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聯合國記者 李秉新 ●本報駐朝鮮、日本、德國、加拿大記者 莽九晨 藍雅歌 青木 陶短房 ●陳一 柳玉鵬
聯合國安理會今天就一份新的涉朝制裁決議草案進行表決。這將是自2006年朝鮮進行核與導彈試驗以來,聯合國安理會對朝鮮實施和加強制裁的第九個決議案。在決議表決前,朝鮮11日向美國發出警告,如果美國堅持繼續擴大對朝鮮的制裁,朝鮮將讓美國承受“最大的苦痛”。對于朝鮮的警告,美韓日以及西方輿論并不以為然,繼續堅持對朝“極限制裁與施壓”。文在寅11日親自出面游說法澳強化對朝制裁。美國參議員麥凱恩放話稱,如朝鮮持續挑釁,“后果將是滅亡”。但這樣的一味施壓遭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質疑。《韓民族新聞》稱,“尤其是在韓國政府帶頭發起對朝制裁之時,朝鮮通過不斷的軍事挑釁,將這種歇斯底里如數奉還的可能性也會增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1日表示,中方贊同聯合國安理會針對朝鮮第六次核試驗作出進一步反應,采取必要的舉措。同時,我們希望安理會成員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達成共識,對外發出團結一致的聲音。
安理會密集磋商對朝新決議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稱,安理會9月的輪值主席國埃塞俄比亞常駐聯合國代表確認,當地時間9月11日下午安理會將投票表決一項迄今最嚴厲的、針對朝鮮的制裁決議,作為對朝鮮第六次核試驗的回應。和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莉9月6日公布的草案相比,決議新草案有所修訂,新草案修改了對朝石油禁運立場,取消了針對金正恩個人進行制裁的內容,據悉這是為了換取中俄支持決議所作的妥協。
路透社稱,草案最新版本比美國早先公布的版本有所緩和。對被外界評價為切斷朝鮮“生命線”的對朝斷油,報道稱,由于中俄明確表示反對,新草案只禁止對朝出口凝析油和液化天然氣(LNG),對出口到朝鮮的成品油設定每年200萬桶的上限,出口至朝鮮的原油按當前水平設限。此外,原草案中另一個容易引發沖突的爭議點是授權各國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攔截和檢查朝鮮船只,但新草案文本要求各國在船旗國同意,而且有確切信息表明該船舶正在運載違禁貨物的情況下才能在公海上檢查朝鮮船只。不過,新草案仍建議對朝鮮的紡織品出口實施禁令。2016年朝鮮紡織品出口額總計7.52億美元,是朝鮮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出口品,其中朝近80%的紡織品出口到中國。
自2006年以來,朝鮮進行了六次核試驗以及幾十次導彈和火箭試射,對此,聯合國安理會已經通過8個決議案,對朝鮮進行制裁。《華盛頓郵報》稱,在11日的表決前,美國和中俄已進行了4天艱苦的私下磋商,直到10日晚美中俄仍在討論制裁的具體文本。
美國《時代》周刊稱,以往,安理會對朝制裁決議總是要各方磋商幾周甚至幾個月才能達成一致,但這次特朗普政府希望在6天內完成。報道稱,美國希望借快速通過決議顯示美國的耐心已經耗盡,并檢驗中國制裁朝鮮的決心。
《紐約時報》仍然擔憂,如果原草案中授權海上攔截朝鮮船只的部分得以保留,“將會讓公海上出現自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爆發以來最緊張的交鋒成為可能”。報道援引一名美軍高官的話稱,一旦朝鮮船只拒絕停船或抵制檢查人員登船,“可能將導致交火”。
韓國總統文在寅親自出面游說安理會成員國。《韓國經濟》11日稱,文在寅當天分別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通電話,討論朝核問題。文在寅稱,朝鮮核試驗是對國際社會和平穩定的嚴重挑戰,希望國際社會能對朝鮮采取實質性強硬制裁舉措。
俄新社11日援引俄外長拉夫羅夫當天的表態稱,俄方與安理會其他成員國人員周末在紐約一直在研究該草案。據報道,俄駐聯合國大使內斯蒂亞曾提出在決議中增加“要求采取外交措施包括恢復六方會談”的條款,此前普京呼吁外交談判,稱“更多制裁不會讓金正恩走上談判桌”。
“中方贊同聯合國安理會針對朝鮮第六次核試驗作出進一步的反應,采取必要的舉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1日表示,決議的內容都是同時發出兩方面信息:一方面針對朝鮮有關舉措實施制裁,另一方面呼吁盡早重啟六方會談,最終以和平方式政治解決半島核問題。希望此次安理會做出的反應也能夠有助于實現半島無核化,有助于維護半島的和平與穩定,有助于推動通過對話協商政治解決半島問題。
平壤各加油站仍正常營業
