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祎
摘 要:我國是水路較多的國家,不僅有黃河、長江及其附帶的大小支流,還有多個內河水路,以及沿海地區水路長達六七萬里,我國具有的良好的水域環境使得各地之間進行水路運輸造就了條件。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飛速發展,各行各業欣欣向榮,人口數量急劇增加。淘寶、天貓、京東等網絡平臺聚集人群日益增多,港口數量不斷遞增,這些因素都有效提升了我國水路運輸的發展速度。這些條件和因素,不僅成為我國水路運輸行業的機遇,也成為需要面臨的挑戰。
關鍵詞:水路運輸;機遇;挑戰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與全球接軌,加之改革開放以來同世界各國的來往密切,貿易活動數量愈來愈多,全球經濟一體化已經發展出雛形,我國的運輸行業(特別是水路運輸行業)需要應對情況作出改進,我國水域范圍多,能夠開發的范圍廣,為我國的物流運輸等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以及嚴峻的挑戰。
一、新經濟形勢下水路運輸的現狀
“要想富,先修路。”水路在我國分布廣泛、河流眾多,水路運輸的加強有利于緩解我國運輸行業壓力,特別是近年來隨著車輛增多,城市擁堵、高速路塞車的現象數見不鮮,因此,加強建設水路運輸對于我國的物流行業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一)水路運輸運能大
我國的水路運輸潛力巨大,河流承載能力強。現代運輸型船支種類繁多,主要是船舶,而船舶類型很多,造價相比也比較低,每一種類型運輸船舶相比起陸路汽車、火車的承載能力又要更大,因此,發展水路運輸能夠有效緩解陸路及航空運輸的運輸壓力。這些因素都對我國的水路運輸提供了發展機會,
(二)水路運輸占地少
水路運輸因為擁有天然的運輸環境,所以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較低,并且土地占用少,不會對環境規劃產生較大影響。港口建設同交通建設不同,港口的占地少,并且不需要建設服務站等。水路運輸所占用的土地面積比起陸路運輸占用的面積遠遠低于,就從這一點來說,水路運輸就具有加大開發力度的意義。
(三)水路運輸耗能少
水路運輸的耗能比起陸路運輸和航空運輸的耗能少很多。并且水路運輸不會出現陸路運輸當中常常出現的擁堵,對于節省運輸時間有良好的作用。
從以上三點可以看出,水路運輸不管是從造價上,還是占地上,性價比都要優于陸路、空路。這樣一來,發展水路運輸就成為一個必然又充滿機會的事業。
二、新經濟形勢下水路運輸的機遇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勢頭下,我國各行各業飛速提升,水路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隨著我國的交易總額年年擴增,經濟總額呈現出上升的曲線,要想在這之中快速發展水路運輸,就看各個企業能否抓住當下機遇,給予水路運輸持續、穩定、快速的發展。
第一,港區現代化。依托于長江水系、珠江水系等,我國建立了龐大的水路運輸格局。“兩橫一縱兩網十八線”,諸如:長江干線、京杭運河、長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等,以及各支路干路江河航道19萬千米,在我國沿海地區,更是形成餓了一大批現代化的港口,具有強大的機械化和專業化水平,并且還在不斷提升當中。
第二,物流多樣化。物流行業是我國近來年來發展十分迅速的行業,雖然起步較晚,但在一大批網絡購物軟件影響下不斷提升,已有良好態勢。物流企業的飛速發展使得國外物流企業也進入了我國市場搶奪份額。物流行業的發展為水路運輸發展帶來了重大好處,同時它也使得港口得到快速發展,使得傳統的港口慢慢趨向于現代化的港口。企業要想在這方面做文章,就要著眼于物流資源的分門別類、運輸的層次性和戰略性,在競爭中成為優良的水路運輸企業。
第三,內河運輸再發展。在我國外河發展的同時,內陸河也在不斷地發展,近幾年來,我國特別注意對內陸河流的開發,讓內陸河流再次進入被重視的狀態,內陸河流得到有效的支撐得到快速發展,對水路運輸行業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三、新經濟形勢下水路運輸的挑戰
(一)碼頭容量低
我國水路運輸船只數量雖然可觀,但是港口能夠容納的數量不多,這也就造成預期的運輸量和實際運輸量有一定的偏離。盡管在海岸線以及河岸江岸都建造了大批港口,但這些有價值的港口容納量不多,只能夠對一些運量小的貨物進行運輸,嚴重滯后了我國水路運輸行業的發展。此外,雖然想過要在容納量上下手,使得容納量更進一步,但要想擴大貨物運輸噸量,就必須建立適合這些貨物的特殊港口專門承載,然而我國實際上嚴重缺乏這些相應的資源,導致專用碼頭也很難建立。總之,碼頭容納量低是企業需要面臨的首要條件。
(二)運輸管理混亂
第一,管理體制混亂。管理體制缺乏科學性,新經濟形勢已經產生,舊經濟形勢還在相關決策者心頭,這種管理體制的不完善導致港口管理沒有科學性,影響水路運輸行業發展。
第二,相關法規不及時。我國各個港口在對外貿易上的法律法規頒布不及時,又由于我國對外開放貿易,故在爭端發生時難以反應。
第三,市場行為不合理。在管理港口的過程當中,各港口市場行為不統一,也不規范,大小港口對于收費環節把握不清晰,既有收費多、又有多項目收費、亂收費現象,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下,各港口企業面對著較大壓力,對港口發展也難以出力,影響水路運輸行業的發展。
(三)結構設計不完好
主要有三點不足。首先是各航道的運輸標準不一,航道運輸量的多少、航道的深淺、航道專業化水平的高深鄙陋等,使得水路很難滿足各種運輸要求。其次,船舶本身存在一定的問題,由于船舶老化現象多,大型的船舶數量相對也少,對于水路運輸發展也造成了一定阻礙。最后,港口的裝卸能力不夠,多數港口還未能夠向現代化港口進發,停留在老式港口的,面對船只貨物很難做到及時的裝卸,導致其中耗費了大量時間。
結語
新經濟形勢下水路運輸業要想獲得發展,就必須抓住現有的機遇,對自身的各項技術、管理、服務等進行革新,才能夠適應新經濟環境。面對挑戰要認真思考解決辦法,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才能夠促進自身和水路運輸行業的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慶華. 新經濟形勢下水路運輸面臨的機遇和挑戰[J]. 企業技術開發,2013,32(08):29-30.
[2]潘高峰. 淺析新經濟形勢下水路運輸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21):284.
[3]周浩. 新經濟形勢下水路運輸面臨的機遇和挑戰[J]. 現代商業,2014,(26):274-275.
[4]宋永吉. 新經濟形勢下水路運輸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探析[J]. 現代經濟信息,2017,(07):334-3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