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宇 蔣林杰 龔鵬飛
摘要:我國實行小型汽車駕駛人自學直考制度可能面臨考試預約制度的設計、教練車的獲取、教練員執業方式的變革、學習場地的建設與駕駛風險承擔等諸多問題。根據歐美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和我國的實際情況,我國小型汽車駕駛人考試制度改革的總體方向應當是:增加適應實際考試項目,提高駕駛人應變能力;增加惡劣天氣下的考試項目;合并科目=與科目三考試內容,完善考試評分規則。進一步優化考試預約制度,打通考生直接預約渠道。通過對公共學習場地和教練車的整合、設立專門的保險制度轉移自學駕駛的風險等措施保障自學直考制度的實施。
關鍵詞:自學直考;駕考合一;駕駛證中領;教練員;教練車
近年來,人民群眾對駕駛培訓和考試的需求也隨之迅速增長,公民日益增長的駕考培訓需求與傳統的駕考合一制度間的矛盾加劇。為進一步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迅速增長的駕駛培訓和考試需求,提高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考試工作服務管理水平,推進駕駛人培訓考試制度改革,公安部于2015年11月30日發布了《關于推進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考試制度改革的意見》,該意見對駕考培訓及報名作出了重大修改,并明確提出在有條件的地方,試點非經營性的小型汽車駕駛人自學直考。駕考合一制度指個人在經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管理的駕校教育培訓后,由駕校統一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車輛管理所預約駕駛考試,通過考試后取得駕駛證的一種制度。與之相對應的是自學直考制度,自學直考制度指個人在使用加裝安全輔助裝置的自備車輛,在具備安全駕駛經歷等條件的隨車人員指導下,按照指定的路線、時間學習駕駛,并自己向車輛管理所預約駕駛考試,通過考試后取得駕駛證的一種制度。
一、推行自學直考的必要性:
(一)駕考合一制度逐漸與國情不符、易滋生腐敗
我國的駕考合一制度始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是計劃經濟時期的產物,在當時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隨著我國經濟制度過度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公民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的方式去從事各種社會活動。駕考制度在這樣的巨大變革下一成不變、缺乏創新,其機械化、僵硬、缺乏人性化的缺點暴露無遺,而且將駕駛證考試與駕校培訓捆綁的做法更是違背了大多數考生的意志,考生對此怨聲載道。在駕校學習駕駛技能時,往往是一個學員在練習,四五個學員在旁觀或者隨車等候,學員在駕駛室內實際操作的時間是極少的。而且由于學員的年齡、性別、年齡不同,其領悟能力、學習能力也是參差不齊,大部分駕校對練車的時間采用的是平均分配的方式,這種分配方式嚴重忽略了學員的差異性,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駕考合一制度造成了駕校對駕培市場的壟斷,考生學習駕駛技術的成本大大增高,單一的培訓渠道還使得車輛管理所易被駕校綁架,形成腐敗的食物鏈。部分條件簡陋、教練員水平低下、無訓練場地的“黑駕校”混雜在市場中,這樣的駕校往往忽視行業規范、搞惡性競爭,為降低培訓成本,修改教學大綱,在一輛教練車上安排十幾個學員練車,縮減了培訓時間,學員往往在未完全掌握駕駛技能的情況下便去參加考試,駕校通過長期與車輛管理接觸所形成的利益關系,發生權錢交易,為駕駛技能不過關的駕校學員取得駕駛證。
(二)自學直考制度的法律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9條第2款規定:申請機動車駕駛證,應當符合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的駕駛許可條件;經考試合格后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發給相應的機動車駕駛證。《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規定:學習機動車駕駛,應當先學習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考試合格后,再學習機動車駕駛技能。在道路上學習駕駛,應當按照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路線、時間進行。在道路上學習機動車駕駛技能應當使用教練車,在教練員隨車指導下進行,與教學無關的人員不得乘坐教練車。學員在學習駕駛中有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或者造成交通事故的,由教練員承擔責任。上述兩部法律法規對駕駛證許可的兩個條件作出了規定:一是符合國務院公安部門的駕駛許可條件;二是考試合格。綜上,現有的國家法律法規并未明確將通過駕校培訓作為申請駕駛證許可的前置條件。
