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鈺
摘要:近幾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逐漸的發展,城市現代化建設進程也在不斷加快,道橋工程作為交通運輸的重要樞紐,也得到了極為迅猛的發展。不斷增加的交通運輸量給道橋的正常運作帶來了嚴峻的考驗,由此加強道橋工程施工質量把控勢在必行。因此,本文對道橋施工中常見的技術問題進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解決道橋施工技術問題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道橋施工;常見技術;問題對策
1道橋施工中常見技術問題分析
1.1預制箱梁施工中的問題
在現場操作施工中還需安排專人對砼澆筑過程進行檢查,保證抗拉螺栓和頂杠不會出現松動以及跑模漏漿和內模上浮的現象。預拱度的設置也是在預制箱梁施工過程中極易出現的問題,對底座強度和外型尺寸的設計還需要專業人員嚴格遵循相關規定。此外,還需要配備專業的養護設施,安排專人定期進行灑水養護。
1.2樁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在混凝土澆灌過程中,常常出現對表面標高測量時出現錯誤,導致了預埋導管時出現偏差。不僅如此,由于灌注時間過長,就很容易導致導管內外混凝土流動性的降低。在配料過程中,操作人員在配合比的把握上相當隨意,造成坍落度波動過大,混凝土成分極不均勻,一部分過干,另一部分含水量較多。這時就會發生離析現象,使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相互擠壓,堵塞導管。不僅較大坍落度會對混凝土的拌合產生影響,坍落度較小則會導致混凝土下落阻力加大,發生導管堵塞和斷樁現象。
1.3道橋路床碾壓不平
道路橋梁路床如果未經壓實填充,其路基相當于直接鋪設在軟土地基之上,再加上氣候環境與地質水文因素的影響,土基的穩定性將很難得到保證,很容易由于不均勻沉降的影響產生道路塌陷、裂縫的病害問題。甚至還有可能出現由于土基流動性增加而導致的道路整體位移等重大道路病害問題,不光對道路橋梁的平整度有著較大的影響,還會埋下極大的安全隱患。
1.4道橋排水管道滲水
在道路橋梁的施工過程之中,有時候我們僅僅只是關注了道路的排水以及防水問題,而忽視了排水管道的排水問題,有時候這一方面的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而這主要表現為排水管道的滲水問題。而造成排水管道漏水的主要原因是管材質量差,存在裂縫或局部混凝土松散,抗滲能力差,容易產生漏水。
1.5跳車問題
橋頭跳車問題與道路工程中存在的問題關系密切,大多都是接縫處理不當造成的。在交通道路中,行車道上會有很多雨水井,這就給行車帶來了相應的問題。除此之外,很多排水管,檢查井也均建在行車道路上,這都為行車安全帶來了隱患。井背寬度不夠大,回填壓實無法順利開展,導致了壓實度的檢查工作出現較大困難,無法順利進行。其造成了施工監控上出現疏忽,很多時候出現很大漏洞,是此以往必定造成道路工程出現質量問題。一旦雨水井、檢查井與路面接縫處出現塌陷狀況,造成路面凹凸起伏,車輛經由此處時就會發生跳車現象。
1.6裂縫的出現
裂縫一直是道橋施工中在混凝土方面最嚴重的問題之一。裂縫的形成較為復雜,不能一概而論,根據不同的裂縫形成原因要制定出相應的對策,來一一解決問題,才能減少裂縫的出現。但是在這些成因中,最常見的依然是溫度造成的裂縫。溫度通常分為兩方面,分別是混凝土自身澆筑的時候所產生的反應熱和混凝土所處的環境溫度,而裂縫發生幾率也會跟隨溫度的升高或降低發生相應變化。
2道橋工程常見的施工技術
2.1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路橋路基路面的開挖填筑和壓實在對路基填筑之前,一定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首先就記性路基的開挖工作,路基開挖主要有全斷面橫挖法以及縱向挖掘法、混合式開挖法三種方法。相對路基填料的土方需要進行分類開挖并且分類使用;在開挖中應遵循從上向下的開挖方式,一直開挖到零添路床部分,這時就需要進行路床施工。路堤的填筑主要有三種方案,分別是分層填筑法、豎向填筑法和混合填筑法。路基的防護通常,對于路基的防護主要有路基沖刷防護和路基坡面防護兩種。對于路基沖刷防護通常有:干切片石以及拋石防護和漿砌片石護坡、石籠防護;而對于路基坡面防護常見的主要就是利用種樹以及種草的生物防護,同樣,還有其他的防護方法,主要就是護面墻以及網格護坡和六角空心磚護坡等。
