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達榮
摘 要:目前國內經濟飛速發展,國民生活變化巨大,汽車作為家庭必須品,需求巨大。巨大的市場拉動著車企和零部件企業的飛速發展。本篇論文以信息系統對零部件汽車制造業的應用為題,主要討論應用中的模型建立與實施過程的注意事項,就零部件汽車企業物料控制、資金占用、物資安全等企業物流運作方面的流程梳理及應用分析。
關鍵詞:信息系統;零部件汽車制造業;物料控制與資金占用;物資安全
汽車市場的巨大需求,對零部件汽車制造業的生產配套能力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制造過程、流通環節的巨大數據處理成為關鍵,這決定著企業日常運行的效率與成本控制。傳統制造業靠人、靠紙質文檔傳遞信息等單一信息收集工具,很難做到快速、準確的分析。為了解決傳統管理模式的弊端,利用強大的信息系統,快速掌握一線真實數據并反饋問題,以促進零部件制造企業更好的發展,使得我國汽車制造業發展更上新臺階。
1信息系統
零部件制造業信息系統有功能強大而全面的ERP系統,也有專注單一模塊的庫房管理系統WMS、供應商管理庫存系統VMI、偏重財務管理的U9系統、便于BOM管理系統PDM等。
零部件制造業是復雜的制造單元,過程涉及的數據量巨大。在生產、決策過程中,巨大的數據如何快速、準確的傳遞,及時拉動這個供應鏈系統均衡生產,信息系統作為一個從企業員工到決策層、從提供信息采集到數據決策的管理平臺,在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方面是不可獲取的。
2應用
信息系統通過條碼掃描或RFID卡的終端設備,在生產需求發起時,隨著物料的移動而進行各個環節的數據采集,匹配生產消耗及實時庫存數據去指導進貨、生產、結算等相關事宜。
2.1強調信息輸入原則
零部件制造業的運營原則一定是強調正確的源頭,即:訂單及對應裝配BOM信息的準確性。客戶需求訂單是什么、對應的BOM是什么、BOM中的零件信息、使用計量、單價是否清晰,這均體現了生產僅是一個被拉動的環節。傳統制造業通常沒有訂單及準確的BOM信息而導致采購件物料到貨的盲目接收、生產單元的用料無法控制并盲目生產,這些在信息系統的支持下將實現按單收貨、按單配送物料至生產、按需生產,如此杜絕企業資源的浪費。
2.2訂單的評審
訂單是否執行,需要生產、物流、技術、設備共同參與評審,以確保訂單的順利交付。其中評審的關鍵因素就是:采購周期、制造周期、交付周期。這些關鍵參數我們可以在系統內進行設置,即建立數據計算模型,一旦銷售訂單下達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系統中數據模型內關鍵參數的修改快速完成訂單評審。
備注:
1)JPH:單位小時生產的的臺數
2)上表中的數據可通過建模的方式列入信息系統品臺中。后期只需要人工維護紅色字體部分,即可獲取供貨節拍和可輸出節拍的差異,已確定是否可以執行該訂單。或是否需要提升輸出節拍、改善工藝或換模時間、加班等方式實現供貨。
2.3物料進出數據準確、及時性。現有庫存管理方式通常很難及時知曉庫存中物料進出時間、及數量,對庫存積壓管理及經濟批次訂貨的精確管理是不能支持的。但通過信息系統,對每次入庫數據進行掃描接收,那么系統自動記錄的入庫時間就可以提示物料存儲的庫齡,及時通過系統平臺向管理者通報,避免物料拉動不善而導致的庫存積壓、資金占用。
2.4庫存合理設置
零部件汽車制造業中存儲設置通常靠經驗累積,隨著庫存指標及資金占用率的指標考量,降低庫存量對于加快企業資金周轉及其他場地、工位器具等配套設施的投入有重要意義。對于降低庫存,也可以通過建立模型的方式將庫存建立水平進行鎖定,如下:
我們可以根據不同類型的產品設置不同的生產模式,對于需求量較大的A類物料我們采用連續生產,生產中需要控制的就是交付周期,如交付周期4小時,那么我們建立的庫存就必須涵蓋著交付周期中的需要的物料。另外,如開班差異是指生產企業與客戶之間產出和消耗時間不對等的情況;而換模、機修、工藝消耗都可以通過日常數據收集并取平均值的方
2.5軟件選型
目前行業中類似的軟件較多,有歷史悠久跨國企業提供的SAP\Oracle\U9等,也有國內一些做的較好的軟件公司,比如知明、普奧等等。關鍵企業需要定位需要的軟件目的,如:數據處理系統、管理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或虛擬辦公室等等;以及預算。
2.6流程設計
結合物料進出的流程、關鍵財務結算控制點的設置、生產補料信息的對接等現場管理要求,對流程進行合理設計。如料箱入庫記賬流程:
其中標識點A\B\C及系統本身或系統與系統之間的關鍵數據記錄點
2.7系統之外還需要標準化的企業管理流程
系統為我們提供了準確的數據和快速發現問題的途徑。但實際問題的解決還要依托于企業自身的管理流程,不如:物料的短裝抽查與盤點,這還是需要人工按流程進行真實核對的。
3優化方案及二次開發
3.1多供應商管理與供貨劃分
零部件汽車制造業為降低供貨風險,通常開發2-3家同個物料的供應商,那么在物料使用的配比管理與結算方面就需要系統支持物料屬性管理。這需要進行軟件的二次開發,通過對供貨日期、實際使用時間的信息的采集而與結算進行一一對應。
3.2多系統之間的平臺交互
隨著設備數據采集、自動生產排產、人工智能設備等先進管理手段的投入,系統與系統之間的交互就存在二次開發。這樣的二次開發可以使用系統之間的相互接口,也可以使用中間件的方式去保證各自的數據安全。但這都需要從企業的實際利益出發去做合理的設置。
4后續發展
我國仍處于發展中國家,制造業的水平較發達國家存在著差距。全面的企業級管理軟件解決方案的到來,確實能夠使傳統制造業得以向先進企業進行學習,但軟件提供方的其主機存放位置通常位于國外或軟件所有商位于上海的總部公司,通過技術協議等方式去保障使用方的數據機密,這對傳統制造業來說,確實是一個關于安全的問題需要重點考慮。若在局部項目實施過程中,培養一批熟悉企業業務運作又知曉IT 技術開發的通用人才,自主研發適合企業的信息系統,那么就可以解決數據安全問題,更為貼合企業發展實際。
5結語
我國零部件汽車制造業信息系統模式想要切合企業發展利益,又滿足客戶需求還有很大一段路要走。從識別自身需求、到軟件選型、項目開發調試,都需要企業領導人及其項目實施團隊加強風險管理意識、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力爭自主研發,以解決企業真正關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周思恩.SAP系統在汽車零部件企業中的實施經驗總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11):59-60.
[2]徐曉實.SAP系統下華晨寶馬公司生產成本控制案例分析[D].遼寧大學,2015.
[3]秦長坤,張曉勇,鄧君,馬超.SAP與電子商務的整合及在汽車企業的應用[J].電子測試,2014(01):140-141.
[4]李衛忠,謝世誠.SAP助力中國汽車產業鏈馳騁國際賽場IT驅動管理創新[J].微型機與應用,2007(09):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