二、自學面臨的問題
(一)公共學習場地資源匱乏
我國的機動車駕駛人考試中場地技能考試和道路駕駛技能和安全文明駕駛常識考試對學習場地和設備的依賴十分明顯。尤其是在電子考試評判設備加入到考試后,考生需要不斷對電子考場進行模擬訓練,才能掌握通過考試的技巧。
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目前駕校占據了大部分的學習場地,只有少數的公共場地留給公眾使用。駕駛訓練隊場地、設備的依賴性強,然而公共資源卻相當缺乏。駕駛訓練的方式方法取決于考試項目的設置和評判模式。場地技能和道路駕駛技能考試的智能評判程度較高,這就要求學員的駕駛訓練適應考試的風格。推行自學直考,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自學者如何便捷地獲取學習場地。因此,推行自學,首要面臨的問題是公共學習場地資源匱乏。
(二)教練車、教練員依賴駕校生存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規定,在道路上學習機動車駕駛技能應當使用教練車,在教練員隨車指導下進行。必須滿足“教練車+教練員+學員”的模式。《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交通部令2016年第51號)及《機動車駕駛培訓機構資質條件》(GB/T30340)規定:申請從事普通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業務的應當具備健全的培訓機構、必要的教學車輛、設施、設備和場地等條件,也就是駕駛教練即便取得從業資格也必須依托駕校才能開展駕培工作。在這樣的體制下,駕駛教練不具備單獨執業的條件和能力,這相當于間接斷絕了私人教練員的生存空間。脫離了駕校,學員往往不能獲得合法的教練員的指導并在符合標準的駕駛訓練用車上練習駕駛技能。因此,推行自學,面臨的第二個問題則是如何獲取教練車、教練員。
(三)自學駕駛風險大且無人承擔
根據《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交通部令2016年第51號)的規定,教練員分為理論教練員和駕駛操作教練員,對學員進行隨車指導的便是駕駛操作教練員。駕駛操作教練員應當持有相應的機動車駕駛證,年齡不超過60周歲,符合一定的安全駕駛經歷和相應車型駕駛經歷,熟練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規、駕駛理論、機動車構造、交通安全心理學和應急駕駛的基本知識,熟悉車輛維護和常見故障診斷、車輛環保和節約能源的有關知識,具備駕駛要領講解、駕駛動作示范、指導駕駛的教學能力。學員上道路練習駕駛技能必須在教練員的指導下進行,且一旦出現道路交通違法行為或發生道路交通事故也是由教練員承擔責任,相當于教練員承擔學員的權利義務。一旦放開自主培訓,陪伴駕駛人的資質遠遠低于專業教練員,不適合承擔學員產生的違法或事故責任。因此,推行自學,面臨的第三個問題則是教練員如何承擔駕駛風險。
三、直考面臨的問題
(一)考試預約管理工作存在漏洞
目前,機動車駕駛人考試預約排考的權利主要由交通管理部門的車輛管理所掌握,考生所掌握的主動權較少。部分駕校為招收更多的學員,獲取更多的利益,會想方設法從車輛管理所爭取到更多的考試計劃人數,考試預約的方便與否成為學員選擇駕校時的一項重要條件,容易出現權錢交易。同時,部分車輛管理所的考試能力不能滿足考生的考試需求,考試預約難、排隊時間長,考試的供需矛盾突出,考生通過關系、熟人預約排考的現象嚴重,甚至出現了專門從事替人預約考試牟取利益的非法中介,嚴重擾亂了駕考市場。在這樣情況下,考生自主預約考試成功的機率是極低的。因此,推行直考,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則是考試預約管理工作存在漏洞。
(二)考試不能考察駕駛人掌握的實際技能
眾所周知,考生參加駕考培訓是為了通過機動車駕駛人考試,考試的內容決定了考生實際掌握的技能,考試的制度決定了培訓的方式與程序。我國的駕駛證考試內容涉及駕車技術的方方面面,但是,部分駕校為了提高通過率,強調的是利用捷徑通過考試。以側方位停車考試為例,駕校要求學員通過地面上劃定的點線為參照物,讓學員記住倒車的起始點,通過后視鏡觀察點位,調整方向盤轉動的圈數,背誦書本化的考試技巧。但是,等到通過駕駛證考試后,在實際生活中,很多考生仍然不會側方位停車,不得不重新學習和摸索。
四、歐美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
歐美發達國家的小型汽車駕駛人考試一般不要求指定駕培機構(低齡學員除外),并且實際操作考試主要為道路駕駛項目和人工評判模式,學員通過體檢和鏈考試后取得學習駕駛證即可上道路練習駕駛,陪伴者既可以是有資質的駕駛教練,也可以是普通駕駛人。
(一)模式特征
普通駕駛人陪伴駕駛訓練這種駕培模式,普遍存在北美和澳洲地區,其本質是學員持學習駕駛證在道路上練習駕駛,副駕駛是持有同等準駕車型以上并有一定駕駛年限的普通駕駛人。該模式中學員不要求使用專門教練車和專業教練員,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駕駛人自主培訓模式。
