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亮+華歲喜+盧艷峰
摘 要:電廠輸煤系統(tǒng)落煤管設計存在的缺陷會嚴重影響到整個電廠的生產效率,因此如何改善設計可以更加合理的運用到輸煤系統(tǒng)中去,是尚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本文根據輸煤系統(tǒng)中落煤管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作者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輸煤系統(tǒng);落煤管;皮帶跑偏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8.067
1 引言
輸煤系統(tǒng)落煤管設計的要求,要對煤流在落下的過程中有導流、分流的作用。常見的落煤管在設計上沒有多大的問題,但是隨著電廠生產技術的發(fā)展,如果只是使用常見的落煤管則會出現很多問題,例如:煤管的設置不合理、堵料、膠帶重載跑偏、撒料、轉運站粉塵濃度大等等問題。目前我們國家還面臨著煤炭資源的缺乏現象,如果不及時改進會出現煤炭資源的品種和質量達不到要求,還會影響發(fā)電機組的運行。因此,本文對落煤管設計目前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一些看法。
2 落煤管設計存在的問題
2.1 落煤管截面的設計尺寸存在問題
落煤管的設計和很多因素有關,像煤流量、顆粒的大小、燃煤的種類都影響著落煤管的運作,目前電廠的生產所用的是原煤,大多數沒有經過加工,電廠在這方面沒有特別要求需要的煤種,因此煤塊粒度如果不經加工和篩選,過大的煤粒會影響輸煤系統(tǒng)的運行,在這方面,可以改善煤粒的大小,確保煤塊的粒度大小適度。另外輸煤系統(tǒng)落煤管在設計的時候,要留有足夠的面積這樣落煤管不會出現卡住的現象,目前的電廠所用的落煤管的截面面積是都達到要求的。通過計算,算出合理的落煤管的截面面積,確保計算的面積和實際面積相對比沒有太大的偏差。
燃煤的選擇也是要有一定的要求,大多數的電廠在對燃煤篩選不夠重視,在篩選的時候不會選擇較大的煤塊,大多數的煤塊粒徑都比較小,不會超過 30 毫米,由此可以發(fā)現:落煤管的截面面積與燃煤的流量存在相關的關系,所以不用擔心大塊燃煤在傳送的過程中出現堵住的情況。篩選后的燃煤塊,體積正好,在進入落煤管的流通也更加順暢,在落煤管里所受的約束很小,加上煤流的下落時的速度和落差之間產生的壓力,使得煤流在下落的過程中,燃煤接近膠帶運輸機中心線的機率減少,此時煤膠帶產生較大的側向沖擊力,出現落煤點不正的情況。
除此之外,作者還考慮到落煤管流通面積與膠帶輸送機帶寬的不同而使得傳輸能力是否與面積存在一定的關系,作者進行實驗分析,比較不同的落煤管流通面積,得出如下數據。詳細的數據見表 2。
根據表2我們可以看出:通過數據對比來看,現行設計落煤管的截面面積要大于不充滿系數條件下的截面面積,這會使落煤管在運行的時候的富余量大,由此可以得出:電廠輸煤系統(tǒng)在進行篩分燃煤后,選用尺寸截面面積的落煤管比現行設計所采用的落煤管尺寸縮小兩個級別的檔位為最佳方案。
3 落煤管膠帶運輸機跑偏問題的分析
目前工作中出現的膠帶運輸機跑偏問題,是指在操作運行中膠帶的中心線全部脫離運輸機的中心線,偏向另一側,最壞的情況是膠帶邊緣與托輥的完全脫離,這不僅會出現膠帶摩擦損壞,更會給電廠的生產風險。目前膠帶跑偏的因素有:(1)設備制造過于粗糙,膠帶的質量不夠精細,很多膠帶的中心線不是一條直線,這樣帶芯的膠帶受力不均等,致使膠帶運輸機跑偏,這種情況,建議在膠帶質量技術上進行改善,加強膠帶質量。(2)膠帶運輸機在進行工作的時候,因打掃不夠仔細、徹底,滾筒上留有煤粉,這會致使導致膠帶受力不夠均勻,造成膠帶跑偏。
4 針對落煤管積料、堵料問題的研究
落煤管中出現積料、堵料是很常見的情況,根據積料、堵料的原因分析分為兩種情況:
(1)在落煤管的拐角處會存在堵料。就目前現在落煤管的設計中,煤塊在落下的過程中伴隨著氣流會有一部分煤塊因形狀不規(guī)則導致的切入角與落煤管的實際傾角相抵,這種情況讓煤流在拐角處速度突然變慢,煤流的沖擊到落煤管上,造成煤料中含有的過多水分和粘性大,出現堵料、積料的現象。
(2)存在積煤情況。積煤大多數是在落煤管的的底部和直角邊處出現的比較多,煤料在落煤管中,因煤炭水分過多,煤料在落煤管底部和兩側出堆積,下不出去,時間一久,煤料越積越多,造成堵煤
現象。
針對以上情況。適當的方法可以在落煤管出加入小風扇,實煤流的方向定制,這樣具有加濕作用,同時將落煤管改成射流器的方式,這樣一來可以減少積料現象。除此之外,還可以在落煤管中加入清掃的小設備,引可以將粘附在管壁上的積料、堵料清理下來,這樣可以提高生產效率。
5 結束語
在輸煤系統(tǒng)中,落煤管由于設計問題,經常容易出現堵料、膠帶跑偏、粉塵大量堆積等等問題,隨著生產技術的大力發(fā)展,每個地方都有電廠著力于生產產品上,但是因為技術和設計的不夠合理,會使得電廠出現各種問題,不單單只是落煤管設計存在問題,其他方面的問題我們應該也有重視,本文只對輸煤系統(tǒng)中落煤管的設計展開分析,并對如何改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僅供大家的參考,在希望這個問題引起重視,使電廠的安全生產有所保障。
參考文獻:
[1]黃廣輝.火力發(fā)電廠輸煤系統(tǒng)落煤管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3(08).
[2]楊海山,林傳榮,高明園.火力發(fā)電廠輸煤系統(tǒng)落煤管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黑龍江電力,2003(02).
[3]侯俊偉,煤礦井下帶式輸送機落煤裝置設計[J].同煤科技,2014(09).
[4]張金輝,汪紅生.祁東選煤廠產品結構及技術改造的可行性分析[J].選煤技術,2010(05).
[5]王凱東,董憲姝,劉全銀.浮選尾煤用作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燃料的工藝及效益[J].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2009(01).
[6]劉順利,李建勝,李金海.火電廠輸煤系統(tǒng)粉塵綜合治理[J].節(jié)能與環(huán)保,2008(08).
[7]張福增,孫恩濤,劉瑞.可編程控制器(PLC)在電廠輸煤系統(tǒng)中的應用[J].中國電力教育,2006(01)
[8]高補偉,宋春艷,DEM曲線型落煤管下導料槽長度的設計與分析[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7(02)
[9]鄧毅坤.3D曲線落煤管在輸煤系統(tǒng)中的應用[J].能源與環(huán)境,2017(01).
作者簡介:李春亮(1976-),男,陜西西安人,主要從事工業(yè)粉塵治理技術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