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ABB 1月豪車銷量排名更迭背后:誰是“老大”不一定


排名變化背后:中國豪華車排名更迭加速,競爭將出現白熱化

●趨勢一:
銷量逐步接近 排名變化頻繁
目前,中國豪華汽車市場已進入到一個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從2015到2016年的整體銷量數據看,三大品牌的銷量都在不斷地增長中。可以發現,近幾年在華發展中奧迪、寶馬、奔馳間的銷量差距在不斷縮小,三者已從2015年的19萬輛之差縮減的2016年的11萬輛。
另外,ABB在中國市場銷量的排名也從多年不變的“奧迪、寶馬、奔馳”,在2016年出現多次奔馳超過寶馬的情況。而到2017年1月,三大品牌排名徹底打亂。今后,隨著各企業在產品、營銷、戰略上的發展,三大車企間的銷量必將日益接近,排名也將在頻繁的變化之中。
●趨勢二:
市場份額相互擠壓 豪車競爭白熱化
在剛過去的2016年,中國再次憑借超2400萬輛的銷量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市場,其中,中國豪華車市場的增幅超過25%,已超過乘用車市場增幅10個百分點。可見,乘用車市場增速遠小于中國豪華車市場,而這恰恰意味著豪華車企在中國市場份額中將相互擠壓,使競爭更加激烈。
據觀察,同細分市場競爭壓力不斷增大,豪車第二陣營繼續發力,ABB想要繼續在市場中占據絕對的優勢,就必須在產品上及時推新,準確了解細分市場,從而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快速制定實施應對策略。
●趨勢三:
企業出現平行無差異發展戰略,穩健的中國戰略體系是核心
作為第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在輿論看來,各大車企在發展中都應適度考慮中國市場的發展環境,同時制定相關長遠戰略。在2016年,奔馳提出全面推進在華市場發展,寶馬同樣在中國市場落地全新“第一戰略”,圍繞新能源、數字化、自主駕駛等領域全面發力;而奧迪則持續實施新服務戰略,成效顯著。
如今的中國豪華汽車市場,一直處于瞬息萬變之中,而這對豪華汽車市場中的所有企業而言都是一個挑戰,或許唯有保持在中國相平行的發展戰略和體系,才能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在2017年首月中,叱咤中國市場近30年的奧迪首次“落馬”,銷量數據遠低于寶馬、奔馳將近2萬輛,在中國三大豪華品牌排名中墊底。
據最新銷量數據顯示,奔馳1月份創單月銷量新高,在華銷量達5.8萬輛,同比增長39.3%;寶馬本月在華銷量為5.1萬輛,同比增長18.2%,保持相對穩定增長;而奧迪單月跌幅則創歷史紀錄,銷量僅為3.5萬輛,同比下降35.3%。
在2016年之前,一直坐擁豪華品牌“老大”之位的奧迪在市場中根深蒂固,寶馬、奔馳緊隨其后成為常態。但走過2016年,在2017年的第一個月份中,ABB三大品牌位次徹底改變,曾經的第一奧迪失勢,奔馳正式走上中國豪車“首席”。
三大豪華品牌中,奔馳、寶馬2017年1月銷量雙雙跨過5萬,奧迪則還未達到4萬標線。
數據上看似奔馳奪冠有些突然,但事實上從2016年豪華品牌在華累計銷量上觀察,奔馳26.6%的同比增長率足以說明其發展迅猛之勢,以此來看,奔馳在1月份的奪冠是在情理之中。
此次寶馬排名位置并未變化,憑借自身合理的產品結構體系,銷量數據在平穩有序地增長之中。也正因此,寶馬在2017年1月首次實現單月突破5萬輛的銷售紀錄。
