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考點 理解文章主旨
文章的主旨是指作者在文中表現的中心意思,也就是作者的情感、觀點、態(tài)度。對文章的主旨的理解,是中考閱讀理解中常常出現的考點。常見的提問形式有:
請你概括本文的主旨。
理解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須從整體上把握全文,要能對所給材料做宏觀上的把握,做到對整篇文章了然于胸,這樣才能把握文意,領會作者的目的和意圖。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理解文章的主旨:
1.從分析文章標題入手:有的文章題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體現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有的標題則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從分析文章開頭結尾入手:有的文章開篇點題,起到統領全文、點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點明或深化中心。
3.從分析文中議論、抒情句入手:文章中有些議論、抒情句往往有畫龍點睛的作用,直接揭示出文章的主旨。
4.從分析段意或人物事件入手: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隱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對各段段意及人物事件做綜合歸納,才能概括出文章中心思想。
5.從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弄清文章內容與時代背景的關系,了解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產生、活動的,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
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是記敘文的主要特點之一。記敘文的主要表達方式是敘述,還要輔之以描寫、說明、議論和抒情。正確理解記敘文中五種表達方式的作用,對于把握文章的主旨、分析人物的形象至關重要。中考記敘文閱讀對表達方式考查的常見題型是:
文中某句(段)用了什么表達方式?有什么作用?
常見的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五種。其在記敘文中的基本特點及作用如下:
記敘的特點主要是記敘人物活動的一般情況和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其作用就是使讀者對事件的全貌和發(fā)展的來龍去脈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描寫是在需要具體刻畫的地方,對人物或事件、環(huán)境做繪聲繪色、細致入微的刻畫,繪出鮮明生動的形象。記敘文中的人物描寫是為表現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題思想服務的;環(huán)境描寫能烘托人物的心情,表現人物的品質,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起襯托中心思想的作用。
說明是對事物的形狀、性質、特點、構造、功能、作用、成因、關系等所做的客觀的介紹。把事物的外形、特點、性質、結構、功能等解說清楚,使讀者對這一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認識。
抒情就是作者在記敘的過程中對其所記人物、事物抒發(fā)主觀感受和思想感情。在記敘文中,抒情可以渲染氣氛,表達感情,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議論是作者對所記事物陳述自己的觀點或揭示包含在所記事物中的道理。用在文章開頭,起統領全文、點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用在文章的結尾,深化文章的主題思想,點明和深化所敘事物的意義,起畫龍點睛的作用;用在文章中間,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使文章結構完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