起步階段,國際化經驗仍然不足,面臨的競爭壓力和挑戰仍然很大。企業需要充分認識到國際化的必要性,把握歷史機遇,融抓住新一輪全球分工調整機會,樹立國際化的意識,努力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國際化經營能力,加強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在國際化推進過程中注重社會責任履行,最終實現企業的國際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