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錦宏
摘 要:智能化信息系統在小區環境下的應用是城市小區建設的必然因素,在系統設計中綜合考慮多種因素,確保系統的政策運行。本文從智能系統設計角度出發,本著先進、標準、實用和安全的原則對實際工程案例進行設計研究,提出安全防護、設備自動化和網絡通信子系統的設計方案,對具體案例進行綜合分析,確保小區的生活環境達到高質量的標準。
關鍵詞:智能化信息系統;安全防護;設備自動化;網絡通信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化建筑已成為當今社會應用發展的趨勢,用戶住宅小區的信息化管理是智能化建筑綜合運用的結果。社區智能化系統是以信息化管理為手段,以營造溫馨、安全、友好的居住環境為目標的綜合管理體系,它是集安防、設備自動化、實時監控和網絡通信于一體的綜合管理系統。然而,住宅區屬于用戶長期居住場所,與普通的公共建筑有所不同,在智能化系統設計、施工、運營維護等方面均需要考慮便民的服務標準,盡可能解決居住戶主的常見問題。本文以某小區的智能化建設為例,綜合考慮系統涉及到的各種因素,提出合理的設計方案并解決智能系統所遇到的技術問題,對指導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1小區智能化設計的常見問題分析
從目前國內建筑行業角度考慮,小區的智能設計多采用市場運作的方式進行,與設計部門、施工部門等多個單位相配合的形式進行調控。通常,智能化信息系統的設計多由獨立的配電廠或信息開發軟件公司進行設計,這就導致了設計者容易忽略建筑專業知識而僅對計算機網絡技術進行設計,如線路電纜的鋪設、通信設備的安裝、小區安防系統的建立等問題。出現這種情況的后果是容易導致設計方案在建筑領域無法順利實施,有些技術措施缺乏建筑規范和地方性標準的界定,從而導致智能化缺乏實施的可能存有較大的隱患。因此,結合系統構建失敗的案例,總結出智能化信息系統必須與建筑設計、工程施工、城市規劃等多個行業多個部門相結合,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進行設計施工。
智能系統規劃設計者缺乏電氣、計算機等專業的理論知識,對已有的工程案例分析不足,況且大多數設計部門并沒有對智能系統的培訓不足,從而導致對系統的設計理解不深刻且施工工藝村有較大的差異,這對智能系統的設計質量產生重大的影響。同時后期維護階段管理方法不正確,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缺乏,解決不及時,應對突發性事件的經驗不足等問題,給居民的生活造成不便。
2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的設計原則
智能化系統在住宅小區的應用已成為當前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發展趨勢,系統的設計應當與小區的規劃設計相結合,預留智能化系統的相關電纜、設備等安裝位置,并制定若兩者出現協調性問題時的應對措施。因此,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系統在設計階段必須考慮以下原則:
2.1先進性
系統采購的通信設備、信息采集裝置、信號傳輸電纜等設備必須是最新的,檢查相應的質量是否合格;隨時更新設備軟件系統,確保軟件跟上硬件設備;保證設備安裝技術、生產技術的先進性,能夠縮短施工工期。
2.2標準性
必須按照建筑規范要求的標準進行設計施工,保證施工質量;系統采購設備必須滿足行業生產標準,檢查生產是否合格,通過后方可使用;針對小區規劃、平面布置規范化、標準化,提供更多的便民服務。
2.3實用性
由于當前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電子產品更新換代較快,原有的智能系統設備必須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具有充分的實用性;小區出入口、停車場、綠化帶必須嚴格按照規劃要求進行建設,確保社區居民的生活環境以及實用性價值;盡可能得降低工程造價,確保低成本高效益的使用準則。
2.4安全性
