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英 童晶 韓雪迎 劉茵
【摘要】目的 探討品管圈活動對急性心梗介入治療患者門囊時間的影響。方法 選取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2016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梗介入治療患者30例作為觀察組,另選取本院同時期收治的急性心梗介入治療患者30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未實施品管圈活動,觀察組實施品管圈活動。比較兩組患者囊門時間。結果 對照組門囊時間明顯長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品管圈活動能顯著縮短急性心梗介入治療患者門囊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預后,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品管圈;急性心梗;門囊時間
【中圖分類號】R542.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08..02
急性心梗是一種急性缺血性心臟病,患者多伴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進行性心電圖變化和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1]。近年來,急性心梗的發病率不斷上升,若不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加以干預,將導致患者病情加重,發生休克或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3]。門囊時間是影響急性心?;颊咚劳龅闹饕蛩?,但由于醫院存在不規范的救治流程,將導致救治延遲,錯過患者最佳治療時間。品管圈是由工作性質相同或相近的人員自發形成的活動小組,按照一定的程序來解決實際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本研究探討品管圈活動對急性心梗介入治療患者門囊時間的影響。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2016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梗介入治療患者30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35~68歲,平均年齡(50.22±8.89)歲;發病時間5~12 h,平均發病時間(8.42±1.87)h。選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梗介入治療患者3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34~70歲,平均年齡(50.78±8.46)歲;發病時間6~11 h,平均發病時間(8.37±1.60)h。兩組一般資料方面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未實施品管圈。觀察組實施品管圈,具體措施:①成立品管圈活動小組:由導管室、心內科以及急診科三個部門人員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則組成品管圈活動小組,小組成員共9名,其中胸痛中心負責人和心血管??漆t生各1名,由副院長擔任輔導員。召開圈會,并確定圈名為“晨心圈”。②把握現狀:統計出本院急性腦梗介入治療患者平均門囊時間為127.11 min。④設定目標值:根據國際指南建議,急性腦梗介入治療患者平均門囊時間應小于90 min。⑤分析原因:通過現場訪談、實際觀察以及問卷調查等方式,共找到5個導致門囊時間延長的原因,包括CCU病房與中心體檢室距離較遠、辦理住院手續程序多且復雜、缺乏手術及疾病相關知識、流程尚不完善以及缺乏院前急救系統。⑥實施對策:針對原因,制定切實可行的對策,并由責任負責人負責具體對策的實施和效果評價。首先應引進具有實時監護功能的院前急救系統,并在相關科室配備該院前急救系統的專用電腦,該系統配備了遙測心電監護儀,專用特制的手機可以將測量結果發送至遠程電子檔案的服務器平臺,確保醫生在第一時間掌握患者的病情,并根據患者的病情及時進行治療,將院內耽誤時間降至最短。對于120急診的急性胸痛患者,應及時建立用戶ID,在10 min之內而完成12導聯并傳輸,同時通知心內科醫生讀心電圖,肌鈣蛋白檢測應在20 min完成,一旦確診為急性心梗,在獲得患者知情的情況下,直接將患者送至導管室,在30 min內一鍵啟動導管室。將健康宣傳教育提前到急救車上,可在急救車上放置知識手冊或循環播放相關疾病的視頻,并可將醫院電話的彩鈴聲設置為相關疾病知識提示,提高患者的對疾病的認知程度。針對胸痛患者肌鈣蛋白檢測時間較長的問題,本院購進床旁肌鈣蛋白檢測儀,其檢測誤差較小,對相關醫護人員進行培訓,確保其能熟練掌握使用方法,從而顯著高工作效率。開通胸痛患者綠色通道,實施先救治后交費的原則,將患者的檢查、處理和轉運的時間降至最低,優化整個搶救過程。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門囊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照組患者門囊時間為(127.11±8.40)min,明顯長于觀察組(82.56±8.24)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737,P<0.05)。
3 討 論
急性心梗是臨床上常見的危急重癥,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成為影響人類健康和生存的第一殺手[4]。目前,臨床上針對急性心梗患者主要采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其能有效將冠狀動脈狹窄和梗阻解除,重新建立冠狀動脈血流,搶救患者的生命。門囊時間是指患者進入醫院大門到擴張球囊的時間,該時間段由多個部門共同參與。因此,如何優化救治程序,使診斷、治療和護理有序的進行,縮短門囊時間,爭分奪秒的搶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搶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預后一直是工作的重點問題[5-6]。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門囊時間明顯長于觀察組,表明品管圈活動能顯著縮短急性心梗介入治療患者門囊時間。分析原因在于品管圈活動是由圈員自主參與,且具有決策和參與的權利,從而能顯著提高圈員的工作積極性。品管圈活動通過對影響門囊時間的因素進行分析,針對主要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使得搶救治療可以順利、快速的進行。通過具有實時監護功能的院前急救系統有助于醫生第一時間掌握患者的病情,把握患者的最佳治療時間;通過購進床旁肌鈣蛋白檢測儀,能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縮短患者的檢查時間;通過在急救車上設置相關知識手冊和宣傳食品,有利于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知識了解,從而有效縮短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時間;通過開通胸痛患者綠色通道,能夠優化救治程序,最大限度的減少患者檢查、診斷等時間,對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品管圈活動能顯著縮短急性心梗介入治療患者門囊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預后,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王文啟,李 紅.急性心?;颊吆喜⑿脑葱孕菘私槿胫委煹男g前及術中護理[J].武警醫學,2016,27(05):530-532.
[2] 吳莉俠,黎 麗,李平平.主動脈球囊反搏術治療急性心梗致心源性休克的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16):2215-2217.
[3] 黃玉鳳.急救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數字醫學,2016,11(12):97-98,101.
[4] 王姍姍,薛小玲.基于時機理論的家庭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屬照顧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08):998-1003.
[5] 蘇紅梅,周 云,曹 靜,等.循證護理與常規護理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并發心律失常效果的比較研究[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6,8(09):1106-1107.
[6] 何翠竹,梁 欣,曲銀玲.對急性心肌梗死冠脈介入治療患者進行延續護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01):159-162.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