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月明
在江蘇省響水縣脫貧攻堅戰場上,活躍著一群年過古稀的老人,他們認真調查研究,積極牽線搭橋,動員多方力量對低收入群眾、貧困家庭實行結對幫扶,為脫貧攻堅添磚加瓦獻余熱。他們就是響水縣老促會系統的老同志。
為積極參與做好脫貧攻堅工作,響水縣老促會組織鎮(區)老促會負責人深入村組農戶,對低收入戶進行調查摸底。
響水鎮老促會對全鎮的脫貧攻堅工作情況調查后,認為鎮脫貧攻堅工作目標明確,工作力度大,措施扎實。但通過調研也發現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部分低收入戶思想上有畏難情緒,同時勞動技能低下,資金周轉困難等。針對存在問題,鎮老促會提出了在幫扶工作中既要提供物質扶持,又要在扶志上多下功夫,在精準上深度謀劃,在資金上有效投入,在動態上精準識別,在考核上動真碰硬的建議,并形成材料報鎮黨委政府,供領導參考。
老舍中心社區老促會動員村居會員組長協助村居兩委深入農戶進行調查核實。全社區有低收入戶1040戶,核準落實精準扶貧對象402戶,社區、村居老促會負責人結對幫扶22戶,確保在“十三五”結束時達到脫貧。七套中心社區老促會深入亭泉村調查,彭莊組反映交通不便,影響經濟發展,針對發現的問題,形成7條建議報社區,得到黨工委的重視,調強了村兩委班子,在幫扶資金上給予傾斜,縣民政局到該村扶貧,為該村新鋪道路500米,新建灌溉渠600多米。縣經濟開發區老促會就環境保護、道路維修管理、溝渠疏浚維護等方面進行調查后,向管委會提出了建議,大多得到采納。培養吸收新會員 帶動貧困戶增收

響水縣老促會理事長于海波(中)查看貧困戶蔬菜大棚。
響水縣老促會去年新增會員210人。響水鎮潘莊村老促會會員、回鄉青年趙長洋,在鎮村老促會的鼓勵和支持下,投資600萬元辦起了350畝土地的家庭農場,全年實現產值近600萬元,利潤近50萬元。趙長洋在創業的同時,吸納80多名低收入勞動力,向周邊群眾傳授新技術,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系列服務。他經營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在收種時節對全村70多個低收入戶按照市場價的50%~60%收費,此舉已連續三年,累計為低收入戶節約14.5萬元。
張集中心社區老促會動員鄉、村退休老干部,在韓蕩村協助黨政組織協調流轉土地,已形成萬畝規模的連片蓮藕種植基地,年可生產優質蓮藕10000余噸,已成為江蘇省最大的蓮藕供應基地。基地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也推動了產業扶貧,已吸納84戶低收入戶勞力在園區務工,戶均年增收8200元。
南河鎮建設“蔬菜產業園”,大面積種植西蘭花、西瓜等果蔬,畝均收入比原來翻番,帶動了一批貧困戶脫貧致富。在薛蕩村會員組長桑海軍的積極聯系幫助下,村里協調2.5畝土地給一貧困戶種植西蘭花。今年該戶增收2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