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勝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縣規模化畜禽養殖業的迅速發展,養殖場污染日益嚴重,嚴重制約了我縣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從源頭控制畜禽養殖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實施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的環境影響評價已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結合豐順縣實際工作針對畜禽養殖場環評中的選址和水、空氣和固廢等關注問題進行剖析。
關鍵詞:畜禽養殖,環評,污染防治
1 場址可行性分析
根據《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HJ/T81-2001)的規定,禁止在下列區域內建設畜禽養殖場:①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及緩沖區;②城市和城鎮居民區,包括文教科研區、醫療區、商業區等人口集中地區;③縣級人民政府依法劃定的禁養區域;④國家或地方法律、法規規定需特殊保護的其它區域。
此外,新改擴建的養殖場選址應避開上述規定的禁建區域,在禁建區域附近建設的,應設在上述規定的禁建區域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向或側風向處,場界與禁建區域邊界的最小距離不得小于500m。在進行畜禽養殖項目選址可行性分析時,除了產業政策和環境容量分析外,還應對上述規定進行逐項分析論證項目選址,確保選址合理。
2 各類污染物及其防治措施
2.1 大氣污染物及其防治措施
2.1.1 惡臭
惡臭是養殖場最主要的大氣污染物,也是環評工作的重點之一。惡臭成分復雜,環評中一般選擇臭氣濃度和氨氣、硫化氫來表征惡臭污染的綜合指標。根據核定氨氣和硫化氫的無組織排放量,依據大氣導則的規定,采用推薦模式計算大氣環境防護距離,同時還應進行衛生防護距離分析。環評報告中應注明在核定的防護距離內,相關管理部門不得規劃建設居民點、學校等環境敏感點。惡臭的控制可從糧食選用、使用除臭劑、糞便日產日清、綠化等方面考慮。
2.1.2 油煙
油煙來源于食堂,其濃度和產生量與灶頭數量、凈化率有關。一般均為小規模食堂,采用較好的油煙機處理后,均能符合《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相應要求。
2.2 水污染物及其防治措施
2.2.1 水污染物源強
養殖場廢水主要分為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畜禽養殖場生產廢水來源于畜禽舍沖洗水、畜類的尿水等,其產生量與養殖類別、方式和水平有關。養豬場采用水沖糞方式通常每頭豬水量為20~30L/d,養雞場每只雞沖洗水為1.1~1.25L/d。生產廢水的水質與畜禽場清糞方式有關。以豬場為例,干清糞的污水可達CODCr10g/L,BOD56g/L,SS5g/L,氨氮1.2g/L,而采用水沖糞、水泡糞濕法清糞工藝的養殖場,其產生的污染因子濃度更高,我縣已禁止此類工藝。至于生活污水,其用水參考《廣東省用水定額》即可。
2.2.2 水污染物防治措施
養殖場的廢水亦是公眾關注的一個焦點。養殖廢水的處理模式可歸納為三種:還田模式、自然處理模式和工廠化處理模式。畜禽糞污還田作肥料是一種傳統的、較經濟有效的處置方法,可以達到零排放,是我縣重點推薦的一種處理模式。自然處理模式主要采用氧化塘、土地處理系統或人工濕地等自然處理系統對養殖場廢水進行處理,需要有較大的用地面積。就我縣養殖廢物的嚴重污染和不容樂觀的治理現狀,環評中一般要求養殖廢物資源化與“零排放”。
2.3 噪聲及其防治措施
畜禽養殖場噪聲源主要為畜禽在饑餓或受到驚嚇等情況下產生的叫聲,若能遠離居民區等敏感點,一般通過墻體隔聲、綠化降噪、加強管理等措施和距離衰減,對外界的影響有限。
2.4 固體廢物及其防治措施
固體廢物來源于畜禽養殖場畜禽糞便、病死畜禽、生活垃圾。
2.4.1 畜禽糞便
畜禽糞便產生量與養殖場性質、飼料成分、飼養方式和管理水平有關。規模化養豬場平均每日每頭排泄糞便2.0kg,規模化養雞場平均每日每只排泄糞尿0.12kg。根據HJ/T81-2001文件規定,采養殖場糞便可采取堆肥發酵法、干燥法和焚燒法等。以豬場為例,豬糞及厭氧發酵的沼渣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氮磷鉀元素,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根據“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原則,環評可推薦采用堆肥發酵后,將豬糞和沼渣送至有機肥生產線加工有機肥。畜禽糞便的貯存應嚴格執行HJ/T81-2001中的相關規定。
2.4.2 病死畜禽
病死畜禽的產生量與飼養管理和疫病防治水平有關。通常,規模化養豬場病死率小于0.1%,養雞場病死率小于0.2%。根據我縣的實際情況,對病死畜禽的主要做法是:病死畜禽尸體要及時處理,嚴禁隨意丟棄,嚴禁出售或作為飼料再利用;養殖場應設置2個以上安全填埋井,填埋井的具體結構和填埋處理要求應嚴格執行HJ/T81-2001中的相關規定。
2.4.3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按0.5kg/d計,交給環衛部門處理即可。
3 結論
環境影響評價作為畜禽養殖場前期工作中極為重要的一環,畜禽養殖環評的主要關注點為選址可行性及惡臭、廢水、固廢的產排和處理措施,報告中應對此類章節進行重點分析和論述。養殖企業落實環評中提出的各項污染治理措施后,除了實現畜禽養殖戶的良性發展和經濟回報,更重要的是能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對保護我縣榕江北河的水質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凱軍.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技術與政策[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2]HJ568-2010.畜禽養殖產地環境評價規范[S].北京:環境保護部,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