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忠錦
摘要:民用建筑電氣即通過現代化的電氣技術,打造人性化的、適合人們生活需求的電氣系統,充分保障人們在學習、工作、生活等過程中能安全用電。當前社會,電能供需矛盾緊張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要改變這一現狀,首先就應合理降低電能消耗量。在現代民用建筑電氣照明設計中充分融入節能、環保、經濟、安全、優化等理念,達到合理化降低電能消耗量的目的,不僅是當前應充分重視和研究的問題,也是未來現代民用建筑電氣實現綠色健康發展的主要趨勢。因此本文主要就對民用建筑電氣照明系統節能技術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民用建筑;電氣照明系統;節能技術
1民用建筑電氣照明節能基本概述
我國城市現代化步伐仍不斷加快,建筑總體面積持續增大,人們對居住建筑舒適、智能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建筑能耗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約為1/4,其中照明系統占20%,僅次于通風、電梯系統,照明系統具有較大的節能潛力。國家建設部近期表示,計劃2020年全國新建樓宇建筑綜合能耗下降35%,建筑光照節能已成為較為緊迫的任務。國內外建筑電氣節能技術已逐漸向智能化、集約化發展,部分地區甚至已建成樓宇自動化智能管理系統,以LED照明燈為代表的節能技術已得到普及。就目前工程實際應用來看,建筑電氣系統照明系統節能措施主要包括合理安排用電需求,利用峰谷差降低系統中不必要的用電,引入先進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構建建筑電氣綠色節能照明系統,依據室內光照度、居民起居需求動態調節控制照明系統等。
2照明系統節能問題解決目標
照明的主要目的在于營造溫馨、舒適的環境,調節人工作、學習、休閑心情,緩解緊張的工作壓力。但在許多高層民用建筑中,照明系統設計理論仍相對滯后,無法與現代高層民用建筑發展相接軌,照明系統光源、燈具類型選擇不合理,匹配性能差、職能節能控制管理水平低、綜合服務差等問題,不僅造成巨大的電能資源浪費,還極大的影響人們的正常工作、學習、休息質量。白熾燈漸漸被市場淘汰,新型的光源被運用到實際工程中?,F在越來越多的辦公、車間、商場等公共建筑內大量使用LED燈具。它的特色有超低功耗、壽命長、低碳環保、光色多變換、響應時間極短,相同照明效果比傳統節能燈節電60%以上。
3民用建筑電氣照明系統節能技術分析
3.1光源設置的合理性
如今民用建筑的設計過程中,由于照明場所的不同,所以選用的光源也各不相同,光源要設置合理,并進行精準地選擇。通常來說,誤導光源選擇的重點因素是光源的明亮度、形狀、顏色、類型、尺寸,實施安裝的地點、啟動反應時間、漫反射光源與否、使用時長以及燈具等設備的價格,一般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考慮:光效要求:光效要求較高的地方,比如辦公場所,對其光源的選用,必須保證較高的顯色指數和亮度。直管熒光燈就能滿足這種類型的需求,這種燈管亮度較高,顯色指數較高,制造成本較低,節能效果很好,能源消耗遠遠低于白熾燈。使用頻率要求:照明使用頻率較高的地方,可以選用金鹵燈或者高壓鈉燈。這種類型的燈管是一種接近日光色的新光源,它顯色性能好、發光效率高、使用時間長,節能效果非常好,能達到減少能源消耗的目的。特殊需要:在一些特殊場所對光源有一些特殊要求,比如用于消防應急照明的消防疏散指示燈和出口標志燈,對它們的特殊要求就是應急時間長,高亮度,具有斷電自動應急功能。防疏散標志燈是消防應急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照明工具,具有亮度極高、能耗不大、使用壽命較長等特點,通常采取發光板和發光二級管(LED)。此外,照明中有一種類型的光源,能源消耗比較多,它就是熱輻射光源,它是發光物體在熱平衡狀態下,令熱能轉化為光能的光源,像白熾燈。由于能源消耗較大,不符合節能設計的要求,一般不太常用。
3.2完善節能控制方式
針對室內面積較小的民用建筑,可采用一燈一控或二燈一控的方式,在條件允許的地方可采用可變光節能控制;針對室內面積較大的民用建筑,可實行多燈一控的方式,對民用建筑電氣照明設備進行分區或分組控制,同時可在民用建筑電氣照明設計中適當考慮一定數量的照明子系統;針對民用建筑走廊、過道等重點照明場所,可采用定時開關的設計方式進行照明控制,對于一些自然采光條件較好的位置,可充分利用天然采光的優勢,設計具備光電智能控制的自動化光控器。
3.3加強太陽能等新能源的利用
太陽能是一種高效、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陽能代替不可再生能源,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轉化率,進而實現資源節約的目的。在民用建筑電氣照明系統中,合理開發并利用太陽能,需對太陽能的輻射量及分布區域進行科學分析。太陽能作為一種新型理念能源,具有極強的自然光照功能,每個區域的太陽輻射量是不同的,需根據民用建筑室內的照明需求進行靈活調節,有利于增加時間與程度的天然照明度。另外,在太陽光照較為強烈的情況下,可減少室內照明,節約成本;若采光受限的話,可進一步增加室內照明,確保太陽能可更好的應用于民用建筑電氣照明中。
3.4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在確保燈具正常運行的前提下,確保照明燈具的最佳照明功率,不僅可以減少由于電壓過大而導致的照明眩光,使光線更加柔和,照明分布更加均勻,同時還可進一步降低電能損耗。在照明及混合電路中應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不僅可以在各種惡劣的電網環境中穩定工作,還可在復雜的負載情況下連續工作,有利于延長燈具使用壽命和降低維護成本。與傳統的照明控制系統相比,智能控制系統可以實時監控和管理系統中所有的照明燈,對燈具的照明強度、照明時間等進行調節,有利于減少電能的不必要浪費,智能控制系統采用亮度傳感器,可對燈光強弱進行自動調節,達到節能效果,并依據自然采光的強度對人工照明的強度進行調節,以實現自然光線的充分利用。智能控制體系可通過計算機網絡對整個系統進行監控,有效避免傳統模式下人工控制照明設備的缺陷,實現民用建筑電氣照明設備的自動化調節,合理減輕了人工的工作量,有利于實現電氣照明設備管理效率的提升,降低民用建筑在人工成本方面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