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宏彪
摘要:在這樣利好的形勢下,高職畢業生成了就業市場上的搶手人才。但同時,受到大經濟環境的影響,就業競爭更加激烈,高職就業困難群體在畢業生中所占比例也越高。本文在分析高職畢業生就業困難群體的類型、形成原因和高等職業學校職業指導現狀的基礎上,重點論述如何做好高等職業學校就業困難群體的職業指導。
關鍵詞:職業指導;就業率;措施
為了保證就業形勢的穩定,國家將繼續實施大學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創業指導計劃,努力做好以高校畢業生為主的青年就業工作。高職學生應提高綜合素質,調整心態,提高就業技能和就業水平。高職院校應以市場為導向,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完善和完善職業指導,鼓勵學生學習正確的知識,正確認識,更好地面對激烈的就業市場競爭。
一、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
從整個社會來看,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的主要原因,就是勞動力供給與就業崗位要求數量之間的矛盾,以及不規范的就業市場造成的諸多弊端。
(一)勞動力供過于求的就業形勢
高校擴招規模不斷增大,畢業生人數逐年劇增。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連年大幅度增加,2016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已達765萬,以高校畢業為主的青年就業群體對就業已產生巨大的壓力。在城市化進程中,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涌入城市,加之城市大批待業人員面臨就業,更使得大學畢業生就業局勢空前緊張。
新增工作崗位遠遠不能滿足充分就業的需要。從河北新聞網省人社廳獲悉,2016年前三個季度,僅河北省城鎮新增就業人員就達67.62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新增52.83萬人,高校畢業生35.9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5.77萬人,同比增長9.3%。
(二)不規范的就業市場造成的就業弊端
高職畢業生就業崗位較低。包括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在內的許多用人單位在人才招聘中消費水平較高。用人單位不是從人才需求的實際崗位匹配,而是盲目的“崛起”,這應該是能夠勝任后大學生,而不是招聘畢業生或以上,導致許多大學畢業生不得不選擇就業在低水平的企業就業。
高職畢業生就業工資標準較低。由于雇主在招聘應屆畢業生時普遍存在“盲目上升”和“學術濫用”的現狀,導致高職教育畢業生可以從事繁重的手工勞動,報酬較低。
高職畢業生就業穩定性較低。高職高專畢業生進入社會,由于缺乏經驗和社會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弱,對就業市場的趨勢缺乏科學的認識,為今后的職業發展做好規劃的缺失,導致頻繁跳槽,對低就業穩定性特征的形成。
二、如何做好高等職業學校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指導
(一)重視職業指導工作
職業指導是學生理解職業、選擇職業、適應職業和改變職業的科學。高等職業學校應重視職業指導,了解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設立專門的部門對學校職業指導,聘請專業的職業講師,主要負責建立、職業指導師、教師參與職業主體與教師指導體系統。建立和完善職業指導體系,讓職業指導貫穿學校教學管理的始終。
(二)開設職業指導課程,從入學教育開始
高等職業學校學生應通過專業介紹、職業生涯規劃等課程開設職業指導課程。邀請專業的學校領導和教師專業的職業指導,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專業學習,加快對專業培訓的認識和了解,做好專業復合,提高學習興趣。加強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只有扎實的專業技能,輕車熟路,不斷創新,創造機會,提高自己。
(三)指導學生建立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發展是職業指導的最終目標,職業指導是一個過程,無論就業過程,還是就業后,都將伴隨著人們的職業生涯,各地的人們都需要職業指導。在就業服務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職業生涯規劃是高等職業學校職業指導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系統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有助于弱勢群體在就業時擺脫困境。
據了解,大多數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內容的創造并不理想,有的只是在德育課堂上為學生提交簡單的解釋,“我理想的工作”的文章就相當于職業生涯規劃。這樣的職業生涯規劃是無用的。學校的道德教育研究職業生涯規劃的需要,教師職業指導,各專業學科、心理咨詢、就業指導、教師和其他部門和人員的分工與協調,通過實習和社會實踐活動,做學校向社會延伸。學校要積極與企業溝通,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組織校內各種社團和活動。職業生涯規劃應以教師為指導,堅持以學生為核心,引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學生思考三個問題: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市場需要什么?通過這樣的分析,學生可以合理的自我定位,理性的擇業。在今天的社會導向,雙向選擇和自主就業體系,清晰的職業生涯規劃有助于明確的意識和自身優勢的認識,正確的職業設定自己的發展目標,并制定行動計劃,以實現職業發展目標。
(四)樹立科學的就業觀,鼓勵就業困難群體先就業再擇業
表明近幾年的就業形勢,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率比普通高校高出很多,學生成為弱勢群體在一定程度上就業的一部分,他們無法找到自己理想的職業,而不是找工作。這些學生的就業觀念不科學,導致錯位的就業觀念,他們缺乏必要的理性分析,對工作的期望太高,不切實際,盲目追求高工資的工作,良好的工作環境,并有一個終身的就業觀念,從而造成就業難。職業指導這部分學生,鼓勵學生選擇自己目前勝任的就業崗位,提高就業方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當有兩份工作選擇自己理想的職業時。
三、結論
弱勢群體就業的職業指導工作,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擇業觀念,做出明智的職業選擇,促進其身心和個性的發展,有利于促進職業學校的招生,學校的招生和就業工作進入一個良性循環。風化雨,潤物無聲。這是一項光榮的工作,是一項長期、艱苦、細致的弱勢群體就業指導工作。
參考文獻:
[1]高小艷.試論就業導向下高職學生職業軟技能的培養[J].出國與就業,2012,(4).
[2]周耀明,王彬,韓善倉.高職畢業生就業現狀調研及其對人才培養的啟示[J].教育與職業,2013,(20).
[3]肖東平.高職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及應對策略[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1).
[4]劉曉輝.京津冀協同發展下的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