(二)基本要求
學員在道路上行駛需要遵守一系列的駕駛限制條件:一是限定最高車速,如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規定學員最高車速不超過90公里/小時(或更低的路段限速要求);二是血液酒精含量為零;三是行駛路線設置,如加拿大規定禁止駛入高速公路;四是不允許使用任何形式的移動電話;五是車內其他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六是必須張貼學車專用標識;七是行車過程中不得牽引其他車輛。
(三)責任義務
普通駕駛人陪伴駕駛訓練是一種受限制的駕駛行為,駕駛訓練中發生的交通違法行為或交通事故有學員全部承擔,陪伴駕駛人僅僅起到指導、監督學員駕駛行為的作用。北美地區學員一般采用私家車進行駕駛訓練,由符合陪伴駕駛人要求的親友在一旁指導,駕駛過程中一旦被查處交通違法行為或違反學習駕駛證限制條件的行為,按照學習駕駛證規定進行處罰或記分。
五、我國小型汽車駕駛人學習和考試制度改革方向
(一)增加適應實際考試項目、提高應變能力
1.我國機動車駕駛人面臨的路況復雜,并且我國的普法教育相對落后,很多人法律意識淡薄,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時常發生。針對我國實際情況,我國的駕駛證考試內容應該更加貼近現實,旨在幫助考生養成符合我國國情的駕駛習慣。在真實的道路上,考試員根據當時的路況直接對考生作出考試要求,考察考生在沒有畫定點和線的真實路面上能否正常的進行駕駛,同時加強對考生駕駛行為習慣以及遵守交通規則的考核,這樣的考核才是真正有意義的。駕駛人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時受地形、光照、天氣等條件的影響,在惡劣天氣和復雜路況駕駛機動車是每個駕駛人應該掌握的技能。
2.改革中可以將科目二科目三兩者將結合,保留原有的考試項目,在實際的道路上由考試員根據當時的道路狀況與交通狀況直接提出考試要求,考察考生在沒有畫定點和線的真實路面上能否進行場地和路面駕駛,同時取消考試中的一些苛刻規定,不用一棍子打死,而采用扣分的機制。因此,推行直考,面臨的第二個問題則是考試不能考察駕駛人掌握的實際技能。
(二)通過市場和調控整合公共學習場地
缺乏公共學習場地是制約公民自學直考的一大難題,改革之中通過增加以下途徑解決:
1.是鼓勵駕校向自學直考考生開放部分訓練場地,考生可以租賃駕校的訓練場地來練習駕駛技能。
2.是鼓勵社會團體、企業、個人利用閑置土地投資興建營利性的駕駛訓練場,自主經營,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彌補公共學習場地的市場空白。
3.是由政府財政出資興建一批公益性的學習場地,安排專人管理,實行統一廉價收費,幫助大多數公民實現自學直考的愿望。
(三)改革教練車獲取制度
公安部第139號令對《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作出了修改,作出以下規定實行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駕駛證自學直考的地方,申請人可以使用加裝安全輔助裝置的自備機動車學習駕駛技能,自學人員上道路學習駕駛前應到公安機關免費領取學車專用標識和學習駕駛證明。在自備機動車上加裝安全輔助裝置須對機動車作出一次大的改裝,破壞車內結構,影響車輛美觀,多數駕駛人僅僅需要在學習駕駛技能階段加裝安全輔助裝置并且不希望自己的愛車進行改裝,同時對私家車加裝安全輔助裝置的規范性難以把控。筆者建議通過以下途徑進行解決:由政府投資興建相當數量的符合各項技術標準的專門教練車輛,安排專門機構進行管理,公民在需要自學駕駛技能時,通過相關部門出示的證明到此機構去租賃專門教練車進行駕駛技能的練習。
(四)探索自學駕駛風險轉移制度
在駕駛訓練中,學員對駕駛技能的不熟悉,往往會發生交通違法行為或交通事故。當違法行為發生在駕培機構組織的訓練中時,教練員和駕培機構作為學員權利和義務的承擔者,通常會承擔學員的違法成本和交通事故的賠償責任,練車產生的風險由駕培機構規避。當違法行為發生在學員自學駕駛技能的過程中時,隨車指導人員不具備承擔學員權利和義務的素質和能力。在自學駕駛過程中產生的風險可以通過設立專門的保險制度來轉移。設立保險制度一方面為保險公司提供了新型的營利項目,另一方面規避了學員自學駕駛過程中的風險,實現了保險公司與學員的雙贏。
六、結語
在未來較長的一個階段內,我國的小型汽車駕駛證申領數量將會保持在高位狀態,由此帶來的公民日益增長的駕考培訓需求與傳統的駕考合一制度間的矛盾會日益加劇。在此背景下,公安部通過的第139號令《公安部關于修改<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的決定》中對自學直考制度的開放順應了人民群眾的需求。自學直考制度作為對駕考合一制度的強有力補充逐漸走進公眾視野,愈發的被認同。增加適應實際考試項目,提高駕駛人應變能力;增加惡劣天氣下的考試項目;合并科目二與科目三考試內容,完善考試評分規則;進一步優化考試預約制度將是我國小型汽車駕駛人制度改革的總體方向。對公共學習場地和教練車的整合、設立專門的保險制度轉移自學駕駛的風險等措施是自學直考制度實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