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進奎
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人文精神培養研究
文/陳進奎
高中歷史是一門基礎性的課程,對培養學生們的人文精神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高中歷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把培養學生們的人文精神放在首位,因為教師應該知道,無論時代怎么變化,學生都必須具備一定的人文精神,認識到人文精神與整個民族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歷史教材中有很多事跡都可以激勵學生進步,比如愛國的情懷、堅強的毅力、崇高的人格等,這些精神在歷史課本中都有體現,展現出某些歷史人物的崇高素質。教師在高中歷史的教學中,要刻苦的鉆研教材,把課本中的人文因素挖掘出來,達到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目的。
人文精神對社會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它可以構成一個民族的文化個性,同時也是衡量一個民族文明水平的重要因素,對于一個國家來說,人文精神是重要的軟實力。作為高中的歷史教師,在歷史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簡單的介紹歷史,對歷史人物和事件進行描述,更重要的是通過歷史的教學,讓學生們感受到課文中體現出來的人文情懷和人格精神。作為高中的歷史教師,不能把教學眼光局限在教材中,不僅要求學生們對歷史的相關重點進行記憶,而且從學生發展的方向,著重培養學生們的人文精神,深度挖掘出歷史教材中的人文性。本文主要探討了高中歷史教學中人文精神培養的相關策略,促進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
人文從字面上解釋就是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各類文化現象。中國是一個文化古國,在發展的過程中一直都注重人文的發展,但是古代的人文與現代的人文有一定的區別,中國古代的人文指的是禮教文化,一方面強調的是人的內心修養,讓人成為有德行,有善心的人;另一方面它強調的是詩書禮樂文化,表現的是一種藝術的形式和技能。人文在每個發展時期所表達的精神不一樣,隨著時代的變化,現代我們對人文又有了另外的定義,即:人們在生活實際中,通過不斷的總結和反思,形成的一種道德、情感、態度以及其他的精神,是精神的總和。
學校教育為學生知識的掌握提供了必要的基礎,在專業的教學中能夠促進學生學到更多專業的知識,但是只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是遠遠不夠的,不能保證學生各種價值觀念的形成。高中生正處于青春的叛逆期,這個時期如果不加強對他們各種素質的培養,可能會導致他們誤入歧途。歷史課程是人文性比較強的科目,教師應該在專業知識的傳授中,把課本傳遞的內在動機也體現出來,讓學生在歷史的學習過程中不會感到枯燥,因此重點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提升他們的人文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高中歷史課程為介質,促進學生各種價值觀念的形成。
在高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人文精神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各種價值觀念,以下幾點是高中歷史教學中人文精神培養的方法:
3.1 加強人文素質培養理念
教師在教學中的理念,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保持與時俱進的理念,培養歷史情感和思維。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忽視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僅僅把學生的考試能力放在首位,這樣的教學理念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沒有促進作用。教師應該改變這種理念,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讓他們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促進人文精神的培養。
3.2 營造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受人文情懷
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展現出對學生的關愛和尊重,所以營造人文化的歷史課堂教學氛圍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永遠都是引導者,而不是課堂的主導者,把課堂舞臺留給學生自由展示,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求知欲,讓學生的創造能力、想象力得到最大的發揮。比如在學習人民出版社教材《新興力量的崛起與走向多極化》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結合目前的政治形勢開展教學,給出一定的討論話題讓學生們自由討論,每個人考慮的角度不一樣,看待歷史與現實之間的關系就會不一樣,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學生潛在的人文意識,同時也營造出一個相互進步和學習的良好氛圍。
3.3 創造多樣化的情景,豐富學生的人文閱歷
傳統的歷史課堂教學模式應該得到優化,自然的引導學生去學習,所以創造多樣化的歷史課堂情景非常重要,引導學生融入到豐富的歷史實踐活動中,促進人文精神的培養。比如在學習《現代中國的科技、教育和文化藝術》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到科技館、歷史大學等地方參觀,把實際的情景融入到歷史的學習中,感受國家的力量和古人的文化精神,豐富學生的人文閱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3.4 加強社會實踐,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
人文科學與實踐是相輔相成的,只有這樣才能更深層次的理解人文。在高中歷史課程的教學中,加強社會實踐可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比如在學習《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交通、通訊、物質生活等,與以前有什么不一樣,哪些方面發生了變化;同時也可以組織學生到運用現代化技術的工廠實地參觀和動手實踐,比較現代機械生產與傳統生產的差異,促進學生把實踐性的東西與課文相結合,讓人文精神的培養得到普及。
總的來說,目前很多高中生的人文精神還比較缺失,高中歷史教師要擔任起這個負擔,因為高中歷史教學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以及其他價值觀念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讓歷史知識的傳授與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結合在一起,彰顯出歷史教育的人文性。但是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不是簡單的事情,要求教學老師從思想、教學、自身的人文素質等多個方面進行完善和提高,最大限度的促進人文精神在高中歷史課程中的培養。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安遠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