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交通建設的發達在某些方面來看就是經濟的發達。所以,響應國家號召,建設“智慧城市”,首先要重視城市交通的建設。而城市軌道作為這一體系中的重要環節,對國內交通系統的鐵、車自動運行的智能化車輛檢修工作進行有效的分析。根據調查的結果進行統計,得到各種交通設備的現行狀態并對其發展進行估計預測。并將統計分析的結果加以整理,有效的應用到指導現場作業中去,全方位的進行調整安排,改進具體的工藝規程,同時促進整體進程,以有效提高整體計劃的編制,通過分析決策來提高工作效率,最后提高城市軌道智能化車輛檢修的總體水平。
關鍵詞:軌道;智能化;車輛檢修;軌道;策略;地鐵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8.139
0 引言
城市軌道智能化的發展,促進了我國交通行業的發展建設。全自動駕駛系統的出現,不但減少了對駕駛員的經濟支出,還減輕了駕駛過程中因駕駛員的疲勞、生病或注意力分散等個人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提高了交通系統的安全性。而對城市軌道智能化車輛進行及時的檢修工作,可以有效的增強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建設,提高設備在功能和性能等方面的安全系數,使交通系統的建設更加安全、可靠。因此,對城市軌道智能化車輛檢修工作予以高度重視是十分必要的,而對檢修工作的進一步研究探討也是刻不容緩的[1]。
1 城市軌道智能化建設帶來的積極影響
城市軌道智能化具體指列車從被喚醒,開始啟動一直到出庫,發車以及運行過程中的開關門到最后的回庫和休眠過程,以及定期的洗車過程都是全自動的,智能化的。
1.1 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靈活性
智能化的列車在設計過程中就全面的考慮到了運行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包括乘客的安全和運營人員的人身安全,針對不同的危險狀況都設有特定的安全措施。同時,智能化的操作運行系統還有效的防止了因為人為的失誤而造成的故障。保障了系統的安全性。
此外,智能化的列車的運用還有效的增加了交通系統的靈活性和可靠性。因為無人駕駛,就大大減輕了列車在運行時因為司機的配置問題和周轉問題帶來的困難,同時,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對列車運行的狀態、頻率、周期隨時的進行靈活的調整。比如有大型的體育賽事,或文化演出活動時,人員流通會比以往增多,此時,適當的增加列車的頻率,調節客流量,以減輕交通系統的壓力;而運行的整個過程的每一步驟都是由總的設定所控制,就減輕了人為因素帶來的不必要的麻煩,對設備運行是的調控更方便、更有效,在運行過程中的更具可靠性。
1.2 節約資源,優化人力資源配置
城市軌道的智能化還能有效的實現節能減排。在對列車進行整體的時間安排時,可以有意識的減少列車的同時啟動,以免多輛列車同時啟動造成的列車總站超負荷工作,耗能多,影響整體效果;同時,對列車的具體路線的時間安排也要做到周密合理,避免列車的交會,交會過程中必要的起停工作都是耗能較高的工作;定時對總站設備進行優化,實行多輛列車協同工作,降低系統總的耗能,使列車以及機電設備都能達到最佳的運行狀態。
在對人力資源的應用上,減少了列車司機,節約了人力資源。同時,設備具有較高的智能化,可以自己進行運行中的故障排查和診斷工作,對運營過程中進行維護工作的人員以及相關的維修人員的應用也相應的減少了。此外,可以適當的為列車設置少量的乘務人員,更加全面的保障乘客在上、下車過程中的安全,同時對列車的運行狀態進行有效檢監測[2]。
2 智能化檢修的具體方案
2.1 故障檢測
在列車運行中進行故障檢測。運用輪對尺寸檢測設備進行在線測量,對輪緣高度、厚度,車輪的直徑和內側距以及踏面的形狀具體的測量,為避免測量誤差,需要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得到精準的數據進行對比校測,及時的對有問題的部件進行修整或更換。運用平輪檢測設備對車輪的踏面進行擦傷檢測,以及運用提前安置的高速攝像頭陣進行對列車的底部和側面情況的檢測,針對列車運行中的運行部位、制動過程中設備的運行情況、車鉤、貫通道以及車底部和兩側的檢測圖像和數據對列車的運行狀態進行具體的分析,對比列車的預報故障作出相應的調整方案[3]。
在運行中進行故障檢測可以對列車的具體問題和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測,有效的縮短檢測的周期和時間,提高工作的效率。還能避免入庫檢測過程中因零件太多,車庫內光線較暗的情況造成的漏檢或檢測誤差。
2.2 智能化的檢修
智能化的檢修工作包括智能檢修的管理系統和設備智能的管理系統。智能檢修管理系統指的是根據原設定的車輛檢修計劃、調度、具體的作業、檢測質量標準等方面進行數據的采集,在進行現場作業的指導,對車輛的具體信息進行智能化的分析,并將具體的信息記錄存檔管理,方便以后的檢測工作的查詢工作的順利進行。設備智能管理系統是指針對列車檢測過程中的數據,和列車運行中的狀態監控數據,在綜合設備的保養工作進行綜合的診斷,并對診斷出的故障采取自動報警處理,讓工作人員可以及時的進行維修,保障列車的運行安全。
2.3 科學的進行檢修工作
科學的檢修要求工作人員結合設備的具體情況,比如設備的使用年限、設備維修周期等問題進行總的分析研討,充分考慮不同設備的檢修章程,設備的組合等問題制備完善的管理計劃和檢修計劃,以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以及列車的運行安全。
3 結語
通過對列車進行具體信息采集工作、故障檢修工作、以及對檢修作業的現場指導工作的監督和調整,充分掌握列車在運行中的狀態,和設備現狀。并相應地做好具體的防護措施,對檢測的數據進行及時的記錄和綜合分析,得出列車上每一個具體設備的使用狀況,并根據設備購進時的情況對設備進行檢測分析,及時的更換使用年限過長或使用強度超負荷的設備,以保障列車運行的安全性。促進城市軌道智能化檢修工作的進程。
參考文獻:
[1]IEC-61133-2006.鐵路設施-鐵路車輛-車輛組裝和運行前的整 車試驗[S].
[2]張陸軍,崔霆銳,宗立明.北京地鐵、機場線車輛速度傳感器研制與試驗應用[C].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數字城市專業委員會《智慧城市與軌道交通》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數字城市專業委員會,2015.
[3]GB3318-2006.電力機車制成后投人使用前試驗方法[S].
作者簡介:王帥(1989-),男,吉林長春人,本科,助理工程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