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次突發事件的發生,如果能夠得到恰當的應對和處理,那么就會在沖擊原有穩定局面的同時,促使對原有體制機制或者通俗做法進行改進和提高,或者說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社會文化的進步。而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黨和社會主義國家的重要政治優勢,對于恰當的應對和處理突發事件至關重要。
關鍵詞:思政工作;突發事件;功能和作為
引言
近年來,隨著自媒體的普及,消息和視頻資料等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軟件傳播迅速,社會不安定因素增多等原因影響,我國各類突發事件明顯增多。突發事件本身具有影響范圍廣、短期沖擊力大、難以預測并合理防范等特點,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團結造成的負面影響較大。
一、突發事件的概念及特征分析
“突發事件”,在英文中用單詞“emergency”表示,從字面上看,將人們沒有能夠預料或者難以預料而突然發生的事件,稱為“突發事件”。而在我國,更為精準的表述是指在突發性自然或社會因素的支配下,突然發生,往往會產生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并且給社會帶來一定破壞性的事件。若將范圍縮小到高校,校園內的突發事件是指受自然因素以及社會、高校、學生自身、家庭等人文因素影響,對高校的正常教學、科研、生活等秩序產生沖擊及危害等負面影響的突然發生的事件。
因此,大部分的突發事件,都對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這些突發事件具有以下特征:(1)突發偶然性,突發事件與常規事件相比,其顯著的特征在于該事件將于何時、何地以何種形式發生都無法預先進行判別,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具有偶然性,當然, 這種偶然性又寓于必然性之中,如果對這次的突發事件不加以總結,吸取教訓,往往還會萌發新的突發事件。(2)破壞危害性,校園突發事件的主體一般是學生,事件的發生不僅會影響到涉事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還會影響高校其他師生教學、科研及生活秩序。若是大規模的群體性事件,一旦發生便很難短時間控制,會造成混亂,具有極大的破壞和危害性。(3)敏感擴散性,隨著網絡和智能設備的普及,各種信息軟件可以快速將事件的動態進行傳播,而網絡上的信息真真假假,某一單純的突發事件往往可能會被激化,成為引發高校群體行動事件的導火線。
二、思政工作在學生突發事件中的功能和作為
(一)組建突發事件心理危機干預專業隊伍
學校應建立學校、年級、班級、家長四級四位一體的突發事件預防體系。學校層面成立心理健康與心理危機干預中心,配備數量足夠、專業素質過硬的專兼職教師,主要開展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普測、心理健康狀況篩查、心理咨詢,做好突發事件的心理危機干預。各年級也相應地成立學生咨詢中心,班級設立心理委員,與家長等層面一起配合學校層面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時做好突發事件心理危機的排查工作。
(二)協商談判,合法合情
一般而言,善后事宜的協商,尤其是經濟補償或人道主義援助金額是整個事件處置的難點、關鍵點。事件處置協商重點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①摸清情況,掌握主動。在協商之前,應充分研究整個事件的過程,家屬可能提出的問題、可能接受的賠償或補償金額。②人員組成,結構合理。分別由發生事件學生所在院(系)干部、相關職能處室及學院干部兩個層面的協商談判組組成。分步進行協商。③具體協商,耐心談判。談判協商小組要耐心、細致地與對方溝通,明確性質,講清責任,兼顧好學生家屬、學校雙方利益,同時告知家屬通過司法途徑解決等。④把握機會,簽訂協議。確定經濟補償或者人道主義援助金額后,簽訂保護雙方利益的嚴密的協議。
(三)冷靜應對,上下聯動,共同應對
輔導員要求保持24小時電話暢通,以便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能夠在第一時間獲知,并盡快趕到事件現場,掌握主動,搶得事件處理先機。不管是什么突發事情,都應保持頭腦冷靜,采取正確應對措施,忌驚慌失措、過度緊張,造成處置不當或延誤時機。到達現場,迅速控制事態,避免進一步惡化,如有人員受傷,應立即送校醫院或就近醫院進行救治。根據事態嚴重程度,邊處置邊向分管領導匯報,必要時經校級領導批準后,報公安機關處置。
(四)重視突發事件的網絡技術
移動互聯網的全面覆蓋,讓高校大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學習、生活成為常態化,運用新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預防和干預突發事件就顯得尤為重要。輔導員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通過加微信群、QQ群與學生零距離溝通,與一些特殊學生建立一對一的好友關系,平時關注學生的網絡空間動態,適當運用計算機大數據分析,挖掘一些敏感字段,可以很好地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加強網絡輿論引導和控制,在突發事件發生之后,要注意控制網絡傳播,尤其是保障現場的視頻和圖片不能隨意上網,從而避免事件的繼續發酵,如果網絡上已經有相關帖子,輔導員要用積極的心態去引導輿論,宣傳主流思想,維護好學校的形象和聲譽,對于故意扭曲和發布不良信息的學生應加強教育,及時刪帖;加強網絡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網絡道德和網絡認知能力,要樹立合法上網的意識,提升預防網絡詐騙、網絡陷阱的能力,從而盡量規避因為網絡自身問題而引起的突發事件的發生。
(五)完善對專業和社會資源的動員機制
學校突發事件發生后,基本是以學校為主體進行危機處理,但是對于個別的事件或者影響較大的突發事件,應該積極申請政府部門作為主導,同時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等資源參與處理。同時也要注意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內容:一是將各種心理危機干預力量進行整合協調。借鑒以往危機處理的經驗和教訓,務必做好統一領導、有效協調。二是注重新聞媒體力量的作用,尤其是在新媒體背景下,各種媒體力量的參與結果不同,對事件的發展與影響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學校要利用媒體及時通報突發事件的進展情況,但是在信息發布的方式上,要參考心理危機干預專業人員根據所掌握的事件對公眾心理影響程度的分析,避免不當信息發布方式對公眾產生不良影響;同時要積極利用媒體,引領突發事件的輿論導向,形成積極樂觀的氛圍。
結語
經調查研究發現,現當今社會眾多管理實踐活動中對項目管理方法的運用已屢見不鮮。但對于高校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研究中,利用項目管理的方法和體系進行處理過程的研究較為少見,將項目管理的方法融入高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中,將更加有利于學校的危機事件迅速有效處理,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公共關系處理能力,有利于保護全體師生的安全和人身財產利益,有利于建設平安和諧校園。總之,現階段對于高校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研究還在剛剛起步階段,需要更多的專業學者參與進來,進行更加深入的系統的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蔡火鳳.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的危機管理研究[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14.
[2] 樓琛.高校學生突發事件應對策略研究[D].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12.
[3] 劉泓泉.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工作突發事件處理之對策[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 14(5):109- 112.
作者簡介:劉曉蓉(1983-10-),女,重慶市江北區,管理學學士,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重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育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