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 孟

鄉村醫生扎根農村,能及時處理重危病人,這是村醫的一大優勢。
梁醫生的故事,可以管窺當前農村最基層的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的現狀和面臨的困難。村衛生室關系到農民最初級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義。因此,國家有關部門需要進一步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并依照農村的實際需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政策方案,為農民和村醫提供盡可能的幫助和便利。
39歲的梁利英是湖南省溆浦縣蘭村鄉大池村的一名村醫。
梁醫生對筆者說,村醫收入低,風險卻很高,壓力很大。而且國家出臺一些政策為了解決過去存在的一些問題,出發點是好的,但沒有考慮到農村的一些實際情況,限制得村醫沒辦法伸展開手腳。因此,鄉村醫生的流失很嚴重。
梁醫生反復對筆者強調,對農民來說,在村里治病必然是最廉價的。如何保障農民在家門口能看好病,是減輕農民負擔一個關鍵的問題。搶救生命:村醫在處理農民危急重癥中的作用不可忽視
在采訪梁醫生之前,筆者以為村醫處理的都是一些感冒發燒等常見小病小痛,碰到比較緊急的情況,一般都是轉診到上級醫療機構,所以他們在面對危急重癥方面應該沒有什么作用。
但梁醫生告訴筆者,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因為村醫經常面臨緊急情況需要處理,而且有獨特的優勢,如果病人不信任村醫而得不到及時救治,會非常危險。
梁醫生遇到過一位病人。他長期患病,梁醫生曾經建議過他不要喝酒,但是這位病人沒當回事,有一次喝酒之后就病發了,而且病情非常危急。當時交通不便,沒有時間直接送到縣城醫院。梁醫生立即進行了一些緊急處理,穩定住了病人的病情。病人轉院治療后最終康復。縣城醫院的醫生說,要是沒有梁醫生采取措施爭取了時間,估計病人在送往醫院的路上就沒命了。
還有一次,一位病人來到梁醫生的衛生室。他的血壓下降很快,梁醫生給他做了緊急處理之后,立刻讓他去了中醫院治療。因為中醫院治療這個病比縣人民醫院還要專業。在這里,梁醫生起到了兩個十分關鍵的作用。首先是緊急處理,穩住病情,給病人爭取時間。二是幫助病人進行就醫途徑的篩選,讓他們花最少的時間尋找到最合適的醫療機構進行治療,這里面梁醫生起到的作用是咨詢和引導,這個作用不容小視。
梁醫生的工作內容主要分為兩塊,一個是公共衛生服務,還有一個是基本診療。
在湖南省,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一共包括了11項具體細目。公共衛生服務以行政村為單位進行。平時村民到村衛生室里來看病,醫生就會順便給他們量血壓等,同時就把公共衛生服務的事情做了。也有些病人會主動到衛生室里來,請求醫生給其量血壓。
所以,其實即使沒有公共衛生服務的要求,村醫為了治病的需要也會給病人檢查身體。尤其是那些醫生本來就比較熟悉而且需要重點關注的病人,只要病人來,醫生都會有意識地掌握病人的身體情況。梁醫生說,醫療和預防其實是一體的,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分得那么開。“醫中有防,防中有醫,醫防結合,預防為主”,這是基層醫務人員需要面對的現實,也是獨特優勢。
對于公共衛生服務中的幾類特殊人群的數據測量,政策要求的是每個季度做一次,但是其實平均下來,梁醫生基本上是每個月都做了一次。在登記的時候,一般都是登記有問題的,對于沒有問題的,她既覺得不需要登記,也因為事情多而沒有時間登記。所以,翻看登記表里體現出來的測量數據,其實遠遠小于她實際上給病人測量的次數。
除此之外,梁醫生還需要統計全村每年的死亡和出生情況,進行登記和上報。另外,還要對孕婦進行身體檢查。村醫做這些事情很容易。比如有一個孕婦,在家沒事就天天到村衛生室玩,大家年齡相仿,相互之間有很多話說,因此可以隨時給她檢查身體。
村醫的公共衛生責任還有一項是要通知打預防針。以前由村里打預防針的時候,由于老百姓白天都在外干活,沒有時間打針。所以當時梁醫生都是在晚上的時間到村民家里打預防針。這種做法得到了村里的老百姓的一致認可,認為確確實實是考慮到了老百姓的實際情況。

村醫擔負著宣傳預防常見病的責任。
現在打預防針都是由衛生院統一進行,村醫不允許打預防針了,只需要村醫幫忙通知。由于梁醫生對村里比較了解,需要打預防針的人她一般都有電話號碼,于是就用電話通知他們哪天來打針。打針那天,衛生院來專門的醫生,她就在邊上幫忙。衛生院的醫生一般是在白天上班時間來打預防針,而這個時候很多農民也在干活,所以打預防針的積極性并不高,導致打預防針的覆蓋面反而沒有以前由梁醫生來做的時候覆蓋面大。
現在,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越來越細致、繁瑣。梁醫生覺得,其實公共衛生服務沒有必要搞得這么繁瑣。對于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的隨訪,乃至冠心病等特殊疾病的掌握還是必要的,但是這個事情村醫為了治病的需要,都會自覺掌握,腦子里都有一本清楚的賬,都很熟悉。而對于像全村人的健康檔案之類的東西,沒有必要也沒有多大用處,反而占用了村醫很多的時間和很大的精力。因為現在農民的健康保健意識比較強,一生病就會找醫生,甚至要求住院,所以完全可以用這樣的機會進行健康檔案的建立。
筆者以前以為,村衛生室的主要工作應該是在公共衛生服務方面,但是實際上這是一個誤解。診療其實還是占了村醫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的。
對于診療來說,只要是病人上門,不管醫生在做什么事情,都必須停下來,首先給病人看病。這說明作為向村民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一線人員或最基層的機構,重點還是為村民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甚至可以說,診療是壓倒一切的。而公共衛生服務則不會專門來做。