“若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最終炮制出更為毒辣、非法無理的涉朝‘制裁決議,朝鮮必將讓美國付出對等的代價。”朝中社11日稱,朝鮮外務省當天發表聲明,向企圖炮制最危險“制裁決議”的美國發出警告。聲明稱,“美國對朝鮮的氫彈試驗妄加置評,企圖策動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史上最危險的對朝制裁決議”。朝鮮正在密切注視著美國的舉動,并做好了不惜使用任何最后手段的準備。朝鮮“即將采取的后續措施將令美國遭受其歷史上所能遭受的最大苦痛”。“世界將清楚地看到,朝鮮將如何連續采取美國無法想象的強有力行動措施,懲治美國強盜。美國務必切記,如果罔顧朝鮮反復的嚴正警告,在極端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對抗道路上發足狂奔,注定遭到無可挽回的毀滅”。
連日來,朝鮮平壤街頭十分平靜。對于美韓等提出的“石油禁運”,朝鮮并未表現出緊張。各加油站都在正常營業,整體物價水平保持穩定,街頭的汽車也沒有明顯減少。11日上午,平壤民眾身著盛裝、手持花束走上街頭,站在平壤市內的主干道兩旁,夾道歡送參與氫彈試驗的科技工作者離開平壤。
對于朝鮮外務省針對美國發出的聲明,韓國統一部發言人11日在記者會上稱,朝鮮聲明的準確意圖雖不得而知,但在安理會醞釀新制裁決議之際,朝鮮借聲明發出警告或為新挑釁制造借口。
韓聯社11日稱,從表態形式來看,朝鮮外務省這次選擇了最正式的“聲明”,表明朝方這次所言并不是空話。朝鮮外務省表態的形式分為答記者問、發言人談話、發言人聲明、外務省聲明,規格由低到高依次增強。至于朝鮮在聲明中提及的“最后手段”,韓國專家們提出了幾種可能性。首先,朝鮮可能以正常角度發射洲際彈道導彈“火星-14”,使其飛行8000公里以上,將美國夏威夷、阿拉斯加和西雅圖等地納入射程。此外,朝鮮也可能用潛艇發射“北極星-3”型潛射導彈,使其飛越日本上空。朝鮮也有可能發射新型中遠程彈道導彈“火星-12”,使其落入關島周邊30至40公里水域。
世界面臨“生存還是毀滅”的抉擇
俄羅斯“我們的見解”網站11日稱,朝美幾乎每天都相互威脅動武,目前的局勢看起來比任何時候都更嚴重。但多數專家不相信會發生戰爭,認為外交努力并沒有用盡。俄羅斯地緣政治問題研究院院長伊瓦紹夫稱,朝鮮與美國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不大。中國和俄羅斯都對此持強硬立場,堅持防止在自己的周邊地區發生戰爭。
不過美國鷹派對朝鮮的威脅并不以為然,仍在呼吁對朝“極限制裁和施壓”。美國鷹派參議員麥凱恩10日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節目上稱:“華盛頓必須確保讓金正恩知道,如果他采取侵略性的方式,代價將是滅亡。”麥凱恩呼吁,對付朝鮮的戰略應包括增加導彈防御和其他在韓國的防衛能力、給中國更多壓力以及考慮在朝鮮半島部署核武。這是麥凱恩7月被確診患腦癌后首度在全國性電視節目中現身談話。韓國總統府10日表示,韓政府一直堅持半島無核化,從未考慮引進戰術核武器。
美國的各盟友也支持對朝強硬。英國廣播公司引述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的話稱:“朝鮮的核計劃是一個全球性的威脅,需要全球的反應,其中當然也包括北約。”日本NHK稱,日本首相安倍11日在自衛隊“高級干部會談”上稱,圍繞朝鮮進行核試驗和導彈發射等行為,日本為了萬全應對,要考慮推動《防衛計劃大綱》的修改。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稱“將為了以最快速度引進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而采取措施”。
“根據以往的經驗,隨著時間的推移,時局重歸冷靜后,韓國將面臨‘逼迫和制裁只會加劇事態陷入惡性循環的現實。”《韓民族新聞》11日稱,所有人都夸海口,認為停止原油供應就可以切斷朝鮮的生命線。然而眾多專家認為,此舉雖然可以給朝鮮經濟帶來痛苦,卻無法讓朝鮮屈服。相反,在這一過程中,伴隨著“走投無路”的情緒擴散,朝鮮通過不斷的軍事挑釁,將這種歇斯底里如數奉還的可能性也會增大。尤其是在韓國政府帶頭發起對朝制裁之時,這一危險必然會進一步擴大。
“世界似乎再次面臨‘生存還是毀滅的抉擇,是選擇戰爭還是和平,是選擇對抗還是對話,答案顯而易見。”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日前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署名文章稱,“中國主張半島和平,但解決朝核危機的鑰匙在美國和朝鮮手中”。文章稱,回顧解決朝核問題的歷程,六方會談持續了8年。2008年對話中斷之后,半島形勢才逐漸失控,朝鮮不斷加快核導開發進程。從中可以看出,只要對話談判在進行,半島局勢就能保持基本穩定,無核化的努力就有望取得進展。劉大使呼吁,有關各方都應保持清醒,本著負責任的態度作出正確的選擇。
彭博社稱,“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就像是跳一支復雜的探戈舞。跳探戈舞時每個人都要步伐協調,首先最重要的是美國和中國要步調一致。”▲
環球時報201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