2.2混凝土施工技術
2.2.1準備工作。在混凝土施工前,首先需要加強模板的準備工作,對于模板準備工作,主要就是模板的加工和制作,模板通常需要利用具有一定剛度的槽鋼,同時,在支模錢需要對模板的安裝位置以及攤鋪位置進行測量。模板在安裝中確保其穩固以及不扭曲,同時能夠承受一定的作用力,比如,攤鋪和振搗,并且模板不發生位移的現象。混凝土在運輸中需要按照施工進度來有效的選擇砼車數量,保證在所規定的時間內能夠到達施工場地。
2.2.2澆注與振搗。在進行鋼纖維混凝土的澆筑中,一定要保證混凝土的澆筑連續并保證澆筑接頭不明顯。同時,為了確保鋼纖維的二維分布,最好能夠利用平板振動器進行振搗。在進行橫斷面的振搗中,需要沿著橫斷面進行連續振搗,并且還需要加強防止在一些邊角或者內部有漏振的情況出現。通常,在振搗中,振動板在同一位置振搗的時間不能少于15s。
2.2.3布料與攤鋪。在路面布料以及攤鋪施工中需要防止出現結團現象,同在施工中利用鋼纖維分散機等。在進行攤鋪前對路面需要灑水處理,并且還要確保路面沒有積水,在攤鋪中對混凝土的初凝時間一定要重視,攤鋪的現場一定要派人對卸料車輛進行指導,并且攤鋪中還需要加強檢查和檢測,保證混凝土的表面平整。
3解決道橋施工技術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3.1做好前期規劃和實地勘測工作
高質量的橋梁施工是離不開合理、科學的方案設計。因此,在設計橋梁項目時,就要對多方面的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并且做較為詳細的論證和勘測,一旦發現問題,那么則應該在第一時間內及時進行修改,從而逐步完善設計方案。這就需要設計單位要做好前期的總體規劃,然后再詳細分析各方面因素,力爭能夠在設計階段就盡量多地去解決一些問題,確保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及可實施性,進而保證橋梁項目的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
3.2樁基施工中問題的解決措施
在樁基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將鉆井平臺的平整度控制在標準范圍內,保證平臺處于水平狀態下,以確保鉆孔能夠在垂直狀態下進行。不僅如此,還要保證鋼筋籠的頂面標高做到科學合理,現場監理要認真校核數據。在設計鋼筋籠的長度時需要嚴格依據受力狀況,避免將鋼筋籠設置在樁的下端。確保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數量要與導管首次埋置深度和填充導管底部的需要相符合,而在混凝土的水下澆灌時,需要保證操作施工的連續性,切不可出現中途停頓的現象。
3.3加大道路橋梁施工技術的管理力度
對于道路橋梁的施工建造而言,由于施工技術在進行分配的過程之中較為混亂,管理力度不夠,造成施工技術無法發揮。所以這就要去施工建造方在進行施工建造過程之中應該建立一套完整的監管體系,尤其是在橋梁的施工建造過程之中。首先是在施工技術人員的工作分配上,根據工作人員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工作的分配;其次就是施工材料以及器械的采購上,一定要購買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合格的施工材料與器械,這樣才有利于保證施工的質量安全問題。
3.4混凝土混合比例的有效控制
裂縫等情況的產生,往往是由于混凝土混合比例問題導致的,因此就需要在實際的施工中,保證混凝土中水和水泥混合比的科學性。保證投入施工中的石子符合相應的工程標準,同時根據不同地段對于混凝土的不同需要,對混凝土的比例進行不斷的調整,同時要保證現場養護工作的質量。
3.5落實道橋工程監督驗收
首先需要加強對道橋施工環節的監督,確保所選擇施工工藝的適宜性;其次還需要加強對施工安全管理的監督,避免施工安全事故,并采用風險評估機制,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頻率。在工程竣工之后,必須對工程質量加以嚴格監控,防止由于利益糾葛而產生的暗箱操作問題,確保道橋工程能夠在預定年限內完成其使用功能。對出現質量問題的工程,必須要對相關責任加以界定,并責令其加以整改。
綜上所述,為了滿足現階段的社會發展,并且在很多新技術以及新工藝被廣泛的應用在道橋施工中的情況下一定要注意對道橋施工技術的掌握與管理,提高道路施工技術水平,進而保證道路橋梁施工質量,同時也能夠確保社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