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燁瑛
摘要:職業指導是指為求職者和用人單位提供咨詢、指導及幫助的過程,在高等教育過程中是幫助大學生了解職業、科學準備職業、正確選擇職業、適應職業。在我國大學生就業形勢愈加嚴峻的態勢中,健全職業指導工作機制,提高就業指導師資隊伍質量,加強信息化職業指導建設,對促進高校就業指導工作、解決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等現實問題具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職業指導;質量;措施
一、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大量的畢業生每年進入人才市場,解決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已經成為高校工作的重點,就業壓力已經引起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高校設立專門機構的職業指導,為所有的學生提供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的指導下成長的不同階段,兼職人員的比例配置為職業指導開。運用專業指導理念和方法為大學生提供就業服務。然而,有些高校在職業指導過程中,由于對職業指導的認識有限,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工作不到位,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指導教師隊伍建設滯后
職業指導人員,主要為在學校職業指導教師、社區參與不足,職業學校教師可以提供全面的理論指導,但實際工作中缺乏充分的實踐和社會,不讓有經驗的人參與,缺乏理論和實踐經驗的有效結合。同時,職業指導過程是最普遍、最普遍的指導,如大學生職業發展和就業指導課程的創建、組織職業生涯規劃的競爭、較少的職業個性化指導。有些高校沒有針對不同學生的需要,對其問題進行分類,不進行分類的就業輔導或一對一的職業咨詢,難以滿足不同群體的不同需要。
(二)職業指導信息不全面
在職業指導高校,主要集中在就業指導、提供招聘信息,為畢業生開展就業技能的指導,而忽視了職業指導對學生積極,如職業生涯教育、職業素養等。為大學生提供就業信息、就業信息、就業政策,包括招聘信息、求職技巧等信息,以及有關職業生涯規劃理論、自我認知、認知環境、行業發展前景、職業分析等較少,忽視了相關信息的指導。
(三)忽視畢業生就業質量
大學畢業生就業評價最重要的指標是就業率。目前,在高校就業方面,片面追求就業率,而忽視就業質量問題。畢業后,他們大多持“先就業,后擇業”的態度,以第一份工作為社會積累的經驗,就業缺乏穩定性。
二、實現更高質量職業指導的工作建議與實踐措施
(一)完善精細化職業指導檔案管理制度
建立系統的職業指導工作系統,必須在全程化指導的基礎上將工作深化、精細化,從職業指導資料和個人檔案管理入手,如建立“學生職業檔案”“個性化咨詢工作檔案”等檔案資料管理制度,設計對應的資料表格。這不僅有利于加強學生個性化職業指導作用跟蹤,還可以借鑒資料、科學分析職業指導工作流程開展的科學性,為今后的工作提供科學依據,最終實現更高質量的職業指導。
(二)構建個性化職業指導的工作新渠道
高校開展職業指導,應結合個人興趣愛好、個性特征、綜合能力、特殊能力等因素,提供“一對一”個性化職業指導。高校輔導員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條件,更多的學生的背景知識、人才職業指導基于原來的工作招聘過程中,一方面對畢業班輔導員,轉診咨詢案例和特殊情況,另一方面,接受每一級主動幫助學生申請專門開展個別指導。
(三)加強職業指導的工作隊伍專業化建設,實現專業化職業指導
高素質的職業指導教師是實施高質量職業指導的關鍵,也是職業指導和人的安全的必然要求。建議高校在職業指導工作隊伍建設中,應聯系指導渠道,聘請有專業指導經驗的專家擔任客座教授,以促進職業指導的專業化發展。此外,繼續推進如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人才培養指導施工人員選拔優秀資格培訓班職業指導人員的業務指導和培訓,開展職業指導師資格,提高理論專業水平,逐步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促進教師專業化,提高職業指導質量。
(四)積極開展符合學生需求和差異的個性化職業指導
提高高校職業指導的科學化水平,除了體系建設外,離不開硬件的升級換代。高校應加強和現代通信軟件的開發應用,充分利用微信平臺公眾號等學生常用軟件,公眾號等學生常見軟件開展就業指導知識的宣傳。通過現代技術的發展,學生可以潛移默化地接受職業指導,積極分析自己的職業發展需求,實現更高質量的職業指導目標。
(五)加大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力度,強化創新創業教育和指導服務
以鼓勵和支持青年企業家、高校創業教育已逐漸被重視的地方政府和高校,已成為開發大學生創業教育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部門要加強相互溝通,根據實際情況有一定的了解,根據總結大學生創業能力發展的方法,充分調動積極性,優化教育資源,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目標。首先,高校應通過在校內外開展一系列活動,更新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教育觀念,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二是開展創新實踐在高校開設創業教育,創新、組織創新、創業大賽,如組織和杰出校友交流經驗的企業家座談會,增強了學生的創新和創業的感性認識,創新和創業的現在或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高校應通過教師教學活動增強創業意識,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提高創業素質。高校課堂教學中的創業教育課程,提供開放的業務管理規章,創新的企業精神,創業精神和創業投資管理的選修課程,并讓其他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創業意識教育的滲透。
三、結論
大學生職業指導教育的社會價值越來越凸顯,在實踐中必然會發現新的問題。高校積極有效地開展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加強對職業指導工作的認識,加快職業指導工作制度的完善,注重職業指導師資隊伍的建設,開發有效可行的網絡系統功能,使職業指導工作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最終實現更高質量的職業指導。
參考文獻:
[1]孫志新,孫鵬.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5(13).
[2]宋瑛璐.高校教師職業生涯管理模式探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13).
[3]王潔.論高職院校如何實現更高質量的職業指導[J].高教探索,2013(10).
[4]賴愛平.開展職業指導工作的思考[J].職業指導,20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