相比之下,一直以來統領中國豪車市場銷量的奧迪,在2017年的首戰中“敗下陣來”,由于多款產品等待換代革新,同時加上企業發展的戰略性,以及變革中的不穩定因素導致經銷商在銷售端專注度下降,這些都是導致奧迪品牌在華1月失位的因素。當然在外界看來,僅憑單月銷量數據不足以代表中國豪華市場的發展趨勢。
從整體上看,奔馳、奧迪和寶馬在實力上仍處于同一個級別,雖然存在一定的銷量多少之分、名次前后之別,表面上看,這或許僅是三大豪華品牌在中國市場單月排名的偶然變化,但必須看到的是,愈加接近的銷量和不斷改變的排位將成為中國豪車市場的常態。
根據梅賽德斯-奔馳官網公布的最新銷量數據,奔馳1月在華銷量達到5.8萬輛,同比增長39.3%,創造出有史以來最高單月銷量紀錄,在中國豪華品牌市場中一舉奪魁。
理由一:大幅領先的奔馳1月銷量,以國產C級和GLC對奔馳銷量增量貢獻最為明顯,單C級車1月銷量就達1.3萬輛,同比增長31.1%。而國產奔馳銷量則為4.07萬輛,同比增長41%。另外,在2016年全新奔馳E級上市后其銷量在1月份已超0.9萬輛,同比增長達到76%。
理由二:SUV在中國的增長炙手可熱,奔馳正是抓住這一特點深耕中國SUV市場。從銷量到產品布局,奔馳跟隨市場變化調整著其發展方向。2016年奔馳將其銷售布局改為正三角形:S級車繼續保持它的旗艦車型地位,而E級車、C級車、新生代車型呈現出逐級遞增的狀態。
理由三:奔馳在華第一的銷量,不僅得益于強有力的產品組合,更重要的是奔馳有精細化的銷售管理、良好的經銷商關系。另外,奔馳也是中國第一家把客戶體驗提升至戰略高度的豪華品牌。
日前,寶馬集團公布其1月相關銷量數據。作為寶馬和Mini兩個品牌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占據了其在全球銷量的三成以上。在1月銷量寶馬首次突破5萬,售出5.1萬輛,較之2016年1月的4.3萬輛,同比攀升18.2%。
理由一:已完成產品陣列布局的旗艦車型BMW 7系表現強勢,銷量增長超過三倍;主力車型BMW 3系和5系月銷量均過萬,其中BMW 3系同比增長近20%,寶馬5系同比增長13.3%;在SUV市場中,BMW X家族整體增長超過26%,BMW X5繼續保持細分市場的領導地位,增長近30%,2016年換代的BMW X1則增長超46%。
理由二:根據寶馬集團全新第一戰略本土化的落地,寶馬無論在技術還是產品國產化上都快人一步,目前BMW品牌主流產品已陸續在華國產,第二家發動機工廠也在華投產,其強悍的產品力與貼近消費者的價格已成為發展的基礎。
理由三:春節前后,BMW品牌在華陸續推出多款經典產品,同時在品牌和產品營銷上跨界發展,引起了潛在消費者的關注。
根據德國奧迪總部的銷量數據,奧迪在華1月銷量為3.5萬輛,同比下滑35.3%。這個一直在中國豪華汽車市場以“老大”著稱的車企第一次在華銷量遠低于奔馳、寶馬,同時單月銷量跌幅創下自身歷史紀錄。雖然一個月的銷量不能代表2017年,但對奧迪而言,首次“落馬”是大改了ABB排名格局。
理由一:2017年奧迪首月“失敗”,不是單一產品銷量出現“意外”,而是多個細分領域銷量出現滑坡。在各車型中,除奧迪Q5依然保持相對優勢以外,奧迪A4L、A6L、Q3等都呈現同比下滑的趨勢。
理由二:奧迪經銷商已連續三年虧損,為保住經銷商利潤,奧迪采取“棄量保利”。2016年12月,奧迪經銷商以消化庫存為主,車企放棄沖量壓庫。
理由三:由于奧迪在華發展戰略的突變性,導致在華發展伙伴出現發展經營專注度下降,尤其終端市場經銷商的的情緒變化,是此次奧迪丟掉銷量第一位置的一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