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鑫 王嵩
摘要:隨著公路工程事業的高速發展,其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越來越凸顯,為提高公路施工的整體質量,必須提高公路路基施工的技術水平,路基填筑施工作為公路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做好填筑施工準備工作、規范施工工藝,加大質量控制力度,才能提高公路施工的安全性,延長公路工程的使用壽命。
關鍵詞: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準備
一、公路路基工程填筑施工的準備工作
1、填料的選擇。為了確保公路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提高公路路面的抗變形能力,在公路路基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應按照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路基填筑材料,這樣就可以確保公路路基施工的質量。對于路基填料來說,應先進行土木實驗,確定填料的最大干容量和最佳含水量,并應選擇透水性較好的材料,強度較高的材料。如果所采用的粘土填料透水性較差,則粘土的下封層應確保所選擇土質材料的優質性,然后進行分層填筑以及分層壓實作業。因此,選擇良好的填料,可以提高公路路基填筑施工的質量。
2、施工的測量。在進行公路路基施工前,施工人員應對施工現場進行測量,則主要內容有:導線復測和聯測、中線復測和校對、增加水準基點和復核等,進行導線復測和聯測的目的就是確保導線電滿足施工的標準要求。
3、基地的清理。在進行基底清理施工時,施工人員應根據施工的相關規定進行作業,應先清除基地表土,且所清除的草皮、樹根以及地面灌木植被等深度符合施工的要求。如果公路施工中的路基是耕地以及松地土,若土的厚度小于0.3m,就需要對原地面進行碾壓夯實作業。如果土的厚度大于0.3m,就需要對土進行反復的翻松和打碎,然后進行碾壓夯實作業。
二、公路路基工程填筑施工技術的應用
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道路交通事業也在飛速發展。公路交通作為道路交通的主要表現形式,其發展離不開公路工程施工技術水平的提高及各個施工環節的質量控制。本文主要對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進行了分析。
1、土方填筑施工
(1)土方填筑施工前應先進行施工放樣,對導線、中線、水準點等采取復測,根據現場情況增設必要的導線點、水準點,同時復核設計橫斷面。測量成果經監理工程師核準后,再按圖紙放出路基中線、坡腳、邊溝等位置。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按設計及技術規范要求對基底進行認真處理。對路基基地范圍內的垃圾、障礙物以及原地面以下100~300mm內的草皮、農作物根系和表土要予以清除。
(2)基底清理完后進行原地面壓實,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0mm時,對于原地表清理與挖除之后的土質基底,應超挖至路床頂面以下800mm處,分層回填優質填料然后整平壓實,其壓實度符合規范要求。路堤填土高度大于800mm時,應將路堤基地整平處理并在填筑前進行碾壓,其壓實度不小于90%。零填挖路床頂面以下0~800mm范圍內的壓實度不得小于95%。基底土質達不到壓實標準,要采取換填或翻曬等措施,并壓實至規定的壓實度。
(3)路基填筑材料的攤鋪采用推土機初平,平地機精平,使平面無顯著的局部凹凸。平整時先兩側后中間,中間稍高,形成向兩側的橫向排水坡;初平時用水平儀檢測控制每層厚度。每層填料鋪設的寬度應超出相應路堤設計寬度500mm,以利于壓實機械作業,保證完工后的路堤邊緣有足夠的壓實度。
(4)上料攤鋪平整后即開始碾壓。機械碾壓依照試驗段確定的壓實參數和壓實機械型號,控制壓實的遍數和速度;碾壓時按先兩側后中間,先慢后快,先靜壓后振壓的施工操作程序進行;碾壓輪跡重疊不少于40cm,各區段縱向搭接長度不少于2m,做到無漏壓,無死角,保證壓實均勻。填層接近路基設計標高時,加強測量工作,以保證完工后的路基頂面寬度、高程、平整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2、石方填筑施工。在公路路基施工中必須嚴格遵循施工規范確定石方填料的粒徑與強度,路堤填石施工中必須一層一層地用石塊進行水平填筑,分層厚度要控制在400毫米以下,石料強度必須大于5Mpa,石塊最大粒徑必須在15毫米以下,在施工中必須確保細粒料在整個材料中的含量在30%以上,其中細粒料的要控制在0.05毫米以下。利用大于18噸重型振動壓路機進行路堤填石灑水分層壓實,壓實厚度要控制在400毫米以下,壓實過程中為確保沒有縫隙出現,可以采用小石塊、石屑進行繼續填縫作業,壓實到頂面穩定為止,不能出現沉降及輪痕現象,石塊緊密,孔隙飽滿,表面平整為止。路床范圍內填料粒徑不得大于10cm,必須采用50t以上的重型振動壓路機。
三、公路路基工程填筑施工質量控制
當采用路基填筑施工技術進行公路工程施工時,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嚴格按照施工的標準要求和施工相關規范進行施工,對施工質量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管理,從而可以提高路基填筑施工的質量,確保整個公路的質量。
1、做好施工前的排水工作。在路基兩側做好排水系統,對水的有效排出產生有利作用。通常情況下,地基屬于粘土、黃土等細小土粒,在干燥狀態下,承載力相對較強,若遭到水的浸泡,會容易有翻漿問題產生,最終引發路基下沉。
2、路基使用土的控制。通常情況下,土基填筑所用的土為天然土,在填筑路基施工之前,應測試和分析自然土壤,使物理力學性能得到有效確定,確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以指導施工路基路堤檢驗轉換為填筑成品,通過分析試驗結果,細土顆粒有較低的相應回彈模量,沙質土彈性模量較高的,一般就是良好沙質土壤的公路填筑材料。
3、壓實度的控制。在壓實過程中,土壤具有的最佳含水量能夠達到最大密度。所以,在路堤壓實過程中,對土壤水分含量進行控制。當存在較大含水量時,應開展壓實曬干,當達到最佳含水量時再開展碾壓操作。視與附近其他施工企業協調好關系,相互配合,這樣更利于施工的正常進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公路工程基礎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路基填筑施工技術由于受到地質條件復雜化的嚴重影響增加了施工難度,其相關技術的研究已經成為公路工程基礎施工的重點內容。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與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路基填筑施工技術也越來越完善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斷優化路基填筑施工方案;不斷提高路基填筑施工技術水平,是確保公路工程整體質量的前提條件。
參考文獻:
[1]曾金梅;肖東新;;公路填土路基施工工藝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