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麗
摘要:作為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技工學校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力資源基礎。但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的不斷增大,技工學校的畢業生就業情況并不是特別理想。部分學生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情感上備受打擊。這不利于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和個人的健康發展。因此,加強職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工作是當前職業院校面臨的一大課題。
關鍵詞:民辦技工學校;高質量;職業指導
一、職業教育在促進就業方面的重要意義
就業是民生之本,促進就業是一項政策。中國的就業與發達國家不同,轉型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他們主要面臨結構性失業、總量矛盾或轉型期失業問題。也就是說,這個問題是比較簡單的,但中國就業面臨三適應復雜的情況,即:勞動力供給總量和就業矛盾和結構性矛盾并存,城鎮就業壓力加大和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和就業,青年和老年就業交織在一起。
溫家寶總理2012年7月17日在全國就業創業工作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到,解決中國的就業問題,必須促進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堅持市場機制的作用,加強政府的責任相結合,堅持統籌城鄉就業發展相結合,堅持在職業教育的發展。特別是在提到“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時,他強調: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形成職業教育公司、職業院校和各類培訓機構參與的基本格局。調整和優化教育結構,把職業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擴大職業教育的招生規模。
2014年2月2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會議認為,發展職業教育是促進轉方式、調結構和民生改善的戰略舉措。以改革的思路辦好職業教育,對提升勞動大軍就業創業能力、產業素質和綜合國力,意義重大。必須堅持以提高質量、促進就業、服務發展為導向,發揮好政府引導、規范和督導作用,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吸引更多資源向職業教育匯聚,加快發展與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相適應、產教深度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培養數以億計的工程師、高級技工和高素質職業人才,為廣大年輕人打開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門,提高中國制造和中國裝備的市場競爭力,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滿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多樣化的需求。
二、就業指導工作現狀
(一)重視程度高但工作投入相對不足
在管理結構上,多數民辦技工學校通常都是由校長或分管校長直接負責,開展“頂層設計”式的就業指導工作。盡管重視程度很高,但在招生與就業兩大主線工作中,目前普遍的現狀是招生工作的重要性要高于就業指導工作,由此帶來就業指導工作專業化隊伍人員較少、協調部門過多,導致責任不清等系列問題的存在。
(二)校企合作力度大但具體工作措施有待明確
在就業指導工作的具體實施方面,企業如何介入職業指導課程中、企業文化如何影響在校生、如何共同開發專業課程等無法統一,各個學校之間實施效果差別很大。
(三)就業指導工作難以協調一致
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教務處(科)、招生就業處(科)、學生管理處(科)等相關部門間職責界限不明晰,具體實施過程中協調力度很小。比如,普遍開展職業心理測試工作需要多個部門協同配合,測試結果的解釋和學生專業選擇、就業選擇高度相關,但在無形中這項工作僅加大了班主任的工作量。
(四)職業指導專職人員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大部分民辦技工學校的職業指導人員由招生就業處(科)人員組成,考慮到學校運營成本,很少有民辦技工學校單獨組建專職的職業指導人員隊伍,很多學校的就業指導人員由招生教師兼任或者班主任教師兼任,也有學校直接聘請兼職教師來擔任就業指導人員。
三、創新職業指導工作的各類載體
(一)創新職業指導課程教學形式
目前多數技工院校職業指導課程在授課形式上缺乏新意,職業指導課的改革是創新以學生體驗為主體的課堂授課模式,這需要打破現行的單調課堂教學形式,引入情景模擬訓練、崗位實際操作體驗、企業面對面、職業心理健康調節團體輔導等系列活動,將課堂搬進車間、搬進企業、搬進生活中。
(二)創新開展班主任職業指導專項培訓
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納入班主任主題教育工作日程,開展針對班主任教師的職業指導專項培訓,聘請專家來輔導,開展班主任心理團體輔導活動,組織班主任教師學習職業傾向測評軟件操作等。
(三)創新建立校企聯合指導的機制
在進行職業指導的同時,企業制度、文化體驗學習、崗位實踐能力學習可以由相關用人企業來承擔培養工作,這樣學生畢業的同時才能“持證”直接上崗。這需要校企聯合進行職業指導工作,建立校企聯合指導的機制,讓企業積極參與到職業指導工作中。
(四)創新職業指導常規化工作機制
日常生活中,學生職業信息獲取途徑有手機APP、學校職業指導課、校園專家講座、家庭成員的溝通信息、社會渠道(招聘會、廣告、中介結構)等,由此創新常規化的工作機制需要建立校園內的職業指導信息化網絡,推動建立全員指導的系統育人環境。
四、提高職業指導工作的幾點思考
(一)持續改進,切實開展好畢業生跟蹤服務工作
畢業生跟蹤工作需要設法了解畢業生上崗后的適應情況,解決他們的職業適應問題,同時反饋就業指導的實際效果。畢業生同時也是學校的寶貴資源,他們在崗位工作中的體會與實踐是提高職業指導工作的依據,他們工作中的人脈資源可以幫助母校進一步做好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
(二)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傾向性測試
選用職業傾向性測評量表需要有針對性,比如,新生入學伊始,對新生開展人格特質測評、個性測驗可以幫助學生在了解自我興趣愛好的基礎上進行專業選擇。針對畢業班學生,開展職業性格測試、職業興趣量表測驗有利于幫助學生進行職業崗位的選擇,提高就業成功的幾率。
(三)逐步建立專職職業指導人員隊伍
建立專職教師隊伍需要學校加大資源的投入,可以從招生就業辦的專職教師、職業指導課的任課教師、優秀班主任、行政教師中挑選部分教師分批去培訓,在全體教職員工中普及職業指導知識和技巧,在全校樹立職業指導意識的工作比單純建立一支專職隊伍更加有利于工作的開展。
(四)尋找典型推動創業教育
創業不易,在開展這項工作的時候,需要尋找創業典型,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一般來說,可以針對容易創業的專業特點,選擇自律性強、思想成熟度高的學生,在創業指導師的指導下開展針對性的創業教育。
五、結論
職業指導師對事物的態度、認識程度等對學生就業觀念的產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職業指導師首先要對自己的工作進行準確定位,幫助技工學校的畢業生找到才干匹配的工作,為他們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穎.關于加強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的幾點思考.紹興文理學院學報(教育教學研究),2012.02.
[2]商光美.大學生職業指導教育模式創新研究.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2.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