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
她是北京衛視《養生堂》節目的“堂主”之一,只要每天下午5點23分打開電視就能看見她靚麗的身影。美麗、大方、親切、隨和,每一個喜歡《養生堂》的觀眾都會親切的說出她的名字。從養生“小白”到養生達人,從一無所知到無所不知,她和觀眾在節目中共同成長,共同收獲。她,就是主持人劉婧。
在酷熱、悶燥的天氣里,人也難免心浮氣躁。但對面的劉婧卻給我帶來了一絲清涼。未施粉黛的面容,粉白相間的連衣裙,真誠而不設防的剖白,都帶著一種這個年齡的女孩獨有的澄澈。但年輕的劉婧似乎又有一種超乎年齡的淡定。清純甜美的她在節目里通常是波瀾不驚。她的表情、語言不是濃烈的,不是氣場十足或咄咄逼人的,而是淡淡的,沒有壓迫感的。循著這樣的表象走入她的內心,我發現了一片在如今喧囂、浮躁環境下顯得有些超脫的云淡風輕。
關鍵詞《養生堂》、知音、分享
“我覺得養生找的是知音,要找的是真的對自己好的人,你有這樣的需求,我會引導你的生活變得更好。”
“主持《養生堂》真的讓我的生活發生了改變!”2012年8月劉婧第一次走進《養生堂》的錄制現場,“代班”主持了一個月,這次經歷讓劉婧對養生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之后因為《養身堂》的錄制形式發生了改變,所以劉婧以正式成員的身份加入到了《養生堂》節目中。“因為我對于醫療和養生沒有一點的了解和涉獵,我覺得這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所以我很愿意去做這件事情。”
如今,四年過去了。再聊起養生,劉婧頭頭是道,以前很多的“不知道”都變成了“知道”。“記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把一大杯熱茶水碰灑,燙傷了腿。我知道傷處不能碰水,當晚洗澡時便在患處包了保鮮膜。洗完后,包保鮮膜的地方長了好多小疹子,而且特別癢。要是以前我根本不知道那些小疹子是什么,但自從我們錄制過一期專門講濕疹的節目,我就知道了。所以我就按照專家講的急性濕疹的處理方法對癥下藥,之后就漸漸好了。”
劉婧坦言《養生堂》帶給她的遠不止于此。臺上,她與醫學專家面對面,像個問不完問題的小學生,總是在問著“為什么”;而臺下,她也總是把專家講的東西告訴身邊的人,與他們一起分享。
《養生堂》播出這么多年,幾乎每期節目都有著廣泛的影響力,而對于一些忠實觀眾來說,看《養生堂》已經成為了每天雷打不動的一個環節。而在我看來觀眾的積極響應,正是因為他們在幕后做了大量的工作。劉婧點點頭說,的確如此。“我們播出的每期節目,都會事先在判斷和選題上花費一些心血,其實我們也有幾種原則和方式。一是根據時令,就是當下的季節可能會發生什么疾病而有的放矢。過長的夏季也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負擔和影響。我們會根據不同的季節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告訴大家在這個階段如何健康養生,如何防病及治病的一些基本方法;二是播出‘三高和肥胖這類代謝綜合征的疾病防病的方法,這些疾病雖然暫時要不了人的命,但是覆蓋面廣,患病人數多,且隨著年齡增長,不注意生活方式,一些人遲早會遇到,這是一個永遠不會過時的健康話題;三是危及人們生命的心梗、腦梗等疾病,我們的節目在一年四季都會認真對待這個話題。特別是在冬春交季時,心梗、腦梗多發,我們更是會關注和播出這個話題,提醒人們不能大意。”
而對于養生這件事,劉婧說不希望大家被動的接受,她覺得養生要找到知音,要找到真正對自己好的人。“你有這樣的需求,我會引導你的生活變得更好。當然我希望達到雙贏的效果,就是你愿意聽,我愿意說。我說的對你有用,你也能夠落實。養生這件事不是強扭的,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我可以通過一個個事例告訴你。因為像我們這些年輕人,尤其是做傳媒的人,能夠愛惜自己身體的人太少了,所以我們在做節目的時候希望通過一些事情去感染、感動人們關注自己的身體。”
