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覺珵
隨著中國企業“出海”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中國資本進入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泰國。彭博社援引澳新銀行的統計數據稱,2016年,來自中國的資本占泰國外來直接投資的14%。泰國《曼谷郵報》11日稱,中國投資的涌入帶動了泰國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旅游等多個產業發展,但也有人開始擔心中國企業“淹沒掉”泰國本土企業。
《曼谷郵報》稱,中國公司在泰國互聯網行業投資的增加最為顯著。2016年4月,阿里巴巴以10億美元的價格,獲得總部位于泰國的東南亞最大電商平臺Lazada的控股權。今年6月,阿里巴巴再次注資10億美元,將其在Lazada的股權份額提升至83%。此外,中國國內另一大電商巨頭京東據稱也計劃與泰國最大零售集團“中央集團”成立合資公司。
與互聯網行業一樣,中國投資者也向泰國旅游行業注入了不少資金。在普吉島、清邁、芭提雅等旅游勝地,從酒店、客運到導游,都有中國公司的參與。泰國旅游協會會長金萊克對《曼谷郵報》表示,由于龐大的資本和營銷力量,中國旅游公司遍布全泰國,“中國企業正在試圖控制整個行業,如果成功,泰國的旅游業將遭受巨大損失。”
但也有許多泰國人認為,中國公司向世界各國的擴展是一個全球性趨勢。泰國商會大學國際貿易研究中心主任阿特表示,泰國不能避免中國在投資和貿易上的影響力,而且中國投資有其優勢。阿特舉例稱,中國公司參與農業相關行業有助于提高農產品價格以及泰國農民的收入,“我們要做的不是抵制中國,而是防止與中國公司合作過程中泰國農民利益受損”。泰國副總理頌奇則強調,堅持泰國政府促進外商投資的政策,并對所有外資一視同仁。▲
環球時報201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