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華
摘要:《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應適應學生工作崗位的需求,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模擬情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激發參與熱情,進入創造狀態掌握計算機應用能力。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要積極營造充分探索,團隊合作,氣氛活躍、熱情高漲的氛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性地進行主動學習,培養學生創新的習慣與能力。
關鍵詞:項目;情景;計算機;辦公能力;課題化教學;綜合職業能力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我校燃氣熱力運行與維護專業的公共必修課,我在技工學校教學已經有十多年時間了,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與體會,如何提高職業學校學生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課的教學效果和學生掌握計算機技術的水平,是擺在我們每一位教師面前的一項新課題。職業教育以能力培養目標為主,以學生能掌握什么樣的技能為考核目標,把學生培養成既懂知識,又有過硬的實踐技能的應用型人才。結合這一目標,以及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教學等多方面的實踐,淺談幾點教學內容、方法和體會,借以拋磚引玉、與同行共商榷。
一、努力提高思想認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電子計算機不斷發展的今天,各行各業運用計算機處理日常數據通信已經很普遍。現在的技校生,一說學計算機,興奮地歡呼跳躍。但事實上是,一進入機房,就惦記著王者榮耀了。作為非計算機專業的技工學校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目的、內容和方法是什么呢?我就想,必須對這些問題給予認真解答,讓他們知道為什么要學習這些。于是就認真地告訴學生,進行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學習,不是讓你們成為計算機的專業人才,而是讓計算機成為一種工具,成為你們在處理本專業實際工作中解決問題的一種工具。這樣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就不是簡單的打打字、玩玩游戲之類的。而應該是要全方位的掌握它、并能駕馭它。正如學習駕駛技術一樣,并不是讓每一個人都能成為汽車行業的工程師,而是要能安全熟練的駕駛汽車為自身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的交通工具。通過這樣采用正面教育的方法,以認真訓練、刻苦學習為主題,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模擬情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激發參與熱情,進入創造狀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性地進行主動學習,培養學生創新的習慣與能力。樹立起為掌握一門謀生技能的學習而學習的目標,以提高學好計算機基礎課的信心與興趣。
二、教師認真調研行業崗位需求,提煉符合學生崗位需求的教學內容,使零距離地移植到實際工作中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是一門公共基礎課,更是一門更新換代最快的課程,而我們的教材內容往往很滯后,沒有特色,書本上的內容都已經過時了,但我們還在學習。稍微前沿一點的書少了又少,有的內容還與學生的應用聯系不緊密,無論是何種專業的學生都是統一教材、統一教學、沒有較強的應用性和針對性。此時要求我們要有廣泛的行業崗位調研,積累豐富的計算機應用需求。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技校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職業能力。書本上學的是windowsXP,但工作中生活中我們已經應用Windows7以上的操作系統了;書本上還保留有數據轉換這部分基礎知識,但在工作中生活中根本不需要學生懂得什么是二進制數,二進制數如何轉換十進制數;書本中辦公軟件的學習滿滿地是文字的闡述和大量的習題,但是學生畢業仍然不會出一份電子版的通知,仍然做不出一份像樣的表格,仍然不會完成一份合格的PPT,工作中電腦遇到點小問題仍然是不知所措;所有這些內容都是需要我們更新的內容,同時也是學生走向社會、走向工作崗位不得不掌握的辦公能力。
三、教師認真分析學生學習心理特點,并努力創新教學模式
現在的技校生叛逆心較強、思想活躍但自控力自信心較弱,不愿意聽老師講,只愿意自己動手鼓搗。針對這一特點,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中,以“課題主線、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為主要學習方式。在實踐中,必須和學生未來的工作實踐結合起來,學生未來要用的,就應該是我們現在要教的。從這個角度講,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方法就是課題化教學。課題化教學是將全部教學內容按技能類型和等級分成若干個課題任務,以每個課題為核心,結合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按照項目化的背景進行重新整合而形成的教學模式。課題任務是教學模塊的最小單元,是串連整個項目的主線,所有的教學活動都圍繞課題展開。課題任務要創設適當的問題情景或工作場景,明確圍繞目標的任務,學生思考、討論、觀察和操作,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要積極營造充分探索,團隊合作,氣氛活躍、熱情高漲的氛圍。課題任務要做到既循序漸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又能促進學生發展,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果。學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一個學習環節將要達到的目的,這樣就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我們的學生往往在操作中學得很快,有些平時學習很困難的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卻很強。學生在學習操作的過程中,總會有人要問一些有關專業知識的問題,我們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操作同時,不失時機的為學生答疑解惑,并且把有關的專業理論插入操作的學習中去,此時學生就很容易搞懂原來不怎么喜歡學的文字內容。而學生通過自己成功的一次實踐操作,培養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欲望。這個時候及時的針對操作中出現的問題或疑問,有條理的為學生總結操作技能要求和要點。
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生需求三方面,闡述了自己不成熟的見解,希望大家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共同提高技工學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改革與實踐[J]. 師以賀. 科技創新導報. 2009(36)
[2]對中等專業學校計算機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 倪鵬銳. 華夏星火. 2005(Z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