關鍵詞:主持人、喜愛、快樂
“主持人的工作最大的意義就在于能夠愉悅觀眾,能夠給觀眾在每天緊張的工作之余帶來休閑和快樂。”
從進入主持人這一行到現在,劉婧感慨她越來越喜歡這個工作,喜歡站在舞臺上,喜歡面對觀眾。不過,在她看來雖然主持人天天出現在電視機前,但她也僅僅是千千萬萬行業中的一名普通工作者,“只是我們的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工種不同而已,我覺得主持人是要傳遞一些主流價值觀,傳遞正能量的,所以我們絕不是娛樂化的明星,而是一個職業人。其次,我覺得主持人這個職業意味著你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就是你的心中永遠要有正義感,而且對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要充滿愛,因為主持人是要傳遞一些主流的價值觀,一些核心的價值觀,只有你對這個世界充滿愛,充滿好奇的時候,你才能夠把很多正能量的東西傳遞給別人。如果我們也充滿了一些抱怨,我們也每天怨聲載道的去生活工作,那我們怎么能把那些積極、美好、向上的東西傳遞給別人呢。其三我覺得主持人是要有一定引領性的,無論是在他的思想價值上,還是在行為方式上。”
而作為一名“80后”,劉婧覺得自己和80后的這一代人正逐漸成長為社會的中堅力量。“在我看來這一代人已經來到了工作最好的一個年齡階段,不僅心智上已經相對成熟,而且體力也是最充沛的時候,同時也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和社會資源,我覺得這個時候正好是可以發揮我們所長,創造更大的工作價值和社會價值。”
她常說主持人工作最大的意義就在于能夠愉悅觀眾,能夠讓觀眾在每天緊張的工作之余帶來休閑和快樂,“其實主持人這個職業很特殊,比如其他職業都是點對點的給幾個人傳遞快樂,但是主持人不一樣,他是通過電視鏡頭的傳播,給成千上萬甚至是數以億計的人們帶來快樂。”
關鍵詞:閱讀、健身、生活
“我喜歡看書,也喜歡健身,我覺得這樣的生活很愜意。我從不抱怨,一切隨緣,樂活的過每一天,感恩每一天。”
采訪時,劉婧感慨主持人這個行業以前總說是吃青春飯,但是現在她覺得主持人隨著年紀的增長、積淀越多,越值錢。深知這一點的劉婧,不僅在工作中學習、實踐,還沿襲著自幼以來的習慣——讀書。除了閑暇時在家里會看大量的書之外,她的包包里、車上永遠有書,有時不方便看書她還會隨身攜帶Kindle電子書閱讀器,沒事的時候她就會翻出來看一看。“我喜歡閱讀,喜歡雙手觸摸書頁的感覺。我可以待在一個地方,一口氣看完一本書,外面的車水馬龍似乎都被阻隔了。我喜歡和書相伴的寧靜時光,也喜歡在書的世界里,金戈鐵馬,愛恨情長。”
除了看書,劉婧的生活中也離不開健身,作為一個養生健康節目的主持人,她覺得適度的健身會讓生活質量更高,增加自信度,因為人衰老的標志就是從前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變得力不從心。“所以,我覺得健身就是讓你永遠都能夠做一些你以前可以做到現在依舊可以做到的事情,它讓你變得自信。還有一點就是它能夠讓人一直保持充沛的能量、經歷。健身絕不是健完之后大汗淋漓,累到不行,倒頭就睡。我常常健身完了繼續工作,精神和狀態很好,而且健身能夠讓你永遠保持一顆年輕的心,讓你覺得自己永遠不老。”
身為主持人,因為要錄制節目總是會長時間帶妝,所以沒有錄制任務的時候劉婧一般都是素顏,“我喜歡讓皮膚保持自由呼吸的狀態,但是要做好基礎保養,防曬也很重要。我覺得女人應該對自己愛惜一點,特別像我們主持人,你對自己容貌的在意也是對你職業尊重的一種表現,因為你的職業是要給人傳遞愉悅,如果你太不講究也不太合適,所以還是要注意一些基礎的保養。”
采訪接近尾聲,劉婧坦言現在生活節奏很快,人們每天都要接受各種新的事物。她說自從做了《養生堂》節目之后,自己慢慢變得不再心浮氣躁了。“我覺得通過這個節目,逐步使我的生活慢了下來。而這種‘慢下來是讓我的心更靜了,順其自然的,生活也就變得更簡單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