村醫在鄉村公共衛生服務的作用不可忽視。
梁醫生認為,病人來了,就應以病人為先。村醫首要的任務還是給病人提供初級的治療,解除病痛,確保病人健康。想說愛你不容易:基本藥物制度對村衛生室的影響
現在國家要求村衛生室使用基本藥物,但是制度不完善,很多基本藥物進不到貨。現在村衛生室注射用的藥都越來越少。村醫總是要以病人的治療為主,所以也存在使用一部分非基本藥物的情況。比如撲爾敏和止液敏,都是比較常用的藥品,但是都不是基本藥物,而農民又需要,所以只能偷偷地用藥。
在農村干活,出血是很常見的事情。腎上腺素是止血的常用藥,但腎上腺素是非基本藥物。過敏、關節炎在農村也很常見,但是治療這些疾病的藥品都是非基本藥物。村里的醫生“有槍沒有子彈”,造成老百姓看病和村醫治療的不方便,而且病人到村醫這里來,就是信任,如果一點兒小病都治不了,會影響到村醫在村民眼中的形象。這是基本藥物制度造成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很多基本藥物基本就買不到。梁醫生說,她在電腦里的購藥系統中勾選的很多藥品,多半都買不到。所以村衛生室里的藥品越來越少,哪里還能夠基本滿足農民的用藥需求?現在整個衛生室的藥品加起來也就70~80種,能治什么病呢?
以前沒有實行基本藥物的時候,進藥很方便,但是實行基本藥物之后,這些藥不方便購買了。有些是因為藥品太便宜縣藥材公司不采購了,還有的則是因為藥品太貴農民無法承受。
現在的藥品政策,要求村衛生室不能私自購藥。需要每月向衛生院報表。每個月都要交處方和月報表。其中,單個處方要求不能超過5種藥,單張處方的抗生素的使用不能超過兩類。村衛生室上報到鄉衛生院,然后由鄉衛生院匯總采購。但是這個過程中,經常出現信息錯誤的情況。比如需要100盒,最終卻變成了10盒甚至1盒;比如本來要顆粒最終變成了膠囊的等等,這種情況很常見,村醫也是沒辦法,只能等著下次再進藥。衛生院的工作不認真,村衛生室沒辦法。對此衛生院也有苦惱,因為人手不夠,哪有專職人員給村醫服務呢?

了解病人的情況,就近診治是村醫行醫的優勢,發揮村醫的作用也是解決農民看病難的重要突破口。
考慮到村醫的首要任務是治病,所以很多衛生室都在使用非基本藥物。對此,衛生院并不是不知道,但考慮到村衛生室的實際情況,在檢查的時候往往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不被上級發現或者外界曝光,只要上級來檢查的時候沒有被抓住現行,也就放過算了。所以很多村醫都把自己的非基本藥物放在臥室里,有的甚至藏到了床底下。以前村醫都是正大光明地用藥,現在用藥則是躲躲藏藏、偷偷摸摸的,好像做賊一樣的。這也讓很多醫生覺得很沒面子,于是就干脆不干了。
現在醫療衛生領域的藥品目錄繁多,搞得不僅老百姓看不懂,很多專業人士都看不懂。其實,基本藥物制度,以及其他方面的藥物使用目錄和規定,要真的適應農村實際,就一定要制定得比較簡單易懂才好。
梁醫生說,對于農民來說,要想降低農民的看病負擔,最關鍵的就是要讓農民能夠在家門口看病。至于其他方面的辦法,都不太切合當地農村實際。本來村衛生室能夠看好的疾病,現在因為基本藥物制度不允許用藥了,于是村衛生室看不了這些病了,農民只能到大醫院去看病,就加重了農民的看病負擔。本來在村衛生室幾塊錢就解決了的,在大醫院就很貴很貴。
基本藥物制度還導致了村醫的收入不穩定甚至減少,也是一個問題。
現在,村衛生室的報銷政策是,每次門診報銷的起付線是10元,低于10元的由病人自己支付費用。超過10元的,給予報銷。其中沒有涉及輸液打針的,每次的診療費報銷是5元;有輸液打針的,每次在報銷5元診療費的同時加收5元材料費,因此一共是10元。比如,一個病人看病,需要8元,低于起付線,那么這8元就需要病人自己支付,不能刷卡報銷;而若費用是15元,而且沒有打針輸液,那么報銷5元,病人自己支付10元的費用。文件規定,每個人每年的門診封頂線是200元。鄉衛生院對村衛生室進行管理,這5元的診療費是村衛生室的收入,但不是純收入,因為里面包括治療所需要耗材的費用。現在的宣傳說是保證村醫每年有3萬元的收入,但是實際上每年也就幾千元。每個輸液器要0.6元,每個注射器需要0.2~0.4元,這些都是耗材成本,還有棉簽、碘酒、房租等等,還不能算上自己的人力資本。對于村醫來說,除非病人比較多,才能夠維持生活。由于梁醫生對于治病比較有經驗,老百姓都認可她,所以她的門診量還是很不錯的。再加上中醫方面還能夠有一些收入補充一下,所以還能夠維持她的衛生室的經營。
本來基本藥物制度的實行是為了降低農民的看病負擔,同時也是為了讓村醫的收入穩定有保障,從而可以安心工作。但操作中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最終不僅沒有達到降低農民看病負擔的目的,而且也沒有讓村醫更加安心工作。而公家的錢卻花了很多。這個結局是大家之前都沒有意料到的。?
(本文圖片來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