小區的安全至關重要,在設計階段必須綜合考慮各方面的隱患,設置相應的應急方案,保證小區居民的生活安全;對安防系統采用可行性的技術措施,對易發事故地段需要設置較多的防患措施,避免其發生的可能;社區內的監控力度必須跟上,采用紅外線監控攝像頭,保證夜間正常使用。另外,對于社區居民的個人信息需要進行保密,增設防護軟件,防止泄露個人信息。
3小區智能化系統設計案例分析
3.1綜合布線
綜合布線的前提是在不影響正常工程施工的情況下進行,施工中通常會預留電纜線的孔道,孔道處選用隱蔽式,防止居民觸摸電纜;電纜的材料選擇盡量選用低干擾性能的材料,對信號傳輸不產生較大的干擾影響;設置一個控制終端機房,其線路集中處設置在中心機房旁邊,方便線路的連接。
連接各子系統的線路采用并聯式,每一子系統采用獨立的電路和獨立的信號傳輸設備;出入口處因流動人口密度較大,對通信電纜的設置盡量避免影響行人通行處,可以設置在物業管理中心處。家庭用電做到防患于未然,對家庭電纜控制室設置在地下室,并對其指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室外監控設備電纜線采用隱蔽式,通過護欄桿進行隱藏,并保證監控器的正常使用。
3.2安全防護系統
小區的安全穩定決定居民是否選擇入住的首要條件,也是影響物業管理水平的直接因素。對安全防護工作本小區采用設置監控設備進行防護,對社區內部、周邊場所、樓戶單元門口、停車場處均需要設置監控設備,并安裝報警裝置。對易發生火災的危險區域設置防火噴淋、火災檢測設備以及火災報警裝置,及時進行火災源的控制。
出入口處的防護系統采用脈沖電子圍欄系統,設置探測設備,通過電纜線將該設備與預警裝置連接,并直接連接到計算機控制中心室和小區物業管理中心;另設帶有存儲功能的高倍攝像頭以及帶有檢測車牌功能的檢測裝置,及時對車輛信息進行系統分析,并快速做出相應的判斷。
小區內部設有電子巡邏系統,入戶單元門口設置電子巡邏及報警裝置,確保夜間或節假日期間對小區的安全達到更高的控制力度。另外,在地下停車場處也要設置監控設備,保障戶主汽車的安全。
3.3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
在小區入戶門處設置自動防盜門,對強行開門的行為及時作出反應;入戶需要采用電子識別卡才能入戶,提高戶主的安全意識。對于地下停車場采用自動化分析設備,對停車位的位置、停車場指示標志等均添加自動識別功能,有利于停車服務。設置自動化語音播報設備,便于居民休閑娛樂;小區供水、供電、供暖等管道設備采用刷卡識別方式進行,戶主直接對識別卡進行充值一定的費用即可進行使用,達到人性化的目的。此外,小區內部照明設施也是采用自動方式,白天關閉夜間自動打開,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3.4網絡通信系統
信息化時代下網絡普及給人們帶來極大的便利,在小區內部建立通信互聯網系統,為戶主提高便利。家庭網絡系統涉及到計算機網絡、有限電視、電話網絡三種網絡系統,對這三種系統進行有效的結合,能夠避免資源浪費和長距離信號傳輸。可以采用FTTH光纖到戶的模式進行鋪設,確保每一用戶使用高效率、高速度、高質量、高安全的網絡資源。
考慮到小區的實際情況,對每一單元設置一個控制子終端,通信電纜在每戶均有設置,覆蓋率達到100%。有限電視網絡和電話服務網絡對信號進行處理,增強信號接收質量,FTTH連接點對用戶每一房間均設置連接終端,用戶可以直接與家庭電視和電話連接,只需要繳納一定的使用費用,即可使用。
4結語
小區智能化系統的建立是當前乃至未來發展的大趨勢,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化力度不斷加大,小區智能系統以達到高度集中的地步。該系統的建立需要與建筑設計、通信設計等密切相結合,綜合規劃整體布局,加大系統的覆蓋力度。由于智能系統更新發展較快,小區應當做到及時更新維護,降低危險發生的可能,也是營造舒適生活環境的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
[1]田麗.凱麗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設計[J].山東建筑大學學報.2015,4(30):382-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