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塊煤效率,有利于提到煤礦行業(yè)的生產效率,本文作者根據多年工作經驗,淺談提高塊煤有哪些方法,本文是從運輸環(huán)節(jié)和管理等方面進行深入講解和分析,儀這兩塊角度尋找提高塊煤率的合理途徑,掌握了提高塊煤率的方法,并結合實踐,證實提高塊煤的方法,使企業(yè)獲利,希望可以對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措施;塊煤損失;提高塊煤率;效益;探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8.075
1 礦井介紹
百貫溝煤礦屬于徐礦集團下屬公司,位于甘肅省平涼市崇信縣,年產量達120萬噸,采用斜井提升,目前所采5煤最后一個工作面1505工作面,綜采放頂煤采煤工藝,刮板輸送機和膠帶運輸;工作面皮帶有四部,采區(qū)皮帶一部到小樓直到主井皮帶。運輸環(huán)節(jié)較多且復雜。
經過研究調查和行業(yè)分析,作者發(fā)現:煤礦行業(yè)屬于資源型企業(yè),以往煤礦行業(yè)的生產理念是注重塊煤的產量,只在意產煤多少,不在意塊煤率,因此要改變傳統(tǒng)的生產理念,公司要根據市場需求,優(yōu)化塊煤結構,找出提高塊煤率的途徑,使企業(yè)獲得更大經濟效益。
2 運輸環(huán)節(jié)塊煤破碎原因分析
塊煤轉載過程中產生破碎的具體原因是:(1)轉載溜槽落差太大,1505運輸道四部、三部、二部,達到2m以上,跌落產生的沖擊破碎;(2)膠帶機機頭滾筒卸載時煤流自身撞擊產生的破碎;(3)塊煤進入導料槽時與導料槽碰撞產生的破碎;(4)破碎機對塊煤率影響。
3 井下提高塊煤量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3.1 改善煤炭運輸系統(tǒng),減少塊煤損失
塊煤從產出到運用,這個程序中缺少不了運輸環(huán)節(jié),在運輸的過程必然會有一部分的塊煤流失掉,因此要解決運輸過程中的塊煤流失問題。我們可以改善煤炭的運輸系統(tǒng),例如:(1)調整設備,把調整設備的連接高度,把塊煤的卸載高度掌握著可控制的范圍內,做到塊煤落下時候的沖擊力度小,進過實驗測試,機頭和機尾的落差控制在1米范圍內為最佳方案;(2)受力點處安裝緩沖裝備,減少塊煤落下時的沖擊力,防止煤被二次破碎;(3)減少使用刮板運輸機,刮板機會加重塊煤破碎程度,因此要減少使用次數。
3.2 優(yōu)化塊煤倉儲管理,降低塊煤損失
剛產出的煤炭會被送入到井下煤倉,再經主井提升到選矸樓進行分級篩選,這個過程中會流失一部分塊煤,主要是因為煤倉具有有相對的高度,塊煤進如煤倉時自由下落,在這個過程中,一些煤塊隨氣流和落下是的重力不同,造成一部分塊煤損失。如何減少煤炭進倉時塊煤的損失,我們可以改造煤倉,可把煤倉改造成螺旋溜槽式煤倉,這種工作原理是利用螺旋溜槽具有導向作用,可將煤炭落下過程中的自由落體運動轉變?yōu)閯蛩俾菪\動,減慢塊煤下落速度;同時,每個煤倉中要留一些有高度的煤流,禁止煤倉放空狀態(tài),這樣做能夠使塊煤在下落的過程中與煤倉中的煤炭結合時起到緩沖作用,降低和減少塊煤的進一步破碎,提高塊煤產率。
3.3 提高破碎機錘頭高度,降低塊煤損失
工作面生產出來的煤炭經經過溜子進入破碎機, 由于破碎機錘頭運動使大塊破碎,會有一部分塊煤損失。為減少塊煤的損失,抬高破碎機錘頭高度,降低和減少塊煤的進一步破碎,從而提高塊煤產率。
4 具體措施
(1)轉載點使用皮帶設置緩沖擋板,禁止煤流在運輸過程中與鐵質物體進行碰撞、沖擊。
(2)井下沒有安設螺旋溜槽的煤倉要留有一定高度的預留存煤;規(guī)定:煤倉上口至貨面高度不超過5米。地面煤倉用螺旋導料槽,規(guī)定:煤倉上口至貨面高度不超過3米。
(3)溜子與溜子搭接要合理,高度不超過300毫米。皮帶與皮帶搭接要設擋貨皮子,落差不大于1米,下貨鐵板上要鋪設皮帶,長度要以沒有落差為準。
(4)地面裝車口放煤時,先小口慢放,待礦車底部蓋嚴后,再正常下貨,以減少沖擊力。
(5)根據工作面煤的硬度進行調整,綜采工作面順槽破碎機錘頭高度由原來250mm改為300mm,降低煤炭破碎程度。
5 結語
通過對運輸環(huán)節(jié)控制和管理等方面入手,通過分析、探究,在生產各個環(huán)節(jié)和工藝中,防止塊煤破碎的方法和技術,這都需要現場經驗、思考,形成生產力。結合市場調查和煤炭產品結構分析,整合資源,提高塊煤率,促使企業(yè)的效益增加。
參考文獻:
[1]王靜.基于多目標優(yōu)化的采礦機滾筒結構參數優(yōu)化設計[J].中國錳業(yè),2017(02):132-133+143.
[2]鄧廣哲,齊曉華,王雷.水壓致裂提高塊煤率的機理及應用[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17(02):187-193.
[3]李方,張引良.提高黑岱溝露天煤礦塊煤率爆破參數研究[J].露天采礦技術,2017,(03):26-30.
[4]李文華,劉嬌,柴博.采煤機截齒與牽引速度和滾筒轉速之間關系[J].測控技術,2017(01):133-136.
[5]鞠春雷,孫計明,劉延和,陳剛,肖建,馮吉成.煤巖力學性質對塊煤率影響研究[J].煤炭工程,2016(05):102-105.
[6]張少春.紅巖煤礦綜采工作面塊煤率提高技術研究[J].陜西煤炭,2016(02):5-8+4.
[7]楊正民,王春艷.提高煤炭開采塊煤率的技術措施[J].煤炭技術,2016(04):17-18.
[8]鞠春雷,孫計明,王宗勇,肖建,張永杰.綜合機械化開采條件下提高塊煤率技術研究[J].煤炭工程,2015(12):52-54+58.
[9]馬建文,蔡斌,陳保云,劉文統(tǒng),連永強,楊洲旭.寧東礦區(qū)提高動力塊煤煤率的生產工藝及管理改進探索[J].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2015(05):7-10.
[10]杜可.采煤機滾筒截齒布置對塊煤率的影響[J].煤礦機電,2014(04):87-89+93.
作者簡介:陳漢浩(1988-),男,陜西安康人,本科,助理工程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