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張仕林 楊飛
【摘要】目的 探究應用DNA條形碼對大黃類藥物分類的效果。方法 提取四川、甘肅、青海、西藏、云南、寧夏6省份的40份樣品葉綠體matK基因序列進行PCR擴增,將不同產地大黃的matK基因進行對比,以進行鑒定工作。結果 將提取的基因序列進過嚴格仔細的對比,能夠發現40類樣品中細微的差別。結論 通過DNA條形測序工作可以對大黃進行明確的品種分類。
【關鍵詞】大黃;matK基因
【中圖分類號】[Q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08..01
大黃有非常實用的臨床藥效,在中醫臨床中有廣泛的應用,其主要的功效為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利濕退黃等。正品大黃為蓼科大黃屬的唐古特大黃、掌葉大黃或者藥用大黃的根莖。近年來隨著需求量的增大,以及野生大黃數量的急劇下降,在藥材市場流通有大量的假冒偽劣產品。中藥材的鑒別一直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人們長期尋找一種準確的鑒別方法。以前大多數是經有經驗的藥師通過外觀、氣味等方面進行鑒別。這就有非常的主觀性,準確率比較低。今年來隨著基因學的發展,人們通過對大黃基因學的研究,發現可以通過DNA序列的對比,可以對大黃進行準確的鑒別和分類。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產自四川、甘肅、青海、西藏、云南和寧夏6個省份的40份樣品進行鑒定。這些樣本經過專家鑒定為大黃,并保存相應的樣本以備查驗。
1.2 方法
從大黃藥材根部中間部位選取20 mg,放入研磨器材中,加入液氮經過充分的研磨成粉狀。然后用廣譜植物基因提取試劑盒提取DNA,提取過程中進行充分的水浴,加入AP3緩沖液后高速離心1 min抽取上清液。將得到的DNA在-20℃的環境下保存待用。
用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由日本研發的3對引物,將目的基因進行PCR的擴增。引物信息以及退火溫度詳見表一。反應體系的構成:滅菌ddH2O 30 ?L,10×Buffer 5 ?L,2.5 mmol/L MgCl2 4 ?L,dNTP4?L,引物各2 ?L,DNA 模板2 ?L,TaqDNA 聚合酶lμL。按照預先設計好的擴增程序進行PCR擴增。具體步驟為95℃預變性5 min;94℃變性30 s,50℃退火50 s,72℃延伸1 min,總共進行35個循環。將擴增的結果進行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后,送到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進行測序[1]。
2 結 果
將所得的序列結果與文獻中提供的序列進行分析對比,將序列100%相同的歸為同一個基因組,有任何不同的視為不同基因型。某些樣品經過PCR擴增后檢測不到DNA,這可能是因為提取樣品純度不夠,雜質過多影響了引物和相應基因的結合所導致。對于未檢測到DNA的樣品進行進一步的純化后,再進過相同的流程得出了滿意的結果。經過基因學分析大黃的matK基因序列全長在1518 bp~1524 bp之間,總共發現57個變異點,各個品種間有顯著差異的特異位點區分。所有大黃的平均遺傳距離為0.0421,最大遺傳距離為0.4521,最小遺傳距離為0.0036[2]。
3 討 論
中藥材由于炮制過程以及純度的問題使得DNA的提取難度增大,有些研究中采用對ITS基因的擴增進行基因序列的研究,但是ITS除了大黃外,在一些真菌中的含量也十分的豐富。中藥材中常含有不同程度的真菌,因此該基因序列檢測的準確度大大降低。而本文中所采用的matK基因就很好的避免了這個問題,使檢測的準確性以及可靠性大幅度的增加。本文中的檢測樣品量還不是十分充足,因此應進一步的研究,以便達到更好的鑒定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美妮,韓蕊蓮,等.大黃與易混偽品土大黃、虎杖原植物的ITS2 序列鑒定[J].環球中醫藥,2012,5(3):185-189.
[2] 張曉芹,劉春生,等.多基原藥材大黃葉綠體matK基因序列分析及鑒定研究[J].藥學學報,2013,48(11):1722-1728.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