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雋+++呂小東
摘 要:隨著現代社會不斷發展,人們對于森林資源的需求量與日俱增,一方面促進了我國林業產業的蓬勃發展,另一方面,過多的人類砍伐活動對林業生態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基于此,改善林業生態環境,加強園林綠化建設,對于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林業生態環境;園林綠化;改善措施
引言
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可持續發展及生態平衡的重視度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林業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也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而由于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在我國實施的時間較短,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因此需要進一步提高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質量。
一、保護林業生態環境的意義
(一)現實意義
隨著我國的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林業資源進行過度的采伐導致我國的林業資源出現嚴重的短缺,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經濟發展的需要。通過調查顯示我國的林業環境雖然局部有所改善,但在大的方向上出現了總體惡化的趨勢。這給我國每年造成的損失十分巨大。傳統的林業生態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經濟飛速發展形勢。面對這一現實情況 國家制定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還要保證林業生態環境的改善,為子孫后代留下青山綠水。林業生態環境主要是指森林資源環境。森林資源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生產大量的木材,同時還有很多的可以降解資源。同時森林資源也給地球生產大量的氧氣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我們必須采取科學的措施和方法對林業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從而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創造良好的條件。
(二)經濟意義
林業生態系統是經濟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林業生態系統建設與經濟建設形成可持續的循環發展系統。它們組成了一個整體。如果在這一生產過程中,破壞了林業生態系統,經濟生產系統勢必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森林的其它效益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另外林業生產還能夠支持符合經濟的發展,能夠在區域內帶動多樣化的經濟結構形式發展。通過復合經濟結構配合主體經濟實現經濟發展的全面性。將林業資源作為經濟發展的依托,同時獲得利益中取出相應份額回饋給林業生產部門,不斷的引進更新已有的技術,采用適合主體經濟發展的林業生產模式,將林業生產與主體經濟發展連接在一起,相互補充相互發展,逐步形成較為發達的林業生態體系。
二、林業生態環境的改善與園林綠化的發展措施
(一)加強林業生態環境及園林綠化工程建設
生態功能發揮在進行林業生態環境改善及園林綠化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堅持生態建設的基本理念,創造創新林業及園林綠化工程功能,為其向可持續方向發展邁進奠定堅實的基礎。目前,隨著我國現代林業和園林綠化工程的發展,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其發展核心。例如:我國多個地區城市生態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一些地區冬季霧霾情況已經超出控制范圍,即使是限產限行也無法解決,因此在今后今后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應當以生態經濟建設角度出發,加大對林業生態及園林生態經濟的投入力度,最大限度的發揮林業和園林工程生態、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等方面的作用。另外在進行林業生態環境改善的過程中,可以植入綠色城市規劃的理念,構建生態綠地環境系統,形成以城市為核心的具備層次性、生態化的園林工程,達到“自然—植物—人”三相合一的一種生態網絡系統。
(二)打造園林綠化工程,改善林業生態環境
園林工程是一個綜合系統性工程,它包括多種多樣的公園、綠地等,但是無論是何種功能的公園或者是綠地工程,它們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即改善林業生態環境,提升城市自然生態水平。基于此,在進行林業生態環境改善工作的過程中,各地區應當針對自身的具體情況,擴大園林綠地的發展范圍,使其滿足城市生態平衡的基本要求。例如在城市中心加大園林綠地工程的建設力度,積極改善中心地帶林業生態環境,同時在邊緣地帶也應當結合具體情況建設公園、綠地、生態林等工程。在林業生態工程建設過程中應當注意的是,使用材料應當以植物為主,尤其是對一些常綠高大喬木等應當擴大其種植面積,而結構方面應當以復層為主,避免大范圍都是硬質鋪裝或者是單純的草坪,已在保證林業生態工程綠化功能的同時提高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林業生態環境與園林綠化工程的實施不僅美化了環境,同時也為居民提供了親近大自然的機會,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對社會穩定發展具有一定的意義。良好的林業生態環境符合當前林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基本要求,順應了自然發展的態勢,對環節當下霧霾問題具有積極的作用。同樣園林綠化工程的實施為居民創造了一個良好的休閑娛樂場所,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添光添彩。但是部分地區受到諸多條件的限制,林業生態環境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園林綠化工程建設還完善,對此應當加大重視力度。
(三)結合科技發展,促進林業及園林綠化生態化發展
在探索林業及園林綠化生態化發展過程中,結合科技共同發展能起到有益的效果。在分類經營的條件下,根據不同的植被能適應的不同土壤和氣候條件,可以形成區域性的經濟帶,對商品性的人工林采取分類集中的經營方式,并且加入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延長生態植物的產業鏈,優化它們的產業結構,增強經濟效益的同時提高商品性人工人的生態價值。運用科技的方面有很多,比如,林業新品種的選育,需要科技發揮作用;人工林的培育,需要科技發揮作用;雜交新品種,需要科技發揮作用;林產品的加工和再利用,需要科技發揮作用;林業的管理和經營,需要科技發揮作用等等。有效的發揮科技各方面的用途,能夠促進林業及園林綠化的高效發展,促進綠林經營管理的理念創新以及發展培育綠色植被的技術創新。
(四)創新生態理念,促進林業及園林綠化生態化發展
加速林業及園林綠化生態化發展,改善生態化環境,是保障我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創新林業的生態理念,是促進林業及園林綠化生態化發展的重要方向。第一,把林園及園林綠化打造成既可以文化休閑又可以游覽觀光的生態區,這樣一方面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是生態環境發展的標志。第二,把林業及園林綠色融合生態化發展的新理念,建設生態和藝術相結合的林業系統,促進城市和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并且美化環境。
(五)加快林業和園林的一體化,促進林業及園林綠化生態化發展
傳統的園林主要是以城區為主要發展地區 ,通過布置和設計來種植花草。現階段為促進林業及園林生態化發展,可以把林業和園林融合在一起共同發展。把以城區為主的發展地區擴展到郊區或者農村,建設一個全面的生態化環境。首先,要從生態化發展角度來統一規劃園林的綠化建設,結合林業和園林的綜合特點,做一些合理的分工和美化。其次,要做到區域的融合,把公共區域、居住區域、風景區域融合改造,促進整個城市的生態和諧。最后,要建立一個合理高效的管理機制,對林業及園林綠化進行管理和維護,增加生態環境的保質期。
結語
如何促進林業及園林綠化生態化的發展,是一個需要一直探索的課題。因為林業和園林綠化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生活水平會不斷的提高,可持續發展,要求林業及園林綠化生態化發展不斷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關月,韓雨絲,王斌. 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問題分析[J]. 現代商貿工業,2014,22:72-73.
[2]杜海峰. 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問題分析[J]. 現代園藝,2016,12:1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