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國內大部分油田在三維地震資料品質較差的區域,利用現有技術手段準確落實低幅度構造圈閉,給實際工作帶來了困難。針對這些難點,綜合應用時間切片技術、曲率、相干、三維可視化、地質模型正演模擬技術、地質模式指導下的構造解釋技術、精細構造成圖技術,在莫11井區北部構造的識別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該套技術組合在類似地區的低幅度構造圈閉識別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地震資料品質;圈閉;地質模式;構造解釋
莫北油田位于沙漠腹地,三維地震資料采集時間較早,且是不同年代、不同批次、不同觀測系統、不同施工儀器、采用不同的采集方式完成的,資料品質差異較大。整體屬于地震資料的低程度(低信噪比)區,給精細落實構造及斷裂帶來困難。莫11井區構造共進行過多輪的地震解釋,沒有發現構造圈閉,未做進一步的評價工作。在新一輪研究的基礎上,應用新處理的三維地震資料,應用時間切片、曲率、相干等(物探)技術,在地質模式指導下進行構造解釋,最終落實了有利圈閉。
1 地震資料品質低區域低幅度構造圈閉的識別方法
隨著地震解釋軟件功能的逐漸強大,給三維地震解釋提供了很多便利,特別是切片技術、相干體技術、全三維地震解釋技術及可視化立體顯示技術等大大提高了地震解釋的精度,然而先進的地震技術的應用需要較好的三維地震資料作為基礎,針對本區這種三維地震資料品質較差的情況,需要多種方法聯合解釋,才能達到準確識別圈閉的目的。
1.1 時間切片、曲率、相干、三維可視化方法
在三維地震資料品質較好的地區,斷裂系統的解釋主要依靠三維地震數據體,一般是采用點-線-面-體的解釋流程。具體方法是先應用切片技術從平面上抓住大的斷裂系統,再從剖面解釋中分別從主測線、聯絡測線和任意線多個角度來落實斷點。
時間切片相當于地質露頭的橫向切片。每一張水平切片反應不同時代的地震相位在平面上展布的形態,包括地震的相位、頻率和振幅特點,在水平切片上,不僅同一條斷層的走向可以清晰的顯示,而且反射波同相軸的中斷、錯開、分開、合并、扭曲和強相位與振幅轉換等都能清晰的反應。
曲率是曲線的一種二維特征,它描述了曲線上某點的彎曲程度。斷層在常規地震剖面上表現為同相軸的微小變化、扭曲、振幅突然變弱等特征,利用這些微小的變化在地震同相軸曲率屬性上表現為線性構造,進行小斷層識別,它們對刻畫地質體輪廓、分層結構、斷裂系統等非常有效。
地震相干數據體技術就是通過計算三維數據體之間的相關性來判別地質體的連續與否,這是一種求同存異的方法,可以達到突出部相干性的效果。相干體是對地震道之間相似性的數學描述,是一種新的地震屬性體。相干體技術研究的是三維數據體中的不連續性特征 ,可在三維地震解釋之前,了解研究區內斷層的展布情況,縮短三維解釋周期,提高解釋效率和精度。
1.2 地質模型正演模擬技術
在地震資料解釋中,正演模擬主要用于解釋方案的驗證和特殊地質體的識別,質條件對模型的建立至關重要。首先,根據鉆/測井資料、地震資料,結合前人研究陳果,建立地質模型,選擇合適的參數(子波、激發、接收方式)并進行正演;然后將正演的結果進行資料處理(如偏移歸位)得到模擬的地震記錄。顯示的是模擬的正演結果。模擬結果表明,在沒有西山窯煤層與有煤層的模型中,相同地震子波主頻,小斷層的地震分辨率受煤層的影響變差;斷層斷距越大,地震波同相軸扭曲或錯斷越明顯。
1.3 地質模式指導斷裂解釋方法
地質模式與構造解釋的關系體現在物探資料與地質資料的充分結合,一方面,要求利用地質模式對地震資料進行合理的解釋,即包括平面和剖面上斷層組合關系的合理性和構造圈閉的規律性。另一方面,地震解釋也為已有的地質模式提供依據,特別是針對相似區塊的地震解釋有指導意義。
1.4 采用變速成圖技術進行速度場的構建和平面成圖
本次研究利用模型速度場建場變速成圖方式進行速度研究。其原理是利用模型模擬迭代法,即采用實際的地質模型,模擬野外采集、靜校、處理等過程,對每一個共中點道集,自上而下對地質模型的每一層,用計算機模擬地震波每一道的激發、投射、反射、接收過程,計算出理論疊加速度,再和實際的疊加速度比較、反復迭代,直到兩者吻合,即可求出每層的層速度和真傾角。
2 效果分析及結論
運用以上技術,在莫11井區新發現多個有利圈閉。指導了在莫北凸起相似區塊的構造解釋的方法。目前在準噶爾盆地腹部地區地震資料低品質相對較差,特別是在一些油氣田的外圍區,由于三維地震資料采集時間較早且范圍不大,對落實一些資料邊部的圈閉有一定的局限性,合理應用切片、曲率等技術,綜合應用地質模式指導構造解釋能解決先天地震資料不足的問題,該系列方法在類似地區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參考文獻:
[1]Roberts A.Curvature attribut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3D interpreted horizons[J].First Bresk,2001(2):85-100.
[2]苑書金.地震相干體技術的研究綜述[J].勘探地球物理進展,2007(1):7-11.
[3]姜秀清,等.模型技術在地震解釋中的應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2(37):189-191.
作者簡介:
甘衫衫(1988- ),女,漢族,湖北隨州人,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助理工程師,碩士,油氣田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