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迎春
摘 要:大力發展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能促使文物的內涵得到拓展,并且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將博物館旅游和文化創意產業進行結合,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并使博物館得到大力發展。兩者之間的結合非常重要。筆者對此進行了分析,希望能為廣大的相關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關鍵詞:博物館;旅游;文化創意產業;結合
1博物館旅游和文化創意的結合存在限制
1.1博物館旅游公眾認知不高
山東青州市博物館是首批國家一級館,同時也是一級館中唯一的縣級綜合博物館,文博行業中地位重要,館藏文物精美且數量巨大。隨著近年來旅游業的飛速發展,旅游業和博物館行業的關聯性越來越大,博物館逐漸成為了旅游者新的目的地。博物館的旅游功能越來越受到重視。但筆者在調查后發現,對作為景區的博物館,我國居民還普遍缺乏認知,在山東青州地區,前來旅游的人僅有22%參觀過青州市博物館[1]。很多游客都知道青州古城是國家AAAAA級景區和當地景點,卻很少有人知道青州市博物館是古城AAAAA級景區三個組成部分之一,是古城景區的文化擔當,甚至還有當地居民不了解當地存在這座國家一級博物館。
1.2旅游市場變大,博物館吸引力降低
因為我國的旅游市場越來越大,出現了很多的旅游資源,吸引了眾多游客。像故宮,首博,上博,南京博物院等著名博物館人氣旺盛,成為廣大參觀者的新的關注點,但大量的傳統博物館的人氣卻跟不上旅游的發展速度,特別是基層的博物館,旅游基礎設施不完善,對游客缺乏吸引力。據調查,青州市博物館一年大約舉行近百場陳列展覽,參觀人數超過百萬。然而博物館卻缺乏社會文化生活的矚目點,所以比起國外的博物館參觀人數低了三倍左右。由此也可以看出,很多博物館的旅游吸引力不高。
1.3地方傳統博物館展示方式的局限性
近年來,我國出現了很多新型的博物館,比如科技類、生態類的展館等,展覽方式也豐富了很多。但是分析國內很多博物館的情況,發現在展覽、收藏、經營方面,均呈現粗放的形式。此外,由于人財物展館面積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很多博物館在展覽策劃和設計中缺乏對體驗項目的重視,因此無法使旅游者沉浸其中[2]。更無法享受豐富、多層次的空間體驗,游客很難感受到信息表達形式的藝術感。這樣的博物館,只能讓參觀者在平面的環境內觀察和學習,達不到旅游體驗的功能。
2博物館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結合
2.1提高博物館的現代化程度,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人才
隨著博物館科技手段應用的日益增多,博物館旅游資源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挖掘,體現出趣味和特色,借助高科技成果來展示博物館的主題內容。舉個例子,青州市博物館目前已經和浙大聯合建立了數字化技術體系,特別是在文物修復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運用高科技對文物進行三維掃描和展示,采用3D虛擬技術,能讓參觀者從參觀博物館變為體驗歷史[3]。在2017年時,青州市博物館還和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合作,成為該校的教學實踐基地,把高校的專業人才和高科技應用到博物館工作中。
2.2開展博物館的旅游經營管理和營銷
怎樣促使博物館旅游和文化產業相結合,怎樣搞好博物館的旅游經營管理,一直是各博物館在不斷探索的一個課題,也是一個難題。在這個方面,青州市博物館也進行了有益的嘗試。盡管博物館和企業有一定的差別,但博物館同樣必須以消費者作為重點,注重消費者的需求。通過一系列的展覽和服務,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只有確定了市場目標,采取了科學合理的營銷方式,才能達到營銷的最終目標。在進行營銷的過程中,不但要完善博物館旅游市場營銷的策略,還要進行市場調查,了解旅游者的需求。青州市博物館每年都會在博物館日等重要紀念日開展游客問卷調查,調查內容都要把相關旅游產品和文創產品的調查設置其中,同時,每年都要參加全國的大型文創產品博覽會,加強和同行業博物館的交流學習,充分利用館藏文物做好文創旅游紀念品的開發利用,大大提高了宣傳的效果和效率。
2.3塑造博物館的文化品牌
博物館品牌的塑造非常重要,有品牌的博物館會超越自身,成為更加有價值的符號,有的甚至成為城市、國家的名片。所以,博物館必須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將品牌意識融入到文化創意產業中,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吸引更多的游客。
在塑造文化品牌的過程中,不能游離于博物館之外,不能背離博物館的公益性質,必須在一個可控的范圍內。此外,品牌也要符合博物館的形象和特點,和博物館整體品牌建設相輔相成。從而更好的傳播博物館文化,提高輻射力和影響力。最后,也要打造差異化的特色博物館,促使博物館朝著差異化的方向發展。許多年來,青州市博物館以其豐富的館藏文物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在基層博物館中獨樹一幟,獲“小大博物館”之稱。
3總結與體會
在如今的發展形勢下,要促使博物館旅游文化和創意產業得到結合,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服務理念,采取科學合理的對策,并且充分挖掘博物館的旅游資源。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博物館得到可持續發展,并且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梁剛.古蜀文化旅游品質提升的路徑研究——以三星堆博物館為例[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7(01):116-122.
[2]戴典,丁金枝,歐莉,杜蓓蓓.三星堆博物館文化創意旅游紀念品設計探討[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11):299.
[3]楊海紅.游客體驗視角的博物館文化創意旅游開發研究——以南通博物館群為例[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15,29(02):27-30.
[4]沈飛,李棟.將文化與創意融入現代產品設計——倫敦地區博物館服飾類旅游紀念品研究[J].藝術設計研究,2013(04):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