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興
摘 要:針對我國事業單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工作中存在領導重視程度不夠、招生質量不佳、經費投入不足等問題,提出了完善事業單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工作的措施。
關鍵詞:事業單位;博士后;管理
實施博士后制度、設立博士后流動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我國培養、吸引和使用高級優秀人才的重要舉措。特別是對于加速高層次人才培養,促進事業單位科研建設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科技創新工程的深入開展,以及博士后規模迅速擴大等,對事業單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
1中國博士后及博士后制度的產生和發展
1984年5月21日,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向鄧小平同志建議,借鑒國外的博士后制度,在中國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實行博士后制度,鄧小平同志當即表示贊成。同年11月,我國試行博士后制度的帷幕正式拉開。1985年,國務院下發文件,設立博士后流動站,實施博士后制度[1-2]。其宗旨為加速培養和造就年輕的學術技術帶頭人和科技骨干,這種制度是在一些具備條件的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里建立某學科的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挑選剛剛獲得博士學位的優秀年輕人員進站,在兩年的期限內從事研究工作,它是一種通過特殊的管理方式來培養和造就高級專業人才的制度。1995年,全國設立第一家全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指在企業、科研生產型事業單位和特殊的區域性機構內,經批準可以招收和培養博士后研究人員的組織,為我國的高技術人才與企業搭起了橋梁,是產、學、研相結合的新路子。
近年來,廣西的博士后工作,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創新工作機制,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取得了顯著成績。十八大以來,廣西新增博士后流動站、工作站19 家,全區博士后“兩站”達64家,其中博士后流動站21 家、博士后工作站43 家[3]。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將進一步加大博士后工作力度,堅持用宏偉事業凝聚人才,用良好環境感召人才,用優質服務吸引人才,用合理待遇激勵人才,積極營造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制度環境。
2事業單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2.1事業單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領導重視程度不夠
一是由于事業單位在管理體制上仍然受傳統的行政管理體制的影響,造成對于高端人才的重視程度不足,而且在博士后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僅僅是將博士后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普通對象,而忽視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制約了博士后人才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事業單位人才培養體制不完善?,F階段由于事業單位對于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重視程度不足,沒有充分認識到人才對事業單位長遠發展的重要意義,因而忽視了對于事業單位人才的培養。這導致人力資源無法實現升值,進而造成了事業單位長遠發展的后勁不足,對于事業單位戰略發展規劃的實現十分不利。
2.2事業單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招生質量不佳
目前事業單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的現狀與博士后的培養目標即“培養一批跨世紀的高層次學術、技術帶頭人和骨干”之間出現了差距。事業單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的目的多是為了招人而招人。因此,在招收博士后時不能很好的考慮該博士是否能夠勝任和匹配本單位需要的研究工作。以致出現少數全面素質不高,甚至成為“高級打工仔” 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另外,有些博士后進站的目的是將此作為尋找“好”工作的跳板,進站后并未全力投入科研工作,其結果必將出現博士后培養質量下降的趨勢。
2.3事業單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經費投入不足
事業單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人才的待遇不夠高,吸引力低下,不能留住人才。我國的事業單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研經費普遍較低,博士后等高層次人才待遇并不比普通員工高多少。要想國內有更多的高層次人才,留住高層次人才,就要有豐厚的待遇,如為博士后提供免費居住,提供環境好的、安靜的辦公室供他們工作,還有繳納五險一金等,保持足夠高的吸引力。
2.4博士后業績考核工作不夠嚴格
博士后進站以后,需要完善一套合理的考核制度,考核博士后工作量、工作業績。對博士后的管理不同于其他普通的設計人員,不能放縱不管,更不能短期內就要求成果。
3完善事業單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
3.1強化組織領導
加強博士后工作站建設,全單位各級各部門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形成合力,切實加強對博士后工作站建設的領導。要完善工作機制,圍繞博士后工作站建設的重點、難點問題,創新體制機制,科學高效地推進博士后工作站建設。要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宣傳博士后工作的重要性和博士后工作優秀成果,提高社會各界對博士后工作的認識,形成有利于博士后事業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
3.2加大培養力度
要加強站站、站校、站院之間的聯系交流,通過課題合作、合作研究等模式,不斷增進博士后研究人員之間的交流合作,提升博士后工作站科技研發能力。要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博士后研究人員參加各類學術技術交流和培訓,進一步拓展視野,提升學術技術水平。以本人單位博士后工作站為例,重點推進加強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與高效流動站合作,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和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本著“講求實效、優勢互補、互惠雙贏、共同發展”的原則,以提高博士后研究人員培養質量為核心,充分發揮高校的科技、人才與智力優勢和本單位的質量管理及檢驗檢測技術、資源優勢,實現優勢互補與共同發展。
3.3注重研用結合
要聚焦研究領域,緊緊圍繞新區重點產業、重點領域和企業自身發展存在的技術瓶頸問題,科學確定研究項目,切實做到研用結合,更好地服務產業的創新發展。要加強團隊建設,圍繞課題項目組建相應的研究團隊,通過共同研究合作,實現突破一批技術,培養一批人才。要注重研究成果轉化,通過技術轉讓、合作共享等模式,切實做到研究一批、轉化一批、推廣一批。本單位擬開展的科研課題重點圍繞推動埋地管道非開挖檢測技術、超聲導波技術、相控陣技術、渦流技術、聲發射技術、聲脈沖技術、漏磁檢測技術、電磁超聲技術、基于風險的成套石化裝置檢測技術、成套裝備遠程在線監控技術、金屬失效分析技術等高新檢驗檢測技術的深入研究與應用,全面提升特種設備檢測能力和服務水平,確保全區特種設備尤其是具有高溫、高壓、高速、高空、高技術、高參數等特點的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
3.4加強動態管理
要加強定期考核評估工作,重點考核研究人員招收情況、科研情況、研究成果、產生的經濟社會效益等。要強化主體責任,博士后工作站設站單位是對博士后研究人員進行管理的責任主體,要研究制定管理辦法,規范進站程序,加強過程評價,嚴格出站考核,切實履行管理職責。定期開展優秀博士后評選活動,對取得重大科學技術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成果轉化效益顯著博士后研究人員,予以表彰獎勵。
4結語
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將進一步加大博士后工作力度,作為事業單位設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應在不斷的摸索中逐步建立、完善博士后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以人才、技術、效益為結合點,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教育規律和科技發展規律,實現博士后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從機制上鼓勵博士后工作站研究人員從事創新研究,并以事業單位職責工作特點和關鍵技術難題為導向,從而取得創新成果,為提升我國相關行業的技術進步提供巨大推動力。
參考文獻:
[1]蔣永清,吳振興.鄧小平決策建立中國博士后制度[J].云嶺先鋒,2014(8):48-48.
[2]莊毅.高級人才開發的一項重要措施:中國博士后制度的產生和發展[J].中國人才,1991(2):8-10.
[3]趙國安.砥礪奮進這五年,廣西博士后工作綻放光彩[J].人事天地,2017(9):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