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晨靜
淺談美術教育的游戲化
文/唐晨靜
今幼兒園教育課程和其他教育課程一樣備受關注,過去,我們單純的把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作為幼兒園美術課程內容,存在著只重視室內教學,忽視幼兒的獨立性活動,只重視傳授知識,忽視幼兒能力的培養,在教育教學形式和方法上用集體教學形式和注入式教學方法,重視以教師為指導,忽視了以幼兒為主體作用等傾向。
新課程實施中的游戲課程建設是指在新課程背景下,從游戲課程園情實際,利用和開發本土資源,具有創造性、獨特性地實施新課程,并在其實踐過程中,推進游戲課程,有效形成游戲課程園本化風格或特色發展?!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與其他活動之中”。陳鶴琴先生說過,游戲是兒童的心理特征,游戲是兒童的工作,游戲是兒童的生命從某種意義上說,幼兒的各種能力是在游戲中獲得。
受前蘇聯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國教學系統中的分科課程教育一直占據主導地位,隨著時代的發展,當學者們從人類學和社會學解釋哲學和后現代哲學并重新審視教育現象時,他們發現,課程實際上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而分科課程由于過分注重對知識認識的追求,割裂了知識和技能和能力之間的關系,已經不再適應當代社會對人的素質教育的要求。
2.1 重新解讀幼兒游戲,使幼兒園美術課程游戲化成為可能
游戲對孩子的誘惑力是巨大的"面對孩子,只要你告訴孩子說,我們來玩個游戲吧!孩子馬上高聲應和,兩眼發光,可見,游戲對孩子有著很深的吸引力,游戲中的孩子沉浸其中,百玩不厭。在游戲中,孩子會產生一種特殊的情緒體驗,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游戲性體驗,這是其他活動無法比擬的"游戲是一種自愿、自主、自由、快樂的活動,與工作、學習有本質的區別"從理論上來說,工作和學習都是受外在力量驅使的,工作是為了產出可以消費的產品,為了獲取金錢!名譽或地位,學習是為將來的工作做準備,是獲取知識經驗的過程,而游戲是受內在動機驅動的,它可以僅僅為了獲得快樂"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工作和學習也可以是一種游戲。
2.2 注重幼兒園游戲的開展,使教學游戲化
按照傳統游戲分類,幼兒園游戲分為兩大類,即教學游戲和創造性游戲。
首先,我們來看看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游戲,教學游戲有很多種類型,常見的有音樂游戲,體育游戲,語言游戲,科學游戲等,一般來說,教學活動游戲有兩種組織形式:一種是整個教學活動就是一個完整的游戲,游戲在規定的教學時段里可反復進行"另一種是游戲只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的某個特定時間段出現,成為教學活動的一個環節"在繪畫活動中。
就是創造性游戲,在幼兒園,創造性游戲俗稱三大塊游戲,即在表演游戲中,從而變成新的游戲"這類游戲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具有模仿性質的角色表演,比如幼兒學習《三只小豬》后,在游戲時常常模仿故事情節,對話,創設故事情境進行表演;另一種是情節性較強,內容豐富,角色較多的主題游戲,比如文學作品《月亮姑娘做衣裳》引起了幼兒極大的興趣,于是圍繞什么東西也在變,幼兒生成了一系列的主題游戲活動。
2.3 利用游戲因素,注重幼兒的游戲性體驗,使非游戲活動游戲化
幼兒園的非游戲活動是對幼兒園除游戲以外的全部教育活動的總稱,要求幼兒園美術課程游戲化,就必須使得幼兒園非游戲活動游戲化。關注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幼兒的權利;關注游戲環境的創設和材料的提供,強調兒童與環境和材料的互動;關注游戲活動的過程,將目標隱含在過程之中,幼兒園美術課程游戲化不是要求幼兒園美術課程都要以游戲的方式表達出來,而是強調游戲精神在課程中的體現,讓游戲精神去設計幼兒園美術課程,用游戲精神滲透于課程之中,游戲化幼兒園美術課程的設計思想,更是重要的組織策略"總之,幼兒園美術課程游戲化是一個動態的課程建構過程,我們將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尋求有效的整合策略,使得課程和游戲有機地融為一體,讓孩子的活動具有游戲性體驗,促使幼兒園美術課程游戲化。
3.1 通過生活實踐活動提高幼兒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我們注重通過幼兒的生活實踐,引導幼兒解決實際問題,這類活動不僅讓幼兒獲得有關經驗,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幼兒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勇氣和能力。盡可能讓課程生活化,讓幼兒回歸生活情景自主探究。
3.2 努力創設環境和條件,為幼兒提供各種體驗機會
不同課程既可獨立,也可相互交叉,相互聯系,如在“音樂餐廳”這個虛擬的情景中,幼兒可以自己選擇音樂,編排舞蹈,策劃演出,這正好可與另一個虛擬情景“美麗的房屋”聯系起來,幼兒搭建和裝飾的美麗房屋正好用作“音樂餐廳”,在“鄉村小屋”里,幼兒可以邊吃農家菜邊扭秧歌。在現代的高樓里,幼兒可以邊吃漢堡包邊進行時裝表演等等,這樣,生活、游戲與課程之間便有了關聯,這種交融有時可由教師預設,有時可在活動進程中由幼兒自然生成。
3.3 對區域活動和游戲活動關系的重新認識
在幼兒園的觀念中,區域活動是按五大領域劃分、供幼兒小組或個別學習的活動,游戲活動則指角色游戲或創造性游戲活動。因此,很多幼兒園的一日活動時間表上有區域活動和游戲活動之分,但我們稍作思考就會發現這樣的劃分是有問題的,因為區域活動是從活動空間上所作的劃分,而游戲活動則是按活動的性質命名的。研究表明,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特點決定了幼兒教育必須是整體性的。因此,我們重視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幼兒活動為中心,投放相應的活動材料并作適當分隔。
幼兒繪畫的思維活動屬于初級直觀的形象思維,他們繪畫并不在乎畫得“像不像”,而是按照自己的興趣,用畫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師要進入幼兒的天地里和幼兒同處一個世界,就要用一顆童心來認識他們對事物的發現和理解;更要努力從幼兒的作品中去體驗他們的特殊情趣。
(作者單位:江蘇省昆山市花橋國際商務城鑫苑幼兒園)