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巖
摘 要:當前,我國大學本科英語(師范)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傳統模式中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文從培養英語專業師范生應用型人才創新模式的層面入手,著重探討三大方面的創新內容:第1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提高實踐課程比例,實現理實一體化。第二,建議工作坊,夯實英語(師范)專業學生的教師基本功。第2創建英語教師職業素養孵化基地,與實習基地簽訂頂崗實習合同,強化教師技能。從入學到畢業為英語(師范)人才培養提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應用型;師范人才;培養模式
英語(師范)應用型人才是指在從事教育實踐活動中運用英語專業知識和能力的英語教師。英語(師范)專業的教學擔負著培養基礎英語教師的重要任務,教學基本技能的培養是師范專業本科生實踐能力培養環節中的重要內容。本文從培養英語專業師范生應用型人才創新模式的層面入手,從課程設置、基本功培訓及實踐基地三大方面著重探討英語(師范)專業人才培養的創新內容。
1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提高實踐課程比例,實現理實一體化
構建科學合理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體系是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的核心。應用型本科院校要根據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規格與基本特征,構建起“理實一體化”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體系。在制定師范生人才培養方案中,增加實踐課比例,為“理實一體化”培養模式提供保障。在課堂教學模式上,提倡教師通過設置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使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做的一種素質和技能培養。教學過程中,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突出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強調讓學生“做中學,學中做”,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主導相結合,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職業人才的培養質量。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是在德國雙元制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法。其指導思想是打破傳統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界限,將理論和實踐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解決傳統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理實一體的項目化教學不是以教材為中心,而是以培養目標為中心;不是以教師為中心,而是以學生為中心。它把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環節合為一體,使得教學效果更加直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參與過程。因此,以此項目為基礎的教學法非常適合教學需要,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充分理解理論知識,培養實際工作能力和經驗。
2建立工作坊,夯實英語(師范)專業學生的教師基本功
工作坊( Workshop )是一種聚焦問題與主題的學習方式,在合作共同體中共同探索和增強自我。教師基本功工作坊實際上是師生合作的平臺,是訓練學生基本功的一種新方式。
針對不同目標可以建立基本技能培訓工作坊:低年級學生可以建立英語語音和語調工作坊、漢語普通話工作坊 、書法工作坊 、簡筆畫工作坊等。使學生能處理好篇章朗讀,包括基本的朗讀要求,如語調,語速變化,連讀,失爆,弱讀等基本技巧,及語音清晰度和情感表達。在語調問題上,要求盡量去模仿自己喜歡的方式,并允許有自己的特色。 讓學生在掌握大量的、規范的漢語詞匯的基礎上,能夠進行聽、說、讀、寫,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的生活當中,使師范生在未來的工作和社會交際的發展中改變原有說方言的習慣,具備說普通話、聽普通話的能力。當然這也是大學進行普通話水平測試的重要目的。工作坊既讓學生掌握書法技能, 提高書法藝術水平, 在書法實踐中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增強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堅強毅力,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完善的人格,從而達到目的。工作坊要求學生簡筆畫線條流暢、下筆肯定、一筆成型。在繪畫時, 要安排好最簡便的運筆順序, 一般情況下, 要遵循“先前再后、先主后次、先概括后添加”的繪畫原則, 但也不能一概而全, 要根據繪畫內容來靈活處理。
同樣,高年級學生的基本技巧通過建立課件制作及應用工作坊、組織課堂的技巧及能力工作坊、說課工作坊、學習教學法工作坊 等。目的是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教師教學,有利于學生學習。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其轉化為形象,使之簡單化,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了解教師和學生角色;掌握學生課堂分組策略;理解常用教學手段與媒體的應用;熟悉常用教學組織。讓師范生使用正確的教姿、教態;熟練運用講課的技巧,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會進行自然、順利的課堂交流;會用不同的方式來組織課堂。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理清教學觀念,把握教學目標,充分利用教學方法。加深學生對教學方法理論課的理解,初步了解教學理論在中學教學的應用情況,培養師范生分析和評估課堂教學的能力。
3創建英語教師職業素養孵化基地,與實習基地簽訂頂崗實習合同,強化教師技能
與實力較強的名校簽訂頂崗實習合同,使其成為英語專業師范生成長的孵化基地,提高教師素養,使師范生的從教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孵化基地學校在轉換育人模式的探索中,教師從原來的課程執行者,變成課程開發者和課程改造者,教師的課程觀、教學觀、資源觀、學生觀、評價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孵化基地建設適應師范生培養的職業目標、專業情感、實踐過程與培養方式的轉變,為師范生專業成長提供搖籃;孵化基地建設適應了英語師范生將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能力統一發展的需要,有利于職業角色定位、職業素養的鑄造、職業技能的提高、職業信念的增強;實踐基地建設促進了高等院校與地方基礎教育學校的合作,在真實教育情境中為基礎教育培養更多優秀師資,以達到高等院校與基礎教育協調發展、優勢互補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英語(師范)專業教學應走出傳統的課堂模式,貼近社會、貼近生活,提升師范生的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杉.普通話水平測試為大學普通話教學發展提供的新思路[J].長春大學學報,2016.
[2]柯文標.寫好規范漢字培育現代人才[J].漢字文化,2018.
[3]張玉玲.淺談簡筆畫[J].中國校外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