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豐縣農業局 溫新生
日光溫室秋冬茬茄子栽培技術
寶豐縣農業局 溫新生

日光溫室秋冬茬茄子一般在 7月中下旬播種育苗,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苗齡35~40 d,9 月底開始采收,直至翌年3—4月。這茬茄子供應冬季市場,也是保證淡季蔬菜的主要品種。栽培秋冬茬茄子的難度較大,因為它的生長發育和結果期,外界氣候是由高溫變到低溫,日照由強變弱,要求室內溫度、光照等條件嚴格,風險性也較大。因此,如果設施條件、選擇品種、栽培密度、溫濕度調節及肥水管理不當很容易失敗。如表現大量的落花落果或形成僵果,病害嚴重發生,這樣就不會獲得好的經濟效益。所以必須根據這茬茄子的生育特點和所處的特殊環境采取有效的栽培措施,以求達到理想的生產效果。
選用耐低溫、弱光、短日照的適合溫室栽培的專用品種是日光溫室秋冬茬茄子高效栽培的關鍵技術之一。多年的實踐證明,布利塔、702、704、765 等品種表現優異,是適宜日光溫室秋冬茬茄子栽培的優良品種。
由于這茬茄子的育苗是在露地進行, 而且育苗時正值“三伏” 天,高溫、 多雨、 強光都對秧苗的生育帶來不利, 因此對育苗工作提出了一些特殊的要求。
1.育苗場地要求地勢高燥、 排水良好且可靠, 不窩風, 可以自然或人工形成適度的遮陰。 育苗床一般做畦即可。
2. 苗床不宜施入太多的有機肥和疏松物, 這是因為育苗時正值高地溫期, 有機物過多床土發熱, 更不利于根系發育, 而且極易形成土壤缺水干燥。 這期育苗的苗齡本身不長, 需要養分有限。 而且此時又是土壤微生物活動旺盛期,土壤中釋放的養分較多。 所以一般每平方米準備 60~70 kg過篩的老糞堆底即可。 將糞肥均勻撒布畦面, 人工淺翻(10~15 cm)2遍, 使糞肥與土混合均勻。將苗床耬平踏實澆透水,趁水沒滲完篩撒細土進一步整平畦面, 用 30%DT殺菌劑500倍液噴布畦面,隨即在畦面均勻篩撒一薄層細土,然后播種。
苗床干旱缺水時用噴壺灑水,其中,可噴灑300~500倍的磷酸二氫鉀水1次。苗子出土前要防雨,并適當遮陰防地溫過高。苗子出土后要床面篩撒1~2次細土。分次間苗至最后苗間距達12 cm ×12 cm。為防苗徒長可噴用3000 mg/L矮壯素或 4000 mg/L的B9。2片真葉后噴用0.3%雙效靈+5%大蒜汁+0.5%磷酸二氫鉀 +0.5%尿素混合液,5~7 d噴1遍。用 30%DT 殺菌劑500倍液,或0.25%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加0.25%生化黃腐酸噴淋莖部并使藥液滲入土中, 預防黃萎病和枯萎病。
溫室要進行消毒滅菌,可采用硫磺、敵百蟲熏煙消毒。方法是每100 m2溫室用硫磺粉、敵百蟲各0.15 kg,鋸末 0.5 kg。先將溫室蓋好薄膜,門窗關閉。再把配好的混合劑分成 3~5 份,分別放在瓦片上點火熏煙。經過24 h后,打開門窗排除煙霧。這種熏蒸方法對真菌、病原菌和一部分害蟲具有良好的殺傷效果。選擇5年內沒有種過茄果類蔬菜地塊,將殘株清除干凈,進行深翻 24 cm,每667 m2施腐熟人糞尿5000 kg,或腐熟雞糞 4000 kg,耙細耙平,做成行距 60 cm準備定植。定植時選陰天或傍晚進行,株距35 cm,將苗栽在溝里,全田定植完結要澆透水1次,水滲下后封嚴。
秋冬茬茄子定植時棚膜還未扣上,定植后還處于露地生長階段,在管理中要注意抓好中耕,定植 4~5 d再澆1次緩苗水。而后掌握由深到淺,由近到遠,連續中耕2~3 次,并注意向壟上培土。雨天過后也要及時松土。在緩苗后噴1次4000~5000 mg/kg的矮壯素或助壯素(1支20 mL加水 10 kg)促使壯秧早結果。當門茄開花前后各噴1次2500倍液的亞硫酸氫鈉
一般在9月中下旬開始扣膜,根據當地早霜出現日期,要在早霜前 7~10 d扣好膜,或者日平均氣溫降至20 ℃時就要抓緊扣棚。扣膜初期不要全封嚴,要大通風,以后隨天氣轉冷逐漸減少通風,直至封嚴。
要注意防治蟲害,在對茄或四門斗開花時,繼續用 2,4-D 或防落素處理花;按留門茄、對茄3 個果或門茄、對茄、2~4 個四門斗茄進行整枝,及時打掉底部老葉和多余的側枝;在每層果謝花后,隨水施肥,每667 m2用硝酸銨或復合肥30~40 kg。室內溫度低于15 ℃時,及時蓋草苫、紙被,必要時進行臨時補溫,要經常清潔棚膜,適時揭開草苫,為茄子開花結果創造良好的溫光條件;要及時通風排濕,白天溫度不超過30 ℃。
及時采收是調節茄子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重要措施之一,茄子長到一定的大小,應及時采收,以防影響植株及上部果實的坐果和膨大。當果實上萼片兩側的白色部分大約 3 mm寬時,這是膨大生長后沒有來得及著色的部分,說明果實正處在旺盛生長期。當果實達到充分生長時,“白條” 帶則越變越小,直至消失,說明生長基本停止, 正是采收的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