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依據現存的問題在適老化設計方向中,著重對室內交通空間進行研究,根據老年人人體工程學,老年人生理、心理及行為習慣,深入研究交通空間中,各界面以及空間溫度與通風、空間整體色彩、突發狀況的意外防護等各方面的適老化設計,以滿足人在進入老年階段后對室內空間設計的,諸多特殊的設計需求。綜合考量方便安全、溫馨舒適、配套功能完善等因素,體現出以老年人為核心的適老化設計原則。
關鍵詞:適老化;交通;老年人人體工程學
1.適老化設計的定義
適老化設計比老年設計涉及到的目標群體更加廣泛,針對的時間階段更長遠,它提出在所有的住宅中,在商場、醫院、學校等公共建筑中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身體機能,及行動特點做出相應的設計,包括實現無障礙設計,引入急救系統等,以滿足已經進入老年生活的人群的生活及出行的需求,適老化設計將使建筑更加人性化,實用性更強。
2.適老化設計的內容
適老化設計應從老年人的心理、生理、日常行為習慣出發,根據實際需求做設計,例如:為腿腳不便,需要借助機械的老年人做通過性設計,為平衡性車的老年人仿做跌倒設計,為意外情況做呼叫警報設計等。
3.適老化設計的設計方法
適老化設計需要以老年人的需求為本,充分考慮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及行為習慣需求,考慮老年人突發的意外情況,從老年人的需求出發來進行設計,設計尺寸要依照老年人的人體工程學,充分考慮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年齡階段。
4.養老機構中室內交通空間的適老化設計研究與分析
4.1水平交通空間的適老化設計研究
“受光物體的材質是材料本身的結構與組織,屬于材料的自然屬性。質感是材質被視覺感受和觸覺感受后經大腦綜合處理產生的一種對材料表現特性的感覺和印象,其內容包括材料的形態、色彩、質地和肌理。”在現代室內設計中,在注重使用者感受,強調環境精神意義設計原則的推動下,設計者已經認識到不同的材質能產生不同的視覺、心理和情感效果,越來越意識到肌理、質感的表現對環境整體印象的作用。
(1)光是挖掘材料表現潛力的一種有效手段
光通過光和影對有質感肌理的表面有強化效果的作用,對有一定透明度的材料更能展現其本身的色彩、肌理,有時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例如:珠寶店的珠寶運用射燈局部照明后,其材質的屬性與光融合,顯得更加光彩奪目,體現了光、色、形融為一體的藝術視覺效果。
(2)光是補充材料表現不足的一種有效手段
光通過對照度大、小的調節,光照方式的布局,色彩和冷暖的選擇等不同手法的運用,可對受光物體材質的不足進行修飾或彌補,以此來達到設計的目的。如:酒店、銀行、機場等公共建筑的室內,為渲染出富貴、華麗的室內氣氛,采用鏡面石材,由于其鏡面反射的特點,人們時常會有冰冷、堅硬之感。所以在照明設計中應采用遠距離面光源通過漫反射照明的方式來消弱反射和鏡像的效果,并且為烘托室內環境的富麗堂皇,多采用混合布置的暖色光來加強表現材質的花紋和色彩等物理特性。再如:在運用粗面板材又或是粗巖塊板材等材質肌理凹凸不平、浮雕紋理等肌理效果較為明顯的材質時,通過調節光照的入射角度,和照度大小來改變材質的不同表現。
(3)光是更新或虛擬再造舊材料表現的一種有效手段
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對精神生活的日益重視,舊空間改造或翻新也越來越多,大量舊的材料被拆除和丟棄,其中也不乏可再利用的昂貴材料,這種資源的浪費從某種意義上也大大的提高了改造的成本。隨著對照明設計的不斷研究,光作為一種無形的介質,也成為更新舊材質表現的新手法。通過技術手段,光可被“剪裁”成各種形狀或“加工”成各種圖案,這種經過“剪裁”或“加工”過的點、線、面、圖案等光形,通過靈活的運用可以賦予材料新的表現。如:選擇光的顏色疊加舊壁紙的固有色所形成的新色彩;通過投射不同的圖案來豐富和補充原有造型等。這種通過光來更新或虛擬再造舊材料表現的既經濟又實用手法已經被廣泛的運用。
4.2垂直交通空間的適老化設計研究
在同一平面上,暖色使人感到距離近一些,有接近的效果,而冷色則使人感到距離遠一些,有遠離的效果。因此,暖色稱為近感色,冷色稱為遠感色。設計人員常用色彩的距離感來改善室內空間的大小與形態。色彩對人的情緒也有不同的影響,一般情況,紅色、黃色、橙色有興奮作用,紫色則有抑制作用。所以,要求熱烈而歡快的場所,通常采用以紅色和黃色等暖色為主的照明,使人感到興奮而舒暢。生理方面,就眼睛接受各種光色所引起的疲勞程度而言,藍色和紫色最容易引起疲勞,紅色與橙色次之,蘭綠色和淡青色視疲勞度最小。生理作用還表現在眼睛對不同光色的敏感程度如眼睛對黃色光最為敏感,因此,黃色常用作警戒色。綜上所述,色彩處理除了合理的涂色以外,照明的光色和照度顯得特別重要。只有在一定光譜組成的照明和足夠的照度下色彩才能顯現,只有綜合考慮和把握才能達到設計的預期效果。
5.結語
通過對室內交通空間的適老化設計的研究與探索,在水平交通空間中,首先將空間空間界面劃分成三部分,分別為地面、墻面和頂棚。通過對各界面中,高差、材質、色彩、照明、標識預警等諸多元素研究,做出更加適宜老年人的水平交通空間設計,在垂直空間中,充分考慮老年人需要的輔助工具,以及老年人人體工程學,作出更加安全的適老化設計,使老年人能夠更加獨立的做到,出行更安全,意外有保障。
作者簡介:陳香竹(1997—),女,籍貫:黑龍江省五常市,單位:廈門大學,學歷:本科,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