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桐
【摘 要】現(xiàn)代影視作品中不乏使用民俗文化元素來烘托氛圍、升華主題,而二人臺藝術在《美姐》中不僅僅是作為展現(xiàn)民俗存在的,它鋪陳敘事、抒發(fā)情感、營造特殊的表意功能,與影片緊緊結合在一起,讓觀眾感受到這一地方戲曲獨特的藝術魅力。二人臺成就了《美姐》,而《美姐》無形中也是一部對其進行藝術化記錄的影片。
【關鍵詞】二人臺;民俗元素;抒情敘事;地域特色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4-0123-01
《美姐》中有多處利用二人臺唱段作為顯示人物心理變化、抒發(fā)情感的出口,把悲喜都交由唱詞傳達,最為突出的就是男主人公鐵蛋對大女子的情感演變上。首先,在鐵蛋初見大女子之后,兩人站在兒時曾經一起玩耍的山坡上,鐵蛋高歌著 “山也擋不住風,雪也擋不住春,山神也擋不住人想人。滿山的濕土土,長著十樣樣草,人里面就數妹妹你好,前個迎迎看見妹妹,后個迎迎愛,小妹妹你能不能和哥哥我在。”以歌傳情,一曲《山擋不住風》完成了他的告白,言語直白,深情款款。接著兩人感情出現(xiàn)危機,大女子父親為她在口外找了對象,在蒙古人提親的酒桌上,鐵蛋端起酒杯唱道:“蒙古的白酒香呀香飄飄,漢人的娃娃我們這心腸好,馬蓮花開花根連根,我和大女子從小心連心,我們兩個從小青梅竹馬似海深,有心人怎么能兩地來離分,大女子早就是我的人,勸一聲遠方朋友莫再來提親。”一曲悲壯的《敬酒歌》并沒有扭轉局面,無奈大女子終歸還是遠嫁口外。而后,鐵蛋已取二女子為妻,仍舊郁郁寡歡。恰逢劇團來村里演出,鐵蛋提著酒瓶上臺悲切地唱了一曲《走西口》,“妹妹你不要給哥哥我哭,你要哭得哥哥心眼里七上八下不好活,口里出口外。”隨即,鐵蛋跟隨劇團背井離鄉(xiāng),成為一名真正的二人臺演員。至此,二人臺承載了他所有的情感,愛慕、眷戀抑或悲愴,且儀式性地完成了身份的轉換。
除此之外,影片中還出現(xiàn)了許多二人臺的演出場景,許多唱詞與電影情節(jié)發(fā)展相呼應,構建了獨具特色的表意功能。影片中,美姐和鐵蛋父親一共唱了三次《走西口》,第二次演唱時被一行人粗魯打斷,之后美姐不得不跟隨丈夫走西口,一走就是十余年之久。在鐵蛋與大女子初見后,一起看美姐演出,美姐在臺上唱“四姐今年二十七,尋下個男人是個打獵的,兩口子合心又合意”,畫面則是兩人在臺下親昵站在一起,鐵蛋偷偷拉大女子的手。表現(xiàn)兩人關系的微妙變化。隨即兩人熱戀,鐵蛋背著大女子奔跑在鄉(xiāng)間小路上,畫外音是美姐唱道“踹奶奶,咬舌頭,又把那殷桃小嘴嘴親。”極具性意味的唱段和畫面結合,隱晦表達二人熱烈纏綿的愛情。隨后的情節(jié),兩人在大女子家地窖中被父親發(fā)現(xiàn),訓斥而后感情出現(xiàn)危機。
三女子進入劇團后跟鐵蛋第一次合作了一曲《公雞踏蛋》,二人分別形神兼?zhèn)涞啬7鹿u母雞的動作,身形、嘴形、眼神都很傳神。“公雞踏完蛋,兩個翅膀又呼扇,高興得小草雞不斷地流光蛋,這要是每天踏你這一下蛋,保證你給我下它顆雙黃蛋。”戲里的隱喻很明顯,隨即三女子表現(xiàn)出對鐵蛋的崇拜與愛慕。接著二人又合作了一曲《姐夫和小姨》,戲里的人物身份和兩人的現(xiàn)實身份相吻合。戲中,姐夫和小姨因兩情相悅而私奔,隱含在戲里的曖昧關系直指二人的現(xiàn)實狀態(tài)。演出結尾三女子親了鐵蛋一下,鐵蛋頓時楞住,回憶起小時候美姐在他家的場景。暗示兩人關系的臨界點,影片結尾也交待了鐵蛋的選擇。
影片里鐵蛋跟隨劇團離開口內,在三輪車上、在汽車上,奔赴一個個村莊,一遍一遍演著二人臺,演員們的艱辛和風餐露宿亦不表。作為特定時代唯一的娛樂方式,深受鄉(xiāng)親們的喜愛,每次離開都扶老攜幼揮淚相送。那些接地氣的唱詞,或直白淺顯或露骨低俗,但都是農耕文明里,人們最樸素最核心的精神追求。導演郝杰對唱段的選用也表示,“農民祖祖輩輩最重要的就是娶媳婦生孩子。對于農耕文化,各地的地方戲都承擔了性啟蒙的作用。”直到出現(xiàn)了所謂的“流行文化”,對二人臺造成了沖擊,沒有人再看他們的表演,為了生計鐵蛋努力對著電視模仿動作,學習流行歌曲,也淪落成為三女子伴舞的“女演員”,搖動著僵硬的身體,造型詭異笑容可掬。二人臺作為極具地域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受到了外來文化的威脅,它的存留與發(fā)展舉步維艱,二人臺到最后可能只會成為遺產,會被這個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代謝掉。導演在接受采訪時說:“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在農村沒有繼續(xù)存在的可能了,現(xiàn)在農村已經空了。我只是通過電影表達我的感受……他們生活的全部內容就是娶媳婦、生孩子,然后時代繁衍。我試圖用電影將這些都記錄下來,我不舍得放下祖輩們世世代代沿襲的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廖海波.影視民俗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2-13.
[2]蕭薇.飽有尊嚴地向生活致敬——郝杰訪談[J].電